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掌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4

分卷阅读344

    闹了个没趣,回到蓬莱侧境,心下却是越来越没底。最终将魏远宏一门子,分出了承平伯府。

也算是变相地,向魏芳凝表了忠心。

而此时这不年不节的,突然听得太子、太子妃会来承平伯府上。这对于承平伯来说,那不是孙女儿、孙女婿回来,眼前闪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

承平伯也万分的庆幸,大房、二房都不在,希望不要再出什么事才好。

经过了回门事件,承平伯决定要好好地表现一番,以扭转他在太子、太子妃心中的地位。

所以一大早上的,难得的将承平伯府上的人,不论大小,姨娘、姨奶奶的,有头有脸的仆众,全数拘到了南大厅上,承平伯亲自训话。

说来说去的,就是今天再不能出什么差错了。

敢甩承平伯面子的沈太夫人没去,整个南厅上的人,自然是唯唯诺诺,没一个敢唱反调的。

不管效果如何,反倒是调话的时候,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承平伯心下一阵地飘飘然。

而自大房、二房分出承平伯府之后,三夫人褚瑜的日子变得十分的惬意起来。

她现在在承平伯府上,是最长的媳妇,又是嫡出,自然是名正言顺地打理承平伯,可比之前,上面顶着两位嫂嫂,要气壮得多了。

再加上她有个当太子妃的女儿,往日里有些不服气的四夫人、五夫人在褚瑜的面前,也都是笑脸相迎,专拣好听的说。府中分东西什么的,有个到不到的,也不似往日里挑剔。

若是褚瑜一时有个对或不对的,不等褚瑜说,她们就先说没关系,这么大的家,谁掌着都会出差错。

这可真是今非昔比了。

当然,这些都比不过儿子被送到书院,每回家来,都是带着先生的赞赏。

再有太子没与魏芳凝说,知道魏家三爷、三夫人喜欢金石收藏,时不时的,就会打发了一月、二月送些个名人字画给魏远志。

夫妻两个看着难得一见的珍品,除了感叹之外,不用去打听,也能知道魏芳凝的新婚生活,应该差不了。

毕竟一个男人对已经娶到手的妻子娘家,如此的上心,对妻子还能差了?

所以,这两夫妻看的可不单单是字画,还有太子对他们女儿的一片爱心了。对于父母来说,这可比任何珍品,都更能让他们开心。

所以听闻说魏芳凝会跟着太子回娘家,褚瑜和着魏远志都开心得合不拢嘴。

从南厅回来之后,褚瑜竟都忘了安排接驾事宜。

褚瑜最着急的则是她要穿哪件衣服,好以最好的状态来见回家的女儿。

衣柜里的衣服全被缃绮、罗绮几个拿了出来,一件一件地往褚瑜身上比量,可是褚瑜还是不满意。

缃绮指着床上放着的几件崭新的衣服,笑说:“夫人,这几件都是入冬新做的,当初夫人和着三爷一起挑的,很满意,还说要是有机会进宫,会穿着去。怎么这会儿都不行了?”

罗绮劝说:“这几件都挺好看的。要不夫人试下这件水红色的,夫人皮肤白,穿这件又显肤色好,又衬得夫人年纪轻,而且面料也好,是太子殿下送来的供锦。上次奴婢跟着夫人出去,可是听说,这供锦除了两位亲王家里,就咱们家有呢。”

绣绮也在边上游说:“要说起来,太子对咱们夫人、三爷可真是没得说了。奴婢也听外面人说,太子对姑娘也是万分的体贴呢。”

正文311有心

由于在善堂时耽误了些时候,所以太子与魏芳凝到承平伯府,比预计时间晚了会儿。好在一月、二月机灵,先派人给承平伯府上送了信。

等到太子和魏芳凝起架的时候,又派了太监去送信,不用在府外等着。按着一般女儿回娘家的规矩来就行。

可惜承平伯完全没当回事,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沈太夫人就完全不同,既然太子这样传话,那她还客气什么?七十年的人生,沈太夫人的不骄不躁,早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更何况她都已经这样老了,还有什么可求的?也不过是子女、儿孙平安罢了。

所以沈太夫人其实也一直在观察太子。虽然说魏芳凝嫁进东宫,但如果太子对魏芳凝不好,或是魏芳凝往家里送信,说是在东宫受了太子的委屈,沈太夫人定会儿二话不说,冲到东宫里,将魏芳凝给领回家来。

但就太子这些日子的表现来说,沈太夫人还是非常满意的。

宫里的供品分配、赏赐都是有定额的。这些东西到了东宫之后,魏芳凝会让总管分出来,父母、祖母,弟弟都会有份。

只偶尔会给其他几房些个不起眼的东西。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沈太夫人可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

可太子送的东西,就尽心多了。有些是他尽心收集来的,即使同样是宫里出来的,也都与大批分到的不一样。像前些时候,外域进贡的贡香,那可是十分少的东西。

就是梁太后哪儿,也不够长年燃的。

太子却给沈太夫人送了一盒来,还是用沉香盒送过来的。就那盒子,也称得上是价值连城了。

还是同一个问题,这不单单是东西是否贵重,还在于太子的一片心。

太子和魏芳凝有一个地方特别相像,那就是送东西只送给沈太夫人、魏远志和褚瑜、魏昭。承平伯和着魏家其他人,就只有干瞪眼,看心情的份了。

而这也是刺激承平伯好好表现的一个原因。

他试图修正之前魏芳凝未嫁时,他对魏芳凝的态,给魏芳凝留下的不好印象,以其以后太子和着魏芳凝虽不至像对沈太夫人,也要将他这个祖父,比魏家其他人要好些。

由于回门那天,太子根本就没去南厅上,京上的人一惯的见风使舵。往承平伯哪儿送礼,想寻求门路的,也就少了许多。

更何况太子一早防着承平伯这一手,让人看着,有那求到承平伯门上的,结果没得着好,反倒吃了大亏。

几次下来,承平伯也就绝了收入。

只可惜,承平伯再打算得好,却还是不了解太子。根本就是做白工,太子做这么多,最终目的是讨自己的媳妇开心,又怎么会如了承平伯的愿望?

太子和着魏芳凝到承平伯府的时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