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1

分卷阅读261

    ,都以为她急着抛出,压着不想给价。

“春儿jiejie,你要卖这个房子啊?”

秀春点头,“留着也没人再住进来,先卖掉再说。”

“那买了这个房,是不是就能把户口转过来。”小妮子紧接着问道。

“对,我当初就是这么转过来的。”秀春问道,“怎么,你想买啊?”

小妮子忙摇头,“我哪买得起,但我想劝我哥买。”

和秀春一样,小妮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她能把户口迁到北京,往后这辈子都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她可以不用再种地,但是她哥,小妮子觉得让她哥一直在农村可惜了,依她哥的文化程度,如果有城镇户口,他完全可以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怎么都比在农村教书好,教书教了这些年,还只是个代课教师。

如果她哥和其他人一样是庄稼汉,一门心思想着种地,小妮子就不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可她哥不是,她哥跟她一样,是一门心思扑在学问上的人,一辈子在农村,实在看不到希望。

“春儿jiejie,我现在就回去,跟家里人说下,不管有没有结果,我都通知你。”

秀春不觉惊讶,苗苗哥说得是,小妮这丫头以后绝对是个人才,是个有远见的有谋略的人。

小妮子回家之后就把这事跟家里人说了下,郑二婶简直不敢相信,五百块钱啊,要是头几年没盖新房前他们东拼西凑倒是能凑得出来,现在,把家底翻个底朝天都不一定能拿出三百。

令小妮子没想到的是,支持她建议的竟然会是她大嫂杨素英。

杨素英当即道,“家里能凑出多少,不够的我回娘家借。”

关乎她男人和她孩子的事,杨素英一点也不含糊,小姑子分析的有道理,让她男人在农村守着一亩三分地,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小妮子道,“爹娘,我在城里食堂干的钱都存了下来,还有公社给我的二十块,加起来有七十块钱,你们都拿着用吧。”

她上大学可以申请贫困补助,大学还有生活费和伙食费,根本不用家里cao心。

小妮子话音刚落,小二便道,“不行,你的钱你收着自己花。”

杨素英挣了挣小二的衣袖。

小妮子笑道,“哥,我上高中你都能无条件支持我,现在我也能一样能支持你。”

就在秀春心里打鼓郑二婶家能不能出得起这些钱的时候,郑二叔和郑二婶还有小二一块过来了,双方都心知何事,不拐弯抹角,郑二叔把一沓厚厚的钱摆在秀春面前,整整五捆。

“春儿,这是五百块钱,你点点是不是这些。”郑二叔丝毫没提跟秀春压价的事,他也相信秀春不是那种连近亲都坑的人。

买了这房,郑家未来几年都得四处还债。

秀春和陈学功对视了一眼,随即收了这五捆钱,笃定道,“不用点,指定是五百。”

亲兄弟还明算账,大家该怎么来就怎么来,当天秀春就带着郑家人去了房管所,把房子办理了过户手续,由此,以后这房子算是归郑家人所有。

至于迁移户口还有搬家的事,就不是秀春能cao心的了,郑家人回去自己商议,五百块钱也不能随身带着,秀春抽空把三百块钱存进了银行,留了两百块随身。

临行前一天,秀春回乡一趟,把身上的粮票都给了老地主,给他一百块钱,“何爷爷,我也没什么好能帮你忙的,你盖房子总能用到。”

老地主把秀春的粮票收了,钱一分没要,“春儿你就放心去念书吧,我就盖一间房,一百块钱都花不到,这事你就别cao心了。”

听老地主这么说,秀春也就没再坚持,给钱寡妇留了一百块,叮嘱她藏好,又去跟外婆家的亲戚辞别,次日中午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他们几乎没带什么行李,大包小裹这个时候大概已经到了地方。

一行人抵达火车站,来接他们的是何新阳,此时易真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怀的又是双胞胎,火车站这么拥挤,何新阳实在不放心。

因为赶着新生入学,各大高校的老工农兵们出动,在火车站门口打横幅接新生,秀春眼尖的瞧见她的学校,不过秀春现在还不打算去报道,她得等住宿安排好之后才能过去。

“春儿jiejie,我看到我们学校接新生队伍了,我想跟着他们去学校,等你安顿好了,我再去你家坐客,现在就不耽误你们忙啦。”

刚到这里,要忙的事很多,秀春确实无暇顾及小妮子,听她这么说觉得也可以,叮嘱她了几句,把她送到迎新队伍里才放心。

何新阳直接带他们去了租好的四合院。

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四合院坐北朝南,面积在四合院中不算大,进门是个还算敞亮的院子,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北方三间,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方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

家住姓曹,约莫六十来岁,子女皆在香港,家里就曹大爷和曹婆婆。

老两口听见动静,相继从正房出来,曹婆婆很年轻,确切来说都不好叫婆婆,因为她看起来只有四十岁出头,一头齐耳短发,圆乎乎的面庞,大眼睛,笑起来很和善。

相较之下,曹大爷比较严肃,有的像以前的老学究,挂着金丝眼镜,穿的是中山装,嗓门挺响亮,招呼了他们一声。

菜团子窝在秀春怀里,怯怯的朝他们看,实在是曹大爷太严肃,菜团子有点怕。

“先把东西放进去吧。”说话的是曹婆婆,轻声软语,有点像南方人,“前几天你们的包裹到了之后,我全搁你们屋了。”

曹大爷和曹婆婆住的是正房,曹婆婆把东厢房的两间收拾了出来,陈学功和秀春一间,另一间旦旦住,菜团太小,还是跟他们睡。

厨房卫生间设在耳房,可以共用。

曹婆婆领着秀春介绍家里格局,菜团子对新环境好奇,和旦旦在院子里东看西看,陈学功在何新阳的介绍下主动和曹大爷聊了几句,曹大爷不冷不热的应着,曹婆婆时不时看一眼,直摇头,低声对秀春道,“我家老头子心不坏,就是脾气古怪了点,不爱搭理人,你们可别放在心上!”

秀春笑道,“不会不会。”

曹婆婆把秀春领进厨房,她已经收拾出了一片地,洋灰砌的石台,让秀春把锅碗瓢盆放在上面,又道,“本来照老头子这个脾气,我是不想把房子租出去,可空着也是空着,可惜了这么大空间,就我们两口子住在这里也没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