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掌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1

分卷阅读451

    心腹喊说:“王爷、世子,有人往咱们门口,扔了几个尸体。”

元初观的那几个,被太子的人扔了到了逸亲王府的门口。

三人相互看了眼之后,逸亲王连忙带头出了密室,问外面的人说:“出京的人?”

来报信的点了点头,说:“是!看样子是失手了。虽然不知是谁扔的,不过依着小人看,除了太子,再没别人有这样的胆子了。”

施璋攥了攥拳,咬着牙说:“他这是在向咱们逸亲王府示威呢。”

逸亲王是谁?那可是横行京城十几年,谁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现在太子敢这样,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心头火起,就要发怒。

梁礼摇了摇头,劝说:“王爷就听老臣一句话,与大事无关的事,又何必斤斤计较?太子这是故意想要激怒王爷,王爷何苦上他的当?”

好在刚刚与梁礼起过争执,逸亲王想着,正好卖梁礼个人情,于是说:“若不是看在梁大人的面上,非查个清楚不可。”

梁礼心下冷笑着想,查什么查?虽然说这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总不好跑到乾武帝跟前去说,想劫皇上儿子没成功,反被劫了,不行皇上得收拾太子?

逸亲王倒是没想那么多,忍着气说:“还呆在这儿干什么?赶快将他们收走,送城外去。他们的家人好好安抚。晦气!好在信义坊这个倒是弄来了。”

施璋听了,倒是洋洋得意起来。觉得自己本事大过天,赢过了太子,将人弄到手。

他却不想想,不过是太子不想与他争罢了。

报信之人答应着,急忙下去处理。

三人重新回到密室里,梁礼比起逸亲王父子来,还是有些头脑,只太子让人扔尸体,便就让他动了下脑筋,提议说:“王爷,刚老臣倒是想到一个办法。”

逸亲王一听,急问:“什么办法?”

正文421被否

梁礼微叹,提醒说:“现在皇上只太子一人,自然极力地保护太子,可若皇子多了呢?他们自乱,咱们才会有机可乘不是?王爷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逸亲王听是听进去了,但却迟疑,说:“太子一个就已经难以对付了,若是再多两个皇子,不是更难?”

这样说着,逸亲王越想越觉得不可取,头摇得如拨楞鼓,说:“不行不行,就是不收拾了那小子,就先送到庄子上养着,说什么也不能送进宫里。”

施璋也附和逸亲王,说:“父王说得极是,舅舅还是另想法子吧。太子已经难以应付了,若是再多两个,父王的处境,只能更加的不好。再说皇上还未到五十,正当年的时候。”

梁礼在心底上思考了下,如何才能说服这爷俩个。便就拿曹cao打袁绍二子说事:

“王爷难不成忘了当年,曹cao打败袁绍之后,袁谭、袁尚兄弟相争之事?曹cao去打,兄弟相联,一但曹cao兵退,二子便就兵锋相对。”

但凡读过书的,这段历史都知道。

梁礼见这父子两个没出声,似是认真地在听,才又往下说:

“这放到此时也是一样的,皇上只一个太子,不管满不满意,为了血脉,都会尽力保护。这也是皇上为何在先帝晚年时,将太子弄进宫,并登基就立太子的原因。”

逸亲王听出点儿门道来,说:“你的意思是,如果皇上有其他皇子,对太子的保护就不会如此尽心。而且有其他先择,对太子也就会生出嫌隙来?”

梁礼听逸亲王如此说,紧绷的神情松了些许,说:“唐玄宗日杀三子,可是为何?”

逸亲王说:“他有三十几个儿子。”

梁礼笑了,说:“可不正是。皇上若有三子,又都非皇后所出,太子也不见得就真那么出色。只要他们父子有隙,王爷还怕无缝可下手吗?”

逸亲王想了又想,突然拍掌,笑说:“我知道怎么办了。”

梁礼和施璋同时望向逸亲王,等着听他的打算。

逸亲王走到桌子前,打开一个暗格,从里面拿一个葫芦来,笑说:“这个,常吃成瘾,本王给他吃下这个,还愁控制不了他?”

梁礼没有制止,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三人说定,心满意足的各自散了。

逸亲王这时候,倒是多长了个心眼,思来想去,第二天一早进宫,先去报与梁太后。

其实此方法,梁礼最先是跟梁太后说的,梁太后一惯是个没那么多耐性的。她的耐性,在跟景元帝周旋时已经用尽。

所以,当景元帝一死,再没有牵制她的人后,她立时做起了唯我独尊,说一不二的未加冠的实际女皇来。

梁太后听了逸亲王的话后,想都没想着就给否决了,说:“梁家人的血性越发的没有了,你比皇上只小一岁。”

说到这儿,梁太后冷嗤了声,说:“你别听他们给你乱出主意,哀家自有安排,你就老实地等着就行了。”

逸亲王不明所以,说:“可是儿臣觉得梁大人说得也颇有道理,母后有何打算,与儿臣说声,也好让儿臣安心。再说,那小子怎么处置?”

梁太后心情不好,但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并知道逸亲王的性子,不说清了,肯定是会自做主张的蛮干。

但又怕说多了,逸亲王泄露出去,只得耐着性子说:“总之哀家不会给你当上,哀家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着你登上皇位。解决了这事,哀家正是要将太子拉下马来。”

逸亲王开心又有些不敢想信地问:“真的?母后已经想出办法来了?”

梁太后语气淡淡地说:“所以你就安分些。那个小子你要是还想留后手,就养到外面藏起来。不过哀家看是没什么用。”

逸亲王去了趟宫里,都未与梁礼商量声,便就着人将带过来的小皇子,带到自己远离京城的庄子上了。

皇上让人将元盛送到东宫里,魏芳凝看着元盛有些头疼。

按理说,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虽然说大周的民风还算是开化,但元盛毕竟也十一岁,又是小叔子。这瓜田李下的,住久了,终是不好。

再说东宫也是宫里,除去太子之外,就是正经皇子,也是不能长久留在宫里。

像元盛十一,要么住皇子府,要么住十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