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5

分卷阅读55

    这封表扬信同时也送了一份给教育局,这一下,就连学校都跟着大大长脸,在教育局那里得了好大一份面子。

——这可不是什么下面的派出所、公安分局,这是来自于市公安总局的表扬信,含金量可足得很!

这样一个孩子,成绩优异、品行优秀,怎么以前就埋没得这么厉害呢?!

冯老师也觉得非常委屈,身为班主任,她的压力最近可大得很啊!先是好几个老师都要求叫邱明泉做自己这一科的课代表,接着校长又直接来问,这样的优秀学生,怎么连个班干也不是?……

就连班上的学生们,都目瞪口呆地发现,原先那个畏畏缩缩、一身破烂的小男孩,现在已经完全换了另外一个人。

邱明泉的衣着,明显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

封大总裁可是一个异常挑剔衣着品位的人,先前手里钱少的时候,他比谁都精打细算,可是现在足足两万多元巨款在身上,他那挑剔又难缠的毛病就立刻现了出来。

“黑皮鞋不准配白袜子,每天出门既然没有保姆帮你擦,那你自己要记得擦灰;天气冷,大衣外面可以配一条羊毛的格子围巾,不要光溜溜露着脖子;还有,头发给我最少三天洗一次,不准一星期!……”

这样耳提面命、嫌弃不休,邱明泉也只能乖乖照办,结果就是,不过是开学一个月不到,整个班里的小女生们,偷偷看着他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每周一到周六,邱明泉都正常上课,然后在周日坐上去合淝市的火车,周一请假,周二赶回来上午将国债出手,下午紧接着赶去上学。

而邱家的日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封睿的怂恿下,邱明泉以自己长身体需要营养为名,逼着爷爷奶奶开始有目标地花钱。

鸡鸭鱼rou、牛奶鸡蛋、,各种时令的蔬菜,在邱家的饭桌上开始层出不穷,二老一开始心疼,不敢大手大脚地用,可是邱明泉一再地说,他是孩子,他需要长身体,二老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了。

——邱明泉在那张小存折上,放了几千元钱留给他们花销,没敢把几万元亮给他们看,生怕吓到他们。可不管怎样,整个家里,的确是变了一个样子。

雪白的新棉被、崭新的贴身衣服和鞋袜,就连电灯也换成了亮堂的八十瓦,不再是过去昏黄的二十五瓦小灯泡了。

“这得多少电费啊……”邱奶奶一开始还心疼,可是邱明泉很郑重地说了一句“我的眼睛好像有点近视了”,邱奶奶就立刻吓得不敢再反对了。

不知不觉地,终于到了四月下旬。

邱明泉白天上课、晚上接受封大总裁辅导,成绩终于也真正地一步步稳定下来。

封睿发现了一件事:其实,初次见到邱明泉觉得他样样不行,那是带着偏见的,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已经得出来结论——邱明泉的数学固然是有着逆天的惊人天赋,可其他学科,也算不上差。

原先的吃力和迟钝,明显是因为家庭劳务的拖累,还有就是在学校里被欺负的氛围。

现在的邱明泉,在随堂测试中,就算没有他的帮忙,也是稳稳地成绩良好,没有任何拖后腿的科目了。

他就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海绵,在这重活一世的人生里,拼了命地在用着力气,吸收着一切有用的东西。

……

学业没有耽误,赚钱也同样继续。

每周末一次的进出,邱明泉在封睿的指点下,悄悄地把分销的地点平分,分摊到东申市的几个国债开放试点上,以至于在每家的售卖只有几千元,所以并没有真正引起太大的注意。

而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邱明泉手中的钱,已经悄悄涨到了四万出头!

“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有一个新伙伴了。”

四月底的某一天,封睿忽然开口。

这一次,邱明泉罕见地没有问他,却笑吟吟地想了一下:“马钧定?”

“聪明!”封睿欣慰地赞叹,果然,在他这些天的指点和有意识地教导下,邱明泉已经学会了判断和推测一些事情。

就在今天,早上的新闻广播里,播出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

——全国最终确定了六个省会城市,再加上东申这个直辖市,同时正式开放国债全面交易了!

不再偷偷摸摸不敢宣扬,从试点过渡到实行,这是整个央-行做出的郑重决定,要求各大银行全面放开代理,鼓励流通,鼓励自由买卖了。

绝大多数人听了就如同过耳云烟,可是在某些聪明人的耳朵里,这条新闻的意义,却是划时代的!

放开国债交易的第一天,马钧定一大早就拎着一只不起眼的黑包,走进了静安区的工行营业网点。

国债交易柜台刚刚扩大了面积,漂亮的红樱桃色木质的柜台、锃亮的铁栏杆,小张满脸笑容地坐在里面,柜台外,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

“来买还是卖啊?多少张?”他微笑着问面前的顾客。

东申市毕竟是全国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开放的城市,昨天国债买卖放开的新闻播出后,下班前,来买入国债的群众,就明显翻了几番。

过去国债之所以不受欢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自由买卖和流通,谁家有点闲钱,也不敢去大量投资在这种“死钱”上,想想看,动不动就三年五年的期限,万一要急用钱却拿不出来,谁家受得了呢!

这下好了,国家新闻都说了,随时可以买卖,需要用钱了,就能直接卖给银行,银行无条件收购,那还有什么顾虑?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国债利率可比银行存款的高了不少呢!

马钧定排在队伍后面,细心的他发现了一件事:来排队的,都是买入的!没有人卖出。

在隔壁的股票小市场里浸yin了两三年,马钧定虽然没有什么经济理论的底子,可在这方面的敏感度上,却比别人强了不少。

和他想的一样,一旦意识到了国债是个抢手的好东西,所以短期内,一定是供小于求的。

果然,现场来看,全都是拿着钱来买的,没有一个例外!

正在他凝神思考的时候,忽然,柜台里的小张停下来,接了一个电话:“什么?价格上调?……嗯嗯,明白了,和股票一样随行就市。”

他放下电话,转身在身后的小黑板上,就擦掉了103-103.5的即时行情。

漂亮的板书重新写了上去,马钧定一直盯着,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果然,行情上涨了五毛钱,要104元了。

——随着购入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出售的人越少,整个东申市的行情,已经在上扬了!

最前面的一位顾客就叫一嚷起来:“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轮到我们忽然涨价了?!”

来买国债的这些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