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行医在三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

分卷阅读8

    解释的确是最好接受的。

可见战略忽悠局古来有之。

陆太守面不改色:“你们应当吸取教训,不为盗,不为恶,神明自然庇护,那些蘑菇你们以后见了绕开就是,至于那两个孩子……”

他目光转向禄伯怀下的李隐舟,神色温和许多:“幼童无辜,老夫会给他们寻个去处,带离村子,这样你们也不必担心了。”

村民本以为陆太守这次来,一定是为了训斥他们,没想到他好言好语地劝说许多,最后还给了让步的办法。

太守公都退让这个地步了,他们要是再坚持己见,就太不懂事了。

一开始想抢李隐舟的汉子带头高呼一声:“太守公明见!草民受教了!”

剩下的村民也纷纷露出愧色,也跟着一起大呼起来,一开始剑拔弩张的气氛消散开去,场面变得异常和/谐。

李隐舟忍不住在内心鼓鼓掌,这绝对是和稀泥的最高境界了,难怪之前连强盗都能忽悠成良民,自古套路得人心啊。

这场闹剧中,纯粹的工具人张机忽然有种被利用了的感觉。

他到底不是孙尚香那样脾

气倔强的孩童,当然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但被陆太守利用了一遭,总要讨还点什么回来。

他笑吟吟地指向李隐舟:“我看这孩子天资聪慧,既然太守公想要给他们找去处,不如就先寄留在我身边做个药童吧。”

陆太守拍拍李隐舟的头:“你可愿意?”

李隐舟倒觉得挺不错,要在乱世之中活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在治安良好的庐江做个大夫,安然度过此生,已经是眼下最好的去路了。

他乖觉地点点头:“但凭太守公安排。”

陆太守满意地颔首:“既然如此,就让这孩子跟着你吧,仲景。”

李隐舟愣在原地。

张,仲景。

……他怎么就没想到,仲景不是个名字,是字号呢。

6、第6章

张仲景何许人也?

传闻中的医圣,辩证法的创始人,也是第一次为传统中医体系注入灵魂的时代巨人。

更别提他列举出的种种经典方剂,就算放在两千年后的现代,都还是配置药剂的重要参考。

若说希波克拉底是西医永远的神,那张仲景绝对是系统化中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人了。

李隐舟看着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白发斑斑的半百老人,难以想象这就是被后世以炽热的目光憧憬了两千年的伟大先辈。

禄伯瞧他看的眼睛都直了,只当他年幼懵懂,笑着推了把他的肩膀:“张先生看中你,好孩子,快叫老师。”

李隐舟往前跌了个趔趄,顺势弯腰做了个揖,还有些如梦初醒:“见过老师。”

张机哼笑一声:“你倒挺乖觉,我有言在先,做我的学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你要不思进取,做个提秤煎药的童子就罢了,我也不会亏待你。”

李隐舟麻溜地顺杆往上爬:“学生一定不辜负老师教导。”

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眼前的人毕竟是屹立于一个学科顶端的传奇人物,试问有哪个理科生能拒绝牛顿或者爱因斯坦?

一瞬间的懵然散去,年轻的心脏忍不住怦然跳动,命运虽然馈赠了最卑微的身份,但却也补偿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

解决了李隐舟的去处,剩下就一个环儿了。

陆太守的意思很简单:“这两个孩子命途多舛,看来福薄,既然一个去从了医,另一个就送去尼姑庵吧,也算清净之地。”

他并不是完全的无神论者,在这个封闭落后的时代,神明对人类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迷信,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和敬畏,是维持法律与道德的一种精神力量。

作为封建朝廷的一分子,他深刻地知道维持百姓对神的信仰是延续统治最后的强心剂。

所以他从来没想过破除迷信,只是不能让这种信仰越过了官府的地位,他掌控着其中微妙的平衡。

李隐舟沉思片刻,三国纷乱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不管是陆家还是孙家都不是安全的地方,尼姑庵虽然清苦,但起码

自在,他人在庐江,也可以时时照看着,虽然不是上上选,但也算一条不错的生路。

他替环儿接受了这个提议:“草民代meimei谢过太守公。”

一切尘埃落定,马车又重新启程。

晨雾已无声息地散去,橙红的旭日从云海中探出了头,明丽的日光与细密的雨帘编织成五色的彩虹,静静落在重归安静的山神庙顶。

——

李隐舟跟着张机回到庐江城,环儿则被送去了城外的半月庵,相隔不过半日的脚程,又有陆太守的面子在,倒也不用担心这个小姑娘受欺负。

换了个环境,没有了村民曾经的同情和歧视,七岁的小女孩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反而比原来活泼多了。李隐舟一开始隔三日就溜过去看看她,后来到七日、十日、半个月一次,见她瘦削的脸颊一点点丰润起来,灵动的眼睛总带着笑意,这才算放下心来。

环儿的日子过得天真快乐,李隐舟却过得很不舒心。

一开始他以为张机会教他古旧中医学的知识,比如经典的,这些书籍他虽然不算滚瓜烂熟,但也经常当课外读物看,在学生面前说上一嘴,总有小姑娘投来崇拜的眼光。

然而张机一点也没给他发挥的机会。

第一天,熬药。

第二天,挑水,继续熬药。

第三天,背每个药材对应的柜子,抓去熬药。

药童日记:三月三日,晴,老师今天好像说了“教你”二字,我竖起耳朵一听,原来是“不是教你怎么晾晒草药了吗”。

李隐舟每天在心里默念一个草字,药草的草。

他心知这是在磨炼他的耐心,考验他的人品,但古代没有电路与网络的生活实在是太乏味,闲来无事唯有盯着庐江天顶一朵朵绵软的白云,从东边数到西边,却来等不到张机一字半句的教导。

这和想象中的求学实在相去甚远,庸碌的生活像一杯温水,平静无声地将人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散去了一开始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