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番外一相遇

      李规焉及冠那一年,正好碰上他师父的一位故友六十寿辰,所以他被师父带着一起去贺寿了。

    从常年落雪的华山之巅来到杨柳依依的藏剑山庄,李规焉觉得甚是新奇。

    寿宴过后,师父他老人家同故友叙旧,李规焉闲来无事,便独自出去闲逛。

    初春时节,藏剑山庄也有着江南独有的春意盎然。

    李规焉走在西湖边,听着春风拂柳,夜莺啁啾,心情大好。

    途径虎跑山庄,隐约有琴声从湖畔传来。

    李规焉循声过去,湖边有人撑着渡情,竹筏之上有一个青白装束的人,正在低头抚琴。

    古琴弦音深沉,曲调绕梁,余韵悠长,即便李规焉并不怎么懂音律,也能听出来这曲子是极好的。

    一曲终了,恰好有一阵夜风拂过。

    垂柳枝条摇晃,沙沙作响,湖面微波粼粼,叮铃作响。

    “道长要不要来喝一杯?”渡情上的人和李规焉打招呼。

    “嗯?我么?”李规焉四下看了看,这岸上除了他确实没有其他人。

    说话间,渡情已经靠了岸。

    既然那人都划着渡情靠岸接他,李规焉也并不客套了。

    “兄台好雅兴。怎么称呼?”李规焉撩起衣摆跨上了渡情,与那抚琴的人隔着小茶桌相对而坐。

    “杨星落,长歌门弟子。”那人笑着说。

    “李规焉,纯阳宫弟子。”李规焉也学着他的口吻说。

    杨星落给李规焉倒了茶,又端坐回去,拨动琴弦,奏起了新的乐音。

    李规焉品着茶,借着月色端详着杨星落的侧颜。

    都说长歌门以风雅著称,门中弟子擅音律,通剑意,懂文墨,果然名不虚传。

    “道长来藏剑山庄做客的么?”又一曲奏罢,杨星落收了琴,又给两人添了茶。

    “家师来给旧友贺寿,我一道来的。”李规焉老实回答。

    “好巧,我也是!”杨星落露出惊喜的神色。

    晚些时间,李规焉和杨星落一道回去,见到各自的师父,再次感叹实在很巧。

    两人的师父同此次过寿的藏剑前辈是当年在名剑大会认识的,因切磋剑法而熟识,进而成为挚友。

    没想到因为来贺寿,李规焉和杨星落也偶遇相识。

    “既然你们一见如故,年龄也相仿,不如结个伴,一同出去游历。”李规焉的师父提议。

    “我看可以。星落长规焉两岁,多照看着他些。”杨星落的师父也同意。

    “你看怎么样?”李规焉看向杨星落。

    “师父都发话了,自然是好的。”杨星落第一眼看见李规焉,就觉得他分外合眼缘,有机会和他一起外出游历,自然是高兴的。

    于是贺寿之行结束后,李规焉和杨星落就直接踏上了远行之路。

    第一年,李规焉和杨星落去了北边。

    拜访过天策凌烟阁,祭奠过苍云英雄冢,也去龙泉府冬日狩猎,又去大草原纵马驰骋。

    自小在南方水乡长大的杨星落对这趟旅程十分满意。尤其是途中还见到了李规焉替普通人捉鬼消灾,对他又不断有新的认知。

    李规焉不过二十出头,面对鬼祟却毫不露怯。每每起阵出剑,都格外正气凛然,让人不觉起敬。

    这一年年尾,李规焉和杨星落各自回程,年后,杨星落竟然特地来纯阳宫拜年了。

    李规焉早早就在山门前等着,寒风瑟瑟,他一点也不觉得冷。

    看到杨星落跃下马车,李规焉三两步就迎了上去。

    “怎么在这里等着?冷不冷?”杨星落见李规焉冻得耳尖通红,伸手替他搓了搓。

    “不冷,我高兴!”李规焉粲然一笑。

    杨星落拜见过纯阳宫的长辈后,就在这里住下了。

    冬日的华山四面飘雪,万里冰封,李规焉带杨星落逛了几乎所有地方。

    到论剑台时,李规焉特别郑重地给杨星落介绍,这里是他自小练功的地方,不论是剑法还是符咒,都是在这里练成的。

    明明在风雪里,冻得耳尖发红,连发梢都是冰花,李规焉却满眼星光。

    杨星落觉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心动的。

