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我要做首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5

分卷阅读325

    会一直当一条合格的看门犬。”反之,坏处就是容易反噬己身。这样的国家,可以用但是不可以信,还得时不时给顿棒子,才能让他们乖觉。

“咱们此行可不就是训狗么!”参谋笑着将手里的文件堆到洪铭泽的面前,这些都是要他这个大将查阅确认无误之后签字的,关于这段时间以来的粮饷消耗,人员伤亡、抚恤等内容。不过,自从到了倭国之后,最大的也就是粮饷消耗,暂时还没有出现战斗伤亡。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除非几万人悍不畏死地堆在汉军面前,让他们杀得;来不及换子弹,这一战会出现大规模伤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但这却是不可能的,就像是之前说的,一个幕府还真养不起几万的武士。更何况,和平年代也不需要养这么多。按照几个参谋的预计,前往江户的那一支军队能遇上一万的武士已经顶天了。

洪铭泽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预计的,他们手中的那些弯弯绕的数字计算他一点都看不懂,不过他已经习惯了相信他们的数据,并随之做出战略调整。事实证明,也从来都没有出过大褶子。

“前面就是倭国的京都了吧!”洪铭泽转身看了看背后的舆图,道,“也不知道杨小子那边怎么样了。”这一次和他一起出征的不是老搭档史玉城或是刘士央,而是杨成栋那个小子。

这家伙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族兄之后因为族中的清洗而沉寂了一段时间,要他说,他这个被老部下给背叛了还差点弄死了的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几个族兄弟什么时候关系那么好了。别以为他不知道,这杨家几个支脉之间一向斗得跟乌眼鸡似的。

再说了皇帝陛下自己都不是很在意,照样重用与他,也就是他自己想不开。幸好皇帝陛下也信任与他,在外征战以来一直让他领着兵士驻守东番大本营,他也不负信任,将东番守好了,并且没有再和郑氏藕断丝连。

不是说洪铭泽换了一个效忠的对象之后,就不再念旧情。应该说,正是因为念旧情,他才渐渐地减少了和延平郡王之间的联系。就算在相处过这么长的时间之后,知道林瑜不是计较这些的人。但是,皇帝陛下不愿意计较,有的是愿意替他计较的。是以,疏远一点,两厢便宜。

真正的念旧情可不是在面子上做出来的,他这一次出征就带上了几个郑氏子弟,还特地和皇帝陛下说了,陛下不也痛快的一挥手放行了么。叫他说,那次的宴会上跟随了皇帝陛下绝对是他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同样的,也是郑家做得最划算的一笔买卖。

杨成栋领着另一军向着江户行去,因为江户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不是不能从水路登陆,但是却需要经过一个非常狭窄的地方,狭窄到两面的渔民都能架着渔船往来。

江户作为这个时代倭国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周围本就生存着大量的贵族和上级武士。这些人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只要这些人中还有些骨头的人死得差不多了,林瑜的下一步就好推行多了。

是以,就算杨成栋能够从水路上直接登陆江户,他也秉持着军中制定好的计划,并没有贪功。他原也不是那样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诸位同僚征战立功的时候,安稳地守在大后方勤勤恳恳练兵,一练就练到了新朝建立。

这一次还是东番的地理位置比较适合,林瑜直接给他下了军令,他才领着兵士出现在了倭国的战场之上。

在洪铭泽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就带着手下的整一万兵士从横须贺登陆了。他这一回是主力,手中的兵力要比洪铭泽多出整整五千,两人留在船上看守的军士倒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留下一千人来。不是他们自大,不担心会有人抄他们的后路,而是他们对自己手下的兵士足够的放心。

更何况,这么多兵士在外一天就多一天的嚼用,军舰为了保持行军速度上面是不会带多少的粮食的。后期还有从扬州那边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补给。原本从松江府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这时候的松江府才被定为开放的口岸,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从扬州港那边出发也便宜。

从扬州港那边运过去的不只是满船满船的粮食,还有白|花|花的精盐。一开始船上的力夫还羡慕着,但是随着城内官盐的价钱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就算他们这些卖苦力的也完全能吃得起之后,这些人对于新朝更加感恩戴德起来。

“听说了没,城里头的钱家又被下狱了。”午间吃饭的空隙,一个穿着简薄衣裳的汉子就着咸菜狠狠咬了一口手中的夹着寥寥几片薄薄rou片的大馒头,细细地嚼了嚼,叫那rou味都盈满了口腔,方珍惜地咽下去。都咽完了,这才说起了城中的新鲜事。

“这个月都第几个了,都不新鲜了。”一边的汉子羡慕地瞅了瞅那馒头中的rou片,咽了咽口水,这才啃起了自己的,“要我说,还是皇帝陛下太仁慈,以前要是抓到了贩私盐哪个不是阖家下狱,女眷发卖。如今好了,一人做事一人当,也不用连累家眷。”

“那不好么,我听酒馆里头好些读书人都说这是仁慈呢!”有rou吃的那个汉子又咬了一口咸菜,这才道,“这腌咸菜,还是得用自家制的粗盐,这才香。”

“自家制盐,当心被官府知道了被拿了去吃牢饭。”边上的那个汉子就吓他道,“到了牢里被发配出去干重活,没工钱。”

“俺又不傻,官府派下来讲法律的都说了,自家做一些粗盐吃不犯法。”那汉子鄙视地看了那人一眼,“像那钱家做了好些拿出去卖才是犯法呢!”

扬州本是盐商聚集之地,本朝开始盐业远不收归官卖,这些原本的大盐商小盐商就没了生计。不过,这些人原本就称得上是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一批人了。就算林瑜不允许他们再卖盐,但是也没有计较他们以前买卖私盐的行为。

毕竟那时候,官督商办的盐引制度本就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私盐很多时候比官盐要物美价廉也是事实,便是林瑜一开始的时候为了凑制造兵器的费用也干过私盐。对于之前的事情,既然祸害的是靖朝,他也就大手一挥既往不咎了。

这些人手中的财富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足以他们挥霍几辈子都花不完,林瑜又承认了他们这一部分财产的合法性,只要安安稳稳的过下去,这辈子也够舒适的。偏偏总有些人不甘心,想着走老路子。

也是他们本就是靠着贿赂官员来拿到盐引,剩下的事情也就是可着盐引像官府买盐,再掺上些私盐来卖。本就是一个官商勾结的过程,其中要说有什么商业技巧,大约也就是怎样找准正确的官员进行有效的贿赂、怎么样榜上更大的靠山等等。

在靖朝完蛋的时候,他们的靠山就已经倒了十之八|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