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我要做首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6

分卷阅读326

    新朝建立的时候,连盐业的制度都彻底变了,若是乖觉地,就该当一只合格的地鼠,安分做人千万不要冒出头来。

不过,像是钱家那样不甘心的人总是有的。

盐业由官府出面官卖之后,所有市面上的盐品质全都分了固定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一样的额价钱,稍有变动就被会人所知。百姓若是买到的盐缺斤少两,或者价格不对,完全可以带上当时购买所给的凭证向着更高一级的官府告去,哪怕告到皇帝面前都支持。还是那一句话,查实了有奖励。

更何况,现在的官盐是真正的物美价廉,以私盐落后的技术还有高昂的成本,谁做这个谁亏本,还要被抓住罚金服劳役,是不是傻?

为了扬州城出现的好几个傻子,官府中陪着被撸掉了官都有好几茬了。这些盐商出手又是出了名的阔绰,而汉律中又规定了,贪污超过千两者斩。一时间,扬州城再一次人口滚滚,这大概是新朝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杀官历史了。

随着这些官员的脑袋落地,得到教训的后来人总算安分了,再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还有前途来开玩笑。

其中脑袋落地的官员,出自于遗留下来的靖朝官府的比例相当高,但不是没有新朝科举出身的官员,可见人性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在刑部和大理寺联名将申请执行这些人死刑的奏章呈上去的时候,还战战兢兢地就担心林瑜会雷霆大怒呢!谁料林瑜看了之后也仅仅简单地批示了一个准字就发回去了,见多了后世中动不动贪污几个亿还骑着自行车满口廉政的官员,林瑜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比下面人想象的要强多了。

不过,见怪不怪是一回事,严苛地执行律法是另一回事。林瑜足够冷静没有发怒祸及家人,这算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的修养,但是并不代表着下面人可以不将廉洁放在心上。

随着那个准字滚滚而落的人头,林瑜更是发出口谕,命大理寺派出官员下去到府一级检查,看看有没有贪污受贿的行为。随着这些官员的出发,同时出发的还有着军队中的地支调查组。

朝臣已经习惯了皇帝陛下的雷厉风行,身为宰执的白安原本应该担负起将皇帝的一些不合理的政令给退回去的职责。但是明眼人都看得见,身为开国皇帝的林瑜权威日重,而白安作为第一任宰执却和皇帝配合默契,往往一个□□脸一个唱白脸,朝臣们几乎没有多少说得上话的权利。

当然,也不是林瑜所有的意见,白安都毫无保留地全部同意,那就是傀儡宰执了。但是,那些小节上的东西拒绝了又有什么用,林瑜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而在大节上,两个人却默契地让人咬牙。

不是没人想过闹出些什么事情出来,但是江南的士子早就在战时被林瑜给几拳揍老实了。士子中最能闹得地方都闹不起来了,别的地方更是没有什么作为。

山东曲阜那边的自诩文华之地出身,倒是想闹呢,但是儒家最大的孔家都安静如鸡,剩下人为了挣领头人的地位而打得狗脑子都快出来了,这些人能顶什么用。

除了一些习惯了八股的士子每每感叹着什么怀才不遇,新朝如何倒行逆施措施良才云云,但是等官府那边兴建小学,招聘先生的布告一出来,跑得最快的还是他们。

这也是无奈之举,林瑜的手下接受着新式知识的人是不少,但是这些人往往有着更好的前途、并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工作着。全国的小学建起来,需要的人手又太多,就算把这人全都填进去也不够。

不得已,林瑜只好先在京城中建一个师范学校出来,再让各省的省会依样画葫芦,建立起同样的师范学校。给屡试不第的学子们一条出路,也是让他们获得再教育,免得林瑜想要普及新式教育的效果不成,反而给了旧时儒学夹带私活的机会。

为了这个,林瑜还要不时的派礼部的官员下去视察,不仅如此,暗中林瑜也命各处的暗子盯牢了各处的小学。就这么一点点的来,可以想象普及到全国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等江南的富庶地区小学终于普及到县城的时候,最后一个崇祯年也在鞭炮声中结束了。新的年号已经准备好了,是为圣元。因此,林瑜在后世也可被称为圣元帝。

随着圣元元年的第一个大朝会开始,终于有人找到了拍龙屁的机会。大朝会本就是在祭天仪式结束之后,众人本就已经疲惫不堪,就等着林瑜口中吐出退潮二字来。

这时候,礼部的一个官员踩着长长的有本启奏、无事退朝的调子中站了出来。刷得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眼神全都钉在了此人的身上。

像这样的大朝会一半不会说什么事情,尤其是在新朝,真正需要决定的大事已经在皇帝陛下和中书门下的小朝会中做出了决定,然后在朝堂之上直接颁布而已。

所以,这个人到底想要说什么。

那个礼部的官员紧了紧手中的奏章,顶着所有人灼灼的目光,平复了一下心跳,先是赞美了一下当今皇帝的文成武功,还不敢多赞美,林瑜注重实效现在就没有人不知道,然后才直接道:“请为圣上建陵。”

这句话的话音一落,满朝的大臣们全都陷入了寂静之中。不是说这人说得话不对,而是应该说,太对了。问题是,除了这个人在今天提了出来,他们谁都没有想起来还有这一回事。

换做在民间,对着一个正当壮年的人来说,给你修一座墓吧,那绝对是找事。但是皇帝不一样啊,皇帝的陵墓规制可不就是世间最大的么。一般而言,在新皇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修建。皇帝在位的时间越长,建出来的陵墓就越宏伟。

按照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习惯,对于皇帝来说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结果好么,新皇登基都一年了,都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一点。不过,既然现在才改元,这也说得过去。这没有什么有争议的地方,众臣反映过来之后,就干净利落地全都上前一步附议。

林瑜隐在十二串玉旒后的眼睛看了看全都低头附议的众臣,道:“朕知晓,下朝再议。”简单的一句话秉承了他登基以来雷厉风行的作风。

白安抬起头看了看根本不予回答,旋即退朝的林瑜向着后面走去的身影,突然想到,这皇帝不会是根本就不想建什么皇陵吧?

还真叫白安给猜中了,林瑜都已经习惯了人口大爆炸的后世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国人连几千年土葬的习惯都改成了火葬。死后的事情对他来说真的没有多么重要,不过,这话现在是不合适的。现在除了佛教高僧会有火葬烧出舍利子之外,火葬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挫骨扬灰。

林瑜要是这么干,那才真是捅了马蜂窝。不过,这个世界的土地资源还没有紧张道这个地步,以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