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

分卷阅读45

    是像楼里别家有三五个孩的,可能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是宋建军两口子一个孩子都没有,典型的两口子吃饱,全家无忧。

这两口子要的不是钱,就想有个孩子跟他们打岔作伴。

既然宋建军给报销了,秀春也就不再固执,可随之而来,她又有个问题,“那火车票是咋收费的?有我的学生证明和你的准考证,咋就买到比别人便宜这么多的票?”

陈学功重新锁上门,领秀春下楼,边走边道,“火车票计费通常按照里程收取,两公里一分钱,从泽阳到兰州,估计有一千公里,所以原票价收了四块六,我们手上的证明可以让车票打半价,你的学生证明只能在泽阳市为出行点使用,如果换成上海,就没有这个优惠,但是我的准考证无论始发站是哪个地区,都能折半价。”

两人下了楼,迎面一个年轻男人推着架子车,架子车上堆满了柴,应该是月底家里煤球不够用,去郊区农村临时花两分钱一担的价钱买了柴禾添上。

他们挡了道,陈学功想也没想,伸手揽住秀春肩膀,把她往自己身边带,秀春听车票的事听得全神贯注,对其他事反应慢了半拍,陈学功搂了她这个事实她全然没察觉到。

“那我回去岂不是用不了学生证明了?”秀春有点可惜,可以省一半的钱呢。

陈学功把秀春往自己身边带的那一刻,才意识到眼前这个臭小孩可能会拧他的手腕,吓得他飞速撤离了自己的手,见秀春没察觉,暗自窃喜了一番,又听秀春问他回程票的事,忙正色道,“这个简单,让姑妈从她单位给你出具证明即可。”

时下各种机构远没有后世查的严,任谁也不会特意查证秀春是不是在兰州上的学,既然陈秋娟在老工业区小学教书,借工作关系给秀春谋点福利也没什么。

“小屯志,那们干洒去?!”保卫科的王师傅伸脑袋出来喊。

陈学功礼貌对王师傅道,“带meimei出去转转。”

“那们浪街去呐!”作为老兰州人,王师傅对哪里吃喝玩很有经验,热心给两个孩指路道,“去朱家庙、隍庙或东城壕,远一点去金城关,黄家园的小吃摊并入紫阳楼,改成景阳楼,换汤不换料,味道攒劲!”

连连应声,陈学功如同老马一般,领着秀春在老兰州城转悠,早饭还没吃,那就先去吃早饭!

陈学功可不会立马就领秀春去王师傅口中的景阳楼见识,统销统购的时代,不用说,景阳楼里但凡能吃的东西,指定死贵死贵,还是国营饭店作为便宜首选。

就近进了一家国营饭店,出于好奇,秀春要跟着陈学功去窗口买饭,陈学功也不放心把她一个人丢在大堂,就让秀春排在他前面。

好容易排到他们,秀春站在窗口前,努力踮起脚,发现还是看不见窗口里的东西,有点沮丧。

陈学功忍着笑,一把掐住秀春咯吱窝,从后面将她举起,这下窗口里的东西清晰可见。

打饭师傅是个胖乎乎的男人,笑容和善,瞧见排队买饭的是个女娃,带着西北男人的爽气,朗声介绍道,“蒸食有米黄馍、枣儿甜馍、麻腐包,炸食有糖油糕、油饼、油条、馓子,煮食有臊子面、烩面片、刀削面,烙制的有油锅盔和千层饼,其他还有酿皮、羊rou泡馍、凉粉、盐酥饼…”

透过打饭窗口,里面是一长排水泥台,上面摆放的全是各色吃食,即便大部分是粗粮制品,从手艺好的大厨手中出来,也变成了难得美味。

秀春被迷住了眼,看这个也想吃,看那个也想吃…

为防身后排队的人有意见,陈学功火速要了一份臊子面,一盘馓子,两个枣儿甜馍,还有两个麻腐包,成功避开了昨日宋建军点过的所有吃食。

让秀春搭把手,两人一趟就把所有吃食送上了桌,照例是一大半进了秀春的肚皮,陈学功跟着扫尾。

花了不到五毛钱吃得打饱嗝,从国营饭店出来,两人沿盘旋路朝东走,沿路经过一家店铺,秀春走不动路了,透过玻璃橱窗,可以看到一屉屉蒸好的糕团摆在里面,有白色、红色、黄色、橙色…形状囊括椭圆、方形、元宝、圆球…

这是一家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上海师傅开的糕团店,橱窗里的摆设很诱人,但买的人很少,但凡有许可证的个体经营户,卖的东西都死贵,是国营饭店或国营百货里十倍以上的价钱。

一屉糕点在国营饭店可能要五两粮票,卖一毛钱。

这里不收粮票,一屉一块五毛钱。

“想吃?”

秀春盯着橱窗,头也不扭,小鸡啄米般点头,她还不知道什么国营私营,什么价钱十倍,还当是他们早上在国营饭店里吃饭,要了那么多,五毛钱都没花出去。

早上宋建军给陈学功五十块钱时,是这么跟他说的,“春儿这孩子可怜,难得出来一趟,她想吃啥你就给她买啥,玩得穿得用得都给她买,钱不够再管我要。”

有宋建军这句话在,陈学功要了两屉糕团,花了三块钱。

秀春先吃了一个,小脸神采奕奕,还不忘递给陈学功一个。

陈学功忙着付钱,没有手,弯腰张嘴从秀春手里把糕团叼到嘴里,三两口吃下,摇了摇头,“小春儿,等你去上海,我带你吃更正宗的糕团。”

言下之意这里不那么正宗了。

糕团师傅目露凶光,飙出一连串杂含西北口音的上海话,把这两人给喷了出去。

西关十字的张掖路段上,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摆着旧的书摊,一拉溜全是,在这里,秀春彻底化身成好奇宝宝,看到啥新奇的东西都要驻足。

“苗苗哥,是小人书!我在火车上看过!”秀春顺手拿了本在手里,津津有味的翻看。

摆摊的大爷提醒,“屯志,一分钱看一本!”

陈学功从口袋里摸出一分币,堵住大爷的嘴。

臭小孩才上一年级,陈学功不相信她能看懂里面的字。

“我看图画!”秀春笑眯眯道。

很好,理由很充足。

一分钱看一本,两分钱可以买一本,眼看日头升上来了,陈学功可没这么多耐心陪臭小孩耗,让秀春选几本,买了拿家去看。

秀春蹲在小摊前,拿了这本在手里,又看到图画更好看的,放下,再拿别的,再看到,又放下。

很显然,我们的杨小将这是犯了选择困难症。

陈学功直接替她决定,从一堆旧书之中挑了简单易懂的,什么白求恩在中国、车轮飞转、敌后武工队等诸如此类极具洗脑作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