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33

分卷阅读1033

    来,差不多就能搬了。等两天咱们先过去瞧一瞧。”

适哥儿大声道:“嗳!”

又对方初道:“我把圣旨拿去给三叔瞧。”

方制昨天受的伤比适哥儿还重,适哥儿好歹能走能动,方制被那宝蓝刺客狠踢了一脚,伤了肋骨,要卧床修养一段日子。

方初道:“你去告诉三叔就好了,圣旨就别拿去了。”

他怕儿子手上没个轻重,把圣旨弄坏了。

适哥儿便兴冲冲地去了。

清哑嘱咐道:“慢慢走,别跑。”

这是怕他乐极生悲牵动内伤。

她想到底是小孩子,昨天还哭细腰姑姑哭得那么伤心,有了开心事马上就忘了伤心事。不过她相信,若她在适哥儿跟前念叨几句细腰,他马上又会哭起来。这就是小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方初见她眼底发青,精神恹恹的,自是不放心她独自去慈善中心;把儿子留在家养伤,他同样不放心——适哥儿封爵更被石家嫉恨,于是和她商量道:“把适哥儿带去,搁王府明阳子先生那吧。”

清哑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

清哑回房收拾换衣裳,刚才接旨穿的一品夫人礼服,去慈善中心她不想穿这个,想穿轻松舒服些。

水竹为她换好衣裳,看着她迟疑道:“大奶奶补个妆吧。”

方初阻止道:“不用,就这样很好。”

水竹心下疑惑,心想大奶奶看去有些憔悴,哪里好了。不过大少爷发了话,她自然遵从,于是不再坚持。

夫妻两个相携去看方制。

方制要养伤,需安静,还有煎药什么的,住前面幽篁馆的耳房有些不便,方初将他搬到外书房隔壁的厢房住着。

走进厢房明间,在卧室外就听他叔侄两个说话。

方制道:“皇上只封你忠义伯,好小气,至少得封忠义公。”

方初听了眉头一跳,这家伙真敢说!

卧室里,方制半躺在炕上,身后垫了两个枕头,撑起上半身,适哥儿坐在旁边,眨巴着凤眼看着美丽的三叔,有些不踏实。

他迟疑道:“忠义公,太……高了,不妥吧!”

方制把桃花眼一瞪,道:“怎么不妥了?你救的可是皇上!皇上一条命就值一个伯的爵位吗?要不是你,他连命都没了,想封王爷也封不了;这会子捡了命回来,这样小气!”

“别胡说!”方初紧走两步进去,呵斥道,“皇上这么封是为适哥儿好。他还小呢,封再高有什么用?又没实权,还遭人嫉妒。等将来适哥儿长大了,若有建树,才好提拔任用。”

方制见哥哥嫂子来了,有些心虚,赔笑道:“大哥来了,嫂子坐。弟弟胡说的,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些关窍。”一面躲闪着清哑的目光,一面大声喊丫头倒茶来给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喝。

他为何不敢看清哑呢?

因为清哑看他的目光似乎还是不肯相信,不信他这个不成器的庶弟忽然就长大成器了,而且变勇猛了,居然敢不顾生死地阻拦刺客就为了救她这个大嫂,昨天她看他的目光就满是不可思议。

当时她也没说什么,就是很安静地看着他。

看得他心狠狠地悸动了一下,体会到被关怀的亲情。

清哑走上前,关切问他:“还疼得厉害吗?”

方制急忙笑道:“也不大疼了。”

他在这样的目光下感到很不自在,心中嘀咕“大嫂忽然这么温柔好不习惯啊”,若是方初听见他心声,定要敲他脑袋,呵斥说“你大嫂一直很温柔好么。”

他忙找话岔开,问方初:“适哥儿封忠义伯,就加封祖父母和父母,不加封叔叔吗?”

饶是方初性子沉稳,听了他的话也是嘴角抽搐。

清哑却一本正经回道:“没听说过呢。”

适哥儿瞅着美丽的三叔哈一声笑出来,“哪有封叔叔的!”

方制在方初诡异的目光下,讪讪道:“这个,不是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么?那我做叔叔的也应该沾点光才对。”

第1036章叔嫂的流言

方初道:“怎不沾光!将来人家提起你就会说那是忠义伯的三叔,你要——”方制喜道:“对哦!”刚说完就听大哥下面说道——“干了坏事给适哥儿丢脸,父亲和我都不饶你!”

方制顿时垮脸,这不是比从前更拘束了?

清哑见他这样,也微笑起来。

方初不再啰嗦,说自己和清哑要带适哥儿去慈善中心,嘱咐他好好养伤,想吃什么叫厨房做等,然后三人离开了。

方制见他们转身,忽然叫道:“大哥!”

方初转身,问“还有什么事?”

方制想说“有人想杀大嫂你们还是别去了吧”,顿了顿又改口道:“多带些人。把咱家护卫都带上。弟弟在家不要紧。弟弟不重要的人,没人会想要我的命。”

方初定定看了他一会,道:“知道了。”

然后转身,和清哑出去了。

在马车上,方初对清哑道:“去那应个景,中午咱们就回来。昨天出那么大事,适哥儿又受了伤,你受了惊,一夜没好生睡,今天没精神,早些离开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清哑才明白他不让她补妆的用意在这。

她点头道:“我知道了。”

方初又嘱咐适哥儿几句,马车向王府驶去。

他们计划很好,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今日虽不像昨天那样惊险,却也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们想应个景就回家的打算落空了。

乾元殿,早朝时,顺昌帝昭告天下:革新不可行!革新派提出的“在江南设立官营织造总局,收回锦商皇商的经营权,压制民间锦商”,以及“限制海上贸易和边境通商”这两条,永不许再提。

这宣告“重农抑商”的改革彻底失败了!

众臣凛然,眼前浮现一个安静女子面容。

紧接着,顺昌帝任命蒋志浩大人为钦差,代天巡狩,巡视监察各地民生经济,肃清地方吏治,清查官商勾结等不法事。

这算是对之前打击革新派的安慰,说明皇帝虽鼓励工商业,却也不会放任商贾横行,此后会加强对商贾管理,约束商贾行事。

京城市井间,百姓掀起议论热潮。

在这样的冬日,家境稍过得去的人都不愿在家待着,哪怕家里暖和,独自待在家也寂寞无聊,不如去酒馆要一壶酒,就着一碟油盐花生和一碟五香豆干,便可以浅酌慢饮,听周围人闲话;或者去茶楼叫一壶清茶,几样小点心,听书听曲,也可消磨半天;也有家境富裕的,约了三五好友在家中聚会,赏雪赏梅,作诗作词,为风雅事。

然不管在哪里,人们的话题都不离昨日慈善中心发生的大事。

大家从郭织女弹琴募捐说到刺客弑君,从刺客弑君说到织女儿子救驾,又说织女怎样“舞功高强”踩死刺客,又说皇上封七岁孩童为伯爷……这些国家大事,他们说得仿佛亲眼所见。

在一茶馆二楼,几个男人靠窗坐着,也在议论此事。

座中仿佛有人很了解方家,细数方家辉煌经历后不禁咂舌:方家家主方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