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掌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0

分卷阅读230

    旨下来,是她最为风光的时刻了。

那些看衰她婚事的人,全被打了脸。

所以,她在赶制嫁衣时的心情,就那么被太子给浪费了。

女人的嫁衣只穿一次。

但却也是一辈子的回忆啊。

将来老了,拿出来瞅一瞅也是好的。

不过太子听了魏芳凝的话,显然很开心,为魏芳凝续了杯茶,然后笑说:

“这个你不用担心,既然你准备了,那我让宫衣局派过来几个绣娘,帮着你绣衣服。你也不用太累了,只让她们弄,你看着就行了。”

魏芳凝笑,然后郑重地瞅着太子,说:

“有些话,我觉得还是跟太子说了的好,省得以后再有隔阂。”

太子见魏芳凝突然正色,心也跟着有些紧张。

拿不准魏芳凝要说什么?

怕魏芳凝与他说,她其实有一点点的喜欢褚伯玉?

魏芳凝直视着太子,说:

“我对太子说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真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我的心也很乱。”

太子的眼睛,闪过一丝的落寞。

魏芳凝的眼里却是闪着坚定,又说: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从来没喜欢过褚伯玉。”

上辈子太子就误会这个了。

魏芳凝是一心想要跟着太子,将日子过好,所以不能让太子有一丝的误会,又语气坚定的重复了一遍:

“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真的真的半点儿也不喜欢他。其实我们虽然自小订亲,但褚伯玉一向看不上我,也不怎么理我的。我也不大喜欢他们家那副高高在上的架式,所以,我都很少去他们家的。更与褚伯玉没说过几句话。”

拉着太子的话,魏芳凝急切地说: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我。”

太子没想到魏芳凝会与他说这个,所以明显是愣住了。

转而嘴角都快挂到耳边。

虽然不是第一次听魏芳凝说,她不喜欢褚伯玉。

但前提都是出于解释。

解释,就有辩解的意思。

其实太子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在意的。

现在听魏芳凝这样郑重地告诉他,他哪能不开心?

虽然魏芳凝说对他的感觉还弄不清,但能跟着他解释与褚伯玉的关系,就足以说明,魏芳凝此时,也是在意他的想法的。

太子自己脑补了一堆,

然后是越想越高兴。

佳人如此主动了,太子想,他也要有所表示才好。

然后噗嗤了半天,太子才挤出一句来:

“我到现在,哪个女人也没碰过呢,所以……”

魏芳凝的脸瞬间就红成了煮熟的虾。

虽然她上辈子与太子成亲近十载,但太子也太直接了吧?

而太子自己也惊觉自己说错话了,脸也如着火了一般,瞪着一又眼睛,不相信自己刚说出来的话。

不过,太子一惯是脸皮厚的,既然都开了头了,自然就要说完:

“所以你也是我第一个喜欢的,第一个想要娶回来的。虽然我现在地位不稳,但你要相信我,就是为了你,我也绝不会让自己失败了。还有,我娶你是真的不为了任何东西。”

魏芳凝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笑开了,说:

“我也相信你。”

两个人在园子里又坐了会,说了些别的。

因为天气较凉,也不适合长坐,两个人又回十二殿里。

其实太子的长相与乾武帝、景元帝都颇为相似。

沈太夫人恍惚间,几乎觉得时光倒回,似是又看到了当年她初回京城,打马飞街时碰上的华衣少年。

魏远志和着褚瑜也还在屋里。

见太子进来,连忙再将起身相迎。

太子抢先一步说:

“这里没有外人,世子跟三夫人不用客气。”

魏芳凝跟在太子身后进来,也不出声。

只是偷笑。

一个男人对自己家人的尊重程度,所反映出来的,也恰恰是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正文205嫁衣

太子走了之后,回到百花园,魏芳凝心口的甜蜜久不散去。

一圈一圈地反倒由心口荡漾开来。

流进了身体的每个角落。

原来被人爱是这种感觉,魏芳凝发出喟叹。

梁皇后派来的嬷嬷对她并不是十分严厉,而宫里的规矩,魏芳凝根本也不用学,全会的。

屋内的绣架上,是她新的嫁衣。

魏芳凝微笑着走过去,开始赶工的绣。

但是很快,魏芳凝心下突然却想到一件事。

许染衣一时半会收拾不了。

婚期定得这样急。

那么依着许染衣,对于她跟太子的婚事,会做些什么呢?

无上长公主的态度,魏芳凝此时也能看出来了。

有无上长公主压着,梁太后即使想帮许染衣,应该也不会特别明显。

那么,就只能有一种可能。

刁蛮任性的许染衣,自己折腾了。

魏芳凝一针一针的绣着嫁衣,脑子里,却在想着她若是许染衣的话,会如何的做。

突然,魏芳凝想到一个问题。

太子说,已经让宫内局给她备了嫁衣。

可是上辈子她是没见过这件嫁衣的。

魏芳凝仔细地想着,太子即使再在意,也不至于跟她的嫁衣过不去。

其实有两种可能,一是上辈子太子根本就没让人给她准备嫁衣。

还有一种可能,便就是嫁衣从宫里出来,却没有送到承平伯府上来。

而她当时是不知道有嫁衣这件事的。

她自己紧赶、怕赶的绣出新嫁衣,穿着嫁进东宫。

太子来接亲,只一看到她身上的衣服,只怕就已经生气。

见她没有穿太子给备的那件宫里出的嫁衣,误会她对褚伯玉有情。

才会穿着自己绣的嫁衣出嫁。

这便就是她与太子的第一件隔阂。

魏芳凝想清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