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34

分卷阅读1034

    已经很厉害了,要不也不能将方家经营得如此兴盛;方瀚海养了个儿子方初青出于蓝,自立门户也混得风生水起;方初娶了个儿媳更吓人,被封为“郭织女”,享一品夫人俸;两人生的儿子更了不得,才赚了一座御制牌坊,今日又被封为伯爷……

“方初经商的手段还在其次,我最佩服他的还是他的凝聚力。都离开方家自立门户了,对家族的影响力依然强劲,连庶弟都被他收得服服帖帖。听说昨天他那庶弟见刺客追杀郭织女,拼死阻拦,抱住刺客不放,差点被刺客杀了。富贵人家嫡子庶子为家产争得你死我活的不知多少,谁见过这样的兄弟!”一胖子感叹道。

“方初的凝聚力毋庸置疑,但他那庶弟拼死救大嫂,却是另有缘故。在下听人说,以前那方制曾经……”回话的是个矮子,坐在靠窗边,正不停擦拭窗玻璃上的水汽,好看外面街上情景,闻言回头答话,说着说着声音忽然低了下来,仿佛说什么隐秘。

听的人都把头往他那边靠,听完一齐瞪大眼睛。

“不可胡说!郭织女心性高洁,这是没有的事。”

之前说话的胖子连连澄清,一面还对周围小心张望。

方才那矮子说方制对嫂子有私情,所以才如此拼命救织女。这话胖子也听说了些影子,都是听人私下悄悄说的,公然议论是不敢的。胖子也是为了矮子好,否则以郭织女如今的名望,这话若被人听去了,不用方初出手,就凭那些拥护郭织女的文人士子口诛笔伐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若再加上敬爱郭织女的百姓们,怕是要拿大棒子撵着揍他不可。

不相信?

想想昨天往慈善中心捐款的人吧!

那矮子还不以为然,正要再说,被胖子一顿打岔将话题轻飘飘地带转了过去,胖子说的是另一件隐秘事:昨天刺客制造混乱时,一帮世家贵女惊吓之下对一帮男子投怀送抱,乱了鸳鸯谱。

众人一齐瞪大眼睛,同声问“都有谁?”

胖子慢悠悠道:“这就不知道了。”

众人明显不信。

若他不知道,这消息从哪来的?

众人便反复追问。

胖子想了想,才小声道:“听说有礼部尚书吴大人家两位姑娘,还有睿明郡王的表妹,端肃郡王的七姑娘,王家的慧怡郡主,还有太仆寺卿大人的女儿,还有一位是朱雀郡王家的姑娘……”

全是身份显贵的贵女!

众人追问:“男子都有那些?”

胖子使劲摇头,道:“这真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会说,说了惹是非乃其一;其二,说了便没有悬念了,须得让这事吊住大家胃口,一直关注此事的后续发展。就像摇骰子,最引人瞩目的是开盖之前,紧张等结果才最刺激;等掀盖亮底了,高兴也好咒骂也好,就没什么兴头了。

众人被他吊得不行,一个劲追问。

胖子笑道:“问我做什么?在下当时又不在场。且看这几家把姑娘嫁谁,不就知道了!”

第1037章睿明郡王

不等众人再问,他熟练地再转话题,笑道:“昨天虽出了刺客,今天慈善中心照常募捐。听说为了酬谢百姓,特地召了京城有名的几位姑娘为赈灾义演呢。咱们喝了这茶,去瞧瞧吧。不管捐多少,全当花钱听一回曲子。平日里就算花大钱去了那地方,也未必能见到这些姑娘一面呢。”

矮子忙问:“郭织女也演吗?”

胖子嗤笑道:“你当郭织女是什么人了!”一面起身就走。

众人纷纷起身,跟着他往慈善中心去了。

长安东大街,慈善中心。

经历昨日一场混乱后,今天守卫更加森严。

来捐款的人还是很多,且都满脸欢乐,一副赶场寻乐的模样,清哑顺着他们目光看向大殿门口,只见台阶上坐着一个美丽的女子正弹琵琶,不禁疑惑:这是谁家姑娘,也来学她义演?

方初却一眼看出关窍来,面色一沉。

这便是那胖子口中有名的“姑娘”了。

京城有名的姑娘,乃是指京城几大秦楼楚馆当红的红牌,大多是清倌人,或善弹,或善歌,或善舞,总有其独特才艺,配上无双容貌,和守身如玉的节cao——这大多是捧出来的,既然要她红,当然不能轻易让她接客——吸引得无数男人趋之若鹜。

方初想起昨日清哑的义演,心中暗怒。

这无异于将清哑和这些名妓相提并论。

他冷冷看向皇家慈善中心大总管胡近。

胡近正在那边指挥人维持秩序呢,一眼瞄见方初和清哑,急忙小跑过来,赔笑道:“方大爷,郭织女来了。”

清哑目光看着那女子,问:“这是谁?”

胡近没回她,低声对方初道:“方大爷别生气,昨天太乱了,睿明郡王便想了这个主意,稳定民心。这些女子虽然……也是一片为国为民的心意,不过是弹弹唱唱,没别的意思……”

方初目光沉沉,看不出喜怒。

胡近正等着,忽然他对清哑道:“走吧。”

拉着清哑转身便往东角门去了。

胡近叹了口气,嘀咕道:“妓女也是人啊。”也转身走了。

清哑感觉方初和胡近瞒着自己什么,等转身才问方初:“睿明郡王是谁?”安排的这女子又是什么人?

方初道:“睿明郡王是先皇第八子……”

睿明郡王,先皇第八子,长相俊美,文采风流。其母原为李嫔,王妃是王氏一族女儿,也是位有名的才女。他喜爱与文人士子交结,却不做什么正事,常参加些文人聚会,每日作诗评画、弹琴听曲、寻花问柳、饮酒作乐,无所不为,是个逍遥的皇子,只不问政事。

逍遥畅快了,财力未免有些不支,他便经商捞银子。

和那些想争皇位的兄弟比,他经商干得肆无忌惮。

当然,他这样一个雅人,不会真的像商贾们那样勤勤恳恳算成本、计利润的,他做的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比如盐、茶等项。

先皇狠狠申斥他数次,他总也不改,反振振有词说“身为天潢贵胄,荷包总是瘪的,难道要儿臣去勒索百姓、向官员伸手讨要?”他反正也不想争皇位,根本不在乎,实在逼得狠了,他便将银子上交一些。一来二去的,先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他便成了皇家小金库的财源,专门为皇家小金库搂银子,以至于后来连挖矿这些事都干上了。当然,他自己也顺便享乐。

当大笔银子交上去时,他会说“父皇贵为天子,手里没几个闲钱怎么行?建个行宫还要听御史唠叨,为皇祖母修个佛塔也要被谏言,这都是没银子的缘故。有了银子,咱们想修就修。”

先皇去后,睿明郡王接着为顺昌帝的小金库搂银子。

他风流潇洒,又不与兄弟争权,夺利也是夺的国家利益,虽然自己也花销,更多都上交给皇家私库了,行为上更像是皇族的大管家,所以在王公贵族中人缘很好,地位有些超然。

睿明郡王虽经商,却与锦商们没有交集。只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