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超会演戏的我现在重生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眼的一页。

“但是6月,他的名字将遍布整个最佳版面!”杨宇的表情虽然是克制的,但眼神却透露出些许狂热,任何一个媒体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历史,那种激动,那种澎湃是无法自控的。

“虽然各大国际奖项的结果不可预测,但作为被提名的团队,多多少少会得到一点内幕消息……”

“谢以风……哦,谢以风……”杨宇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好像谢以风给他下了什么降头似的。

作为一个经纪人,一想到之后这一年可能发生的事情,他的表情就变得无限唏嘘和……嫉妒,“徐峰这个苟延残喘的老东西,运气真是太好了……”

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跑题,于是马上回神,看向周玉和:

“这是谢以风生命里的东风,也是你的!因为不止柏菲奖,接下来的一年谢以风都会奔波于各大颁奖活动,他会变得非常非常忙碌。”

谢以风刚接下男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溥仪和会大爆。

周玉和记得,因为已经接下了沈彦这个角色,前世的谢以风,在突然延长的宣传期中出席活动的次数少的可怜,的主创团队曾不止一次抱怨过他死心眼,不分轻重。

但谢以风却说:“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我接下来了,导演喊了‘A’,那我就会尽可能做到最好,这不光是对我、对角色、也是对主创团队的尊重。我想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一番话并不是谢以风对媒体说的,而是的主创团队在上综艺的时候主动跟主持人透露的,他们说,虽然不满意男主角缺席活动,但是他这番话赢得了他们所有人的尊重。

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绝大部分业界人士做不到的。

对于重情守信的谢以风来说,遵守和蔡导的承诺比让自己的事业短时间内蹿升一个高度更重要,人品比利益更重要。

但这并不代表利益就不重要了。

既然有能同时保全利益和人品,顺便可以成全别人的方法,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在确认周玉和能胜任沈彦这个角色,他自己也能好好出席活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让?

“让你出演沈彦,他退而求其次,出演戏份相对较少的许畅,这是我们多方博弈,多方妥协的最好结果。这不光对他目前的情况最有利,同时也是你演艺生涯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告诉我,周玉和,你能明白吗?”

能明白这次机会对你,对我,对我们的意义吗?

周玉和从杨宇的脸上看到了呼之欲出的野心——

被贬到演员部门的金牌经纪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抓住他的浮木了。

他叹了口气,无比郑重地说:

“我明白。”

我明白错过一次机会等于要绕多少弯路。

我明白历史的车轮即将如约而至了。

***********

从公司大楼出来,周玉和的心情仍有些难以平复。

同样是许畅的扮演者,前世的曾昂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一来,曾昂和周玉和的演技天差地别,他根本胜任不了沈彦这个角色。

二来,把重心放到严英逸身上的杨宇未必会这样劳心劳力为他争取。

最后,谢以风不会让。

如果不是当初他在的试镜现场和的片场表现出了极强大的表演实力;如果不是他的公关能力得了杨宇青眼,让他愿意为他付出更多的筹码;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与……谢以风有了些交情……

周玉和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少了以上这些环节中的任意一环,这种天大的好事情绝对轮不到他的身上。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就一定要把握。

对于沈彦这个角色,周玉和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许畅。

他回去就把剧本中有关于沈彦的部分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接下来的三天都关在家里废寝忘食地研读剧本,一整本厚厚的剧本,上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除此之外,周玉和还把蔡嵘希导演以前的作品都翻出来研究了一遍,了解导演的取镜,画面风格,争取在进组之后能更好地配合他。

开拍在即,留给他的时间实在不多,周玉和恨不得一天拧成三天来用,连苏苏看了都不禁大呼心疼,劝他不用有这么大的压力,反正蔡导也知道他是个新人。

但周玉和却不赞同这种消极的做法。

别说是新人了,即便是再有经验的演员,在面对剧本,角色的时候也一定要下足了功夫,更深层次地去挖掘角色的复杂性,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他的印象中。

沈彦这个角色几乎满足了所有女孩子对初恋的幻想——

白衬衫,身姿颀长,阳光,温柔,聪明,强大,对待感情从不躲避遮掩,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仿佛所有难题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迎刃而解……

谢以风的演绎,让“衬衫男神”这个词仿佛从纸上走出一样,第一次让观众们意识到,真正的校园男神是什么样子的。

但那时的他毕竟只有24岁,对角色的理解,还有演戏的经验和成熟之后的“谢影帝”相比,都略显不足。

即便24岁的谢以风已经足以吊打许多混过三四十年荧幕的老演员,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周玉和。

年过不惑的周玉和,比起24岁的谢以风——

更能提炼、演绎出角色的层次感。

*******

剧本朗读会。

在一部作品正式开拍之前,往往要进行至少一次剧本朗读会来确认许多拍摄的细节,其中对剧情、角色的理解,是剧本朗读会的核心。

参加朗读会的不止主要演员,还有导演,编剧,制片等一些主创团队,他们会坐在排练厅靠墙的两边,来审查和帮助演员们进行台词的朗读和角色的深化。

编剧方琳女士从进入排练厅开始,就有些闷闷不乐。

她早先得到了沈彦换人的消息,气得整整三四天都没跟蔡导说话。

蔡导和她是老搭档了,这会儿看见她冷脸抱着保温杯喝水的样子,立马就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生气,不由得好声好气安抚道:“小周的试镜你又不是没看见,他也很好的嘛。”

“我知道,我没说他不好。”方琳不冷不热地说。

虽然周玉和在试镜中的表现很好,但他那时试的是许畅,又不是沈彦!

在她心里,最好的沈彦就是谢以风。

这谁也改变不了。

如果不是对方经纪人再三恳求,表示以谢以风的行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