    之后,李规焉神秘兮兮地带杨星落去了空雾峰。

    “这里,是我们纯阳的试炼秘境,每一个弟子都在这里挨过揍!”李规焉悄悄说。

    “你练功这么勤奋也打不过?”杨星落笑问。

    “小时候当然打不过,但现在不值一提。走,进去看看。”李规焉拽着杨星落的衣袖,走进了那座山门。

    杨星落跟着李规焉,看他一路杀上峰顶,站在梅剑雄跟前。

    “要帮忙吗?”杨星落知道再打赢一次对李规焉而言不是什么难事,但还是意思意思问了一下。

    “不不不,你等我。”李规焉摆摆手,提着剑就冲了过去。

    落下气场,李规焉毫不犹豫清理了徘徊在这里的忍者,剑锋直指梅剑雄。

    现在的李规焉紫气全开,几乎不费什么力,就击败了梅剑雄。

    “杨星落你来看!”李规焉在打赢之后获得的宝物堆里翻翻找找,然后兴奋地朝杨星落招手。

    “怎么?”杨星落跟过去,手中就被揣了一把短剑。

    “送给你!”李规焉脸上罕见地浮现了红晕。

    “卿?”杨星落竟然有些紧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李规焉是那个意思吗?

    “杨星落。”李规焉直视着杨星落的眼睛,神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认真郑重:“你愿不愿意做我的道侣?”

    道侣!

    杨星落从没想过会由李规焉先说出这个话。

    心跳好快,满满涨涨的全都是澎湃的爱意。

    于是杨星落紧紧握着这把“卿”,伸手把李规焉拥进了怀里。

    “好啊。”

    李规焉靠在杨星落肩上,止不住地笑。

    杨星落轻轻拍了拍李规焉的背,问道:“笑什么呢?”

    “我高兴!”李规焉抬起头,眼睛亮亮的。

    杨星落心想,果然是李规焉,永远这么真诚而直接。

    他又想,不知道李规焉是什么时候心动的,如果自己再早一些发现心意,会不会抢先一步?

    想到最后,杨星落惊觉自己甚至可能没有李规焉这么勇敢。

    于是杨星落觉得自己不能输得太过分,看着李规焉闪着光的眼睛,捧住他的脸,低头吻上了他带笑的嘴唇。

    过完了年,李规焉和杨星落一道启程下山。

    这一趟,他们打算去东边,因为长歌门在那里。

    抵达扬州时,为这里的三月春风所折服,于是多留了几天。

    据说敬师堂那里有教授江湖方士技艺的,杨星落便去学了一手。

    纯阳绝学他学不了,但学些江湖技艺是没问题的,这样至少往后能再多帮李规焉一些。

    李规焉见杨星落兴致勃勃,也乐得让他去学。

    起初,入定见鬼,杨星落还有些不适应,但没多久就游刃有余了。

    李规焉看他逐渐熟练,心下也高兴。

    那一天,杨星落入定之后,正在魂墟穿梭,李规焉陪着他一起。

    在扬州城南找游魂时,杨星落和李规焉闲聊着。

    “师父特别想念你,一直叮嘱我早些带你去让他见上一见。说了那么多次,总算能带你回去看看。”

    “我理应去拜访的。”李规焉应着,落下破苍穹给杨星落帮忙。

    “长歌门多湖泊,亭台楼阁要么建在水上,要么悬在山间,和华山景致极不相同。这里灵山秀水,是我自小长大的地方,当然也希望你喜欢。”

    李规焉一笑:“和你有关,我自然会喜欢。”

    那是李规焉第一次去长歌门,第一次看见杨星落长大成人的地方。

    山清水秀,琴音悠扬,剑意纵横,墨韵绵长,难怪能养育最好的杨星落。

    一天傍晚,李规焉和杨星落并肩坐在徽山书院外边的围栏上,看着山下广阔的风景,听着清风穿林,心情大好。

    李规焉觉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并肩,其实也就够了。

    杨星落觉得,只要身旁的人是李规焉,一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