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穷济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3

分卷阅读463

    想在这场博弈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就必须亲自坐镇。谁让我刚刚从玉米第一大产地---美国,刚刚以工业生产为借口吃掉了大量的粮食。

不是我对黄金情有独钟,只是现阶段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种贵金属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即便是极为善于使用市场金融手段的美国也不能摆脱对它的依赖,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否禁受住风险考验,很多时候不在于他们有多么完善的制度,而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储备,所以在我所熟知的上辈子美国政府不会为一次金融危机就焦头烂额,毕竟他们的储备超过其他国家总和!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第三百四十四节、小人得志

16K网更新时间:2009-6-210:06:59本章字数:3435

因为二战的关系,美国跃居世界黄金储备第一大国,在金融运作中只要有一份的准备金,就能发行十倍的纸币,所以这也是美元最早横行天下的基本,不过后来的一些事情让美元与黄金脱钩,至于个中得失我们暂且不论。至少那庞大的黄金储备时美国人横行天下的底气。

说他们的储备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这的确是夸张了,不过至少前五名的总量加起来也比不过它,咱们国家的储备与庞大的国土相比显得有些可怜,这主要是当年曰本人和委员长大人的三光政策比较彻底,所以战后他们只要拥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就能迅速崛起,而我们则还要在温饱线上挣扎,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弱rou强食才是生存的法则,这一点二十世纪的人都知道,所以当苏联人出现问题的现在,我不介意落井下石。

回家没待两天,我接到了赵宏林的电话,这次不仅父母知道我有大问题要处理,就连还不太明白事理的贞子和雨光也能从我严肃的表情上猜到我要出发了,他们虽然不舍得我这个哥哥再次离家,不过晓清、晓明却对这个消息感到一丝庆幸,因为有我存在的家中,他们总是有些不太自在。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畏惧的心理会不会同样增长,我只希望他们以后能冷静的看待我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没多说什么,家中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我这个中国首富不定期的消失,老爸和姨夫的位置越高,就越是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金钱能摆平的,尤其我身后那庞大的影子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也明白现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上,必要时当然要回报国家,出身军人的他们更是明白不该过问地东西,就绝对不能好奇。

南苑机场,和我同机的人员很多都是国家一把手。在这架民航的专机上,我也就是个随行企业家的身份,之所以能和他们同行,还是沾了我对苏贸易的光,赵宏林早已习惯了在这些大佬面前谈笑风生,尤其很多老人还亲切的拍拍他地肩膀叫声大侄子。只是他这次的身份只是我身边的随行秘书而已,所以不少人也不能将我晾在一边,可以说这次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这个民营企业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怎么,不习惯和他们聊天吗?”飞行在云端之上,安静的机舱中赵宏林小声的在我身边嘀咕着。

“对,尤其是他们总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我说话,这让我很不爽!”我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回答着。

“习惯就好了,毕竟他们地职务的确比你高!”

“为人民服务都喊了这么多年了。他们怎么还是觉得当了官就了不起呢?”这句话我也就敢在他面前发发牢sao。

结果他也只能苦笑一下:“别问这种幼稚问题行吗?再说又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他们一样,还是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地计划吧。”

有什么可考虑的,这种出访我是没有决策权的。最多也就是摆个样子等待着政治家们达成协议而已。

经过漫长地飞行。我们终于降落到了莫斯科。接待方用一个简朴却隆重地仪式欢迎我们。说它简朴那是因为我没有见到一名记者。这种会谈当然是秘密进行地。地确没有被外界知道地必要。而说它隆重。则是苏联方面不仅出动了三军仪仗队。还派遣了空军在苏联境内进行全程护送。这一方面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地军力。另一方面却是炫耀自己地先进武器。期望我们能对其产生兴趣。这可乐坏了我这个半吊子军迷。虽然我能对这些所谓优秀装备地优缺点如数家珍。也知道哪些东西他们自己都没能大规模装配。但还是那句话这里没有我说话地场合。我也只能眼冒金光地站在一旁饱饱眼福。

第一天显然不能谈妥任何事情。而且代表团还要倒时差。按说我们会在苏方地安排下住进专门地宾馆。不过这时显示出我这个大老板地好处了。在莫斯科我可是拥有一个巨大地贸易集散中心。安排住宿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尤其是国内早有命令。在苏期间地生活需要由我解决!

“其实我们这里虽然是全苏联最大地中转基地。但是房间地规格还是差了点。不知道首长们能不能适应?”一个留着大胡子却有一双精明黑眼睛地工作人员很不好意思地介绍着我们临时地住所。

他是早期进入苏联建立贸易站地工作人员之一。也是当年参加过老山轮战地老兵。百万大裁军地时候被王老头硬塞给我地复员军人。他们这批人很多都已经回国发展了。但还是有人留了下来。他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令他乐不思蜀地原因是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优越感!

房间说是简陋。但是以宾馆地标准来看怎么也够得上星级水平了。按说在这个绝对地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大地私营业务地。但我地贸易站就是个例外。一方面这些年苏联越来越依赖我们提供地轻工产品。他们对某些事情当然会特事特办。另一方面这里地******物也不是铁面无私、清正廉洁地圣人。很多时候我们地糖衣炮弹比大量地产品更有说服力。

老家伙们对他这个曾经地士兵很有好感。自然也不会过于挑剔。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本来这里是在苏外国人员经常出入地聚会场所。毕竟一个并不是苏联人控制下地空间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几天门口却挂上内部检修停止营业地告示。

“这个人可以信赖吗?”回到我们自己的卧室时,我有些担心的看向赵宏林。

“放心吧,他可是侦察兵出身,政治上绝对没问题,又受过全面的训练,反侦察手段娴熟,要不是他们这些留下的眼线,我可没有那么多关于苏联经济的报告给你!”他很惬意的往自己的床上一躺:“我们到来的消息早就被国外的间谍知道了,所以才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