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97

分卷阅读1097

    头了,舅舅和大表哥肯定会骂表嫂。梅氏纵然眼下不能说什么,将来终究要把气撒在巧儿头上,这不是好办法。

梅氏看不上郭家,是因为觉得郭家家世太差。

若方初出面帮清哑解决此事,更表明郭家无人。

所以,方初不打算出头,要想一个法子,让清哑出头给梅氏一个教训,让她乖乖地应了亲事,还不敢小觑郭家。

什么法子好呢?

他苦思冥想起来。

这天他从外边回来,无意中从水竹口中得知,有天晚上老爷太太来了又走了,她在厢房看见的。方初觉得不妙,急忙去问紫竹怎么回事。紫竹见瞒不住了,告诉他,三爷成亲的前一夜老爷太太来过。

方初想起自己当时和清哑说的话,还有说话的口气,额头青筋簌簌乱跳——怪不得弟妇敬茶那天,父亲对他没好脸色。

果然人不能太得意忘形啊!

事情已经发生了,他除了继续装不知道,无法可想。

若是去向父亲请罪,只会让父亲更难堪。

他郁闷地回房,和清哑说话时还一直想这事。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帮助清哑对付梅氏的办法,不由笑了起来——这才是因祸得福呢。

次日,他去找严氏,和严氏说了一番话。

严氏当下便请了梅氏来方家,以长辈的身份劝慰梅氏,叫梅氏不要纠结;又说巧儿是个不错的姑娘云云,摆足了说合的姿态。

严氏是公公的meimei,梅氏当然不会顶撞姑妈。

可梅氏的脾气改不了的,言谈间依然觉得严暮阳娶巧儿实在委屈,她是心不甘情不愿,只因公公做主,她才没法反对。

严氏恨不得拿茶杯砸她脸,好险才忍住。

严氏真想质问她:她嫌弃的郭家如今是什么气象,当年又是怎样一副情形?以郭家当年的情形,方初尚且能娶郭清哑,严暮阳如今怎么就不能娶郭巧儿?就凭郭家那座功德牌坊,郭家就比梅家强。郭勤还要科举入仕呢。就看得郭家没有发展前途?

严氏觉得,大嫂这辈子做得最糊涂的事,就是娶了梅氏这么个不明事理的儿媳。为了严家将来打算,千万别为了攀富贵再给严暮阳也娶这么样一个媳妇回来,还是娶郭巧儿稳妥些。

她便淡笑道:“既然你公公都拿定主意了,你又何必说这话?传到郭家耳朵里,不是结亲倒像结仇了。还是要和和气气的,才有涵养。也是为了暮阳将来好。你说是不是?”

她还不知梅氏在外干的勾当呢。

梅氏点头应是,显示她教养好。

若非她教养好,早发作了。

严氏不想与她多说,要带她去瞧清哑。

梅氏也觉得该去看望怀孕的清哑,面子礼节要做到,再顺便表示她的涵养和忍辱负重。而且她还有一件心事要清哑成全:她也不是一点都看不上郭家的,只不过觉得严暮阳太优秀了,巧儿配不上,但其他人就没关系。

梅氏受娘家嫂子委托,想把娘家侄女许一个给郭家儿子。本来看中了有前途的郭勤,想把梅如雪许给郭勤。谁知凭空冒出吴青梅羞辱郭勤,郭勤气得去了碧水书院读书,紧接着就和范家有了定亲意向。梅氏见事不可违,又把目光投向郭俭。听说那是个老实孩子,梅如霜若嫁过去,日子应该好过。

梅氏觉得,她都忍辱负重接受郭巧儿了,梅如霜嫁郭俭更容易。梅家的女儿嫁郭家,郭家只有赚的。若不是郭家如今气象不比往常,她断断不会答应将侄女嫁去郭家。

一路想着,梅氏跟着严氏来到清哑院子。

进了厅堂,紫竹忙从西屋出来迎接。

第1107章护短的郭织女

严氏听见清哑屋内传来说话声,便对紫竹摆摆手,示意她不用忙,她们自己进去就好了,一面带着梅氏向东起居间走去。

紫竹早得了方初嘱咐,乐得不管不问,依然回去坐下。

严氏听里面说“你表嫂”几个字,迟疑地停住脚步。

梅氏也疑惑,竖起耳朵听清哑说她什么。

东起居间内,方初正和清哑坐在炕上说话呢,说的就是梅氏。炕桌上摆着两个攒盒,一个盖着,另一个敞开的里面装着核桃、榛子、松子等干果,方初用把小钳子剥核桃,剥一个就递给清哑吃。

他没干过这个的,不是夹得细碎,就是夹滑脱飞了。

清哑看不过去,又心疼他左手残疾不方便,不愿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己的关心,便揭开另一个攒盒盖示意他看,道:“别剥了。紫竹她们剥了许多在这呢。我怕走了气不脆了,就盖着。”

方初见盒内果有许多果仁,忙放下钳子道:“那我就不献丑了。你也不可吃太多,每天吃一点。——严家的亲事,你到底怎样?”

清哑道:“你表嫂看不上郭家,结亲有什么意思!”

她决定放弃这门亲了。

方初忙道:“她看不上有什么用。现是舅舅当家,大表哥也同意的,大表嫂妇道人家,就不愿意也没办法。”

清哑不悦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她不是旁人,是严暮阳的亲娘,未来的婆婆。她看不上郭家,巧儿嫁去了肯定受罪。”

方初便问:“那你的意思是?”

清哑坚定道:“不结了!巧儿又不是嫁不出去。前天玄武王世子妃来看我,说王妃很喜欢巧儿,问我什么想法。那张继我也见过了,人长得好,武功也好,还得了皇上赞赏呢,比严暮阳还强些。”

外面,梅氏吃了一惊,严氏也露出惊异神色。

梅氏更是又气又怕。

气得是清哑居然也看不上严暮阳,怕的是这桩亲事真做不成,公公肯定不会饶她。更有一层担心:若清哑真答应玄武王府的求亲,不啻甩了严家一个耳光——瞧,严家看不上郭家,郭家女儿却嫁了更高的门户。就像当年清哑与江明辉退亲后,许多比江家更富贵的人家都上郭家求亲,清哑后来嫁了方初,比江明辉强万倍。现在谁不嘲笑江家老婆子有眼无珠!连韩太太和死去的韩老爷都被人嘲笑,要不是他们当初有眼无珠,现在方家所有的荣耀都是韩家的。

梅氏心里,严暮阳不娶巧儿,以巧儿的条件,便只能嫁个普通人家,才符合世情,也符合她的理想,证明她儿子出色。

巧儿不嫁严暮阳就嫁入王府,这……这怎么能行呢!

梅氏心里猫抓似的,决意要听个究竟,也就不顾偷听失礼了。

再看严氏,也没有进去或者走开的意思,想来也是关心这事的。也对,一边是儿媳,一边是娘家,严氏肯定偏向娘家。

梅氏巩固了心理,便心安理得地跟着严氏继续偷听。

就听方初又问:“玄武王府?你之前不是婉拒了吗?”

清哑道:“之前是之前。之前我不答应,怕巧儿乡下长大的,受不惯豪门大户的规矩,她学的纺织在王府也没有用武之地。嫁给严家就不同,都在纺织这个行当,算门当户对。严暮阳做了官,巧儿一样能继续钻研织布,为家族做贡献。还有就是,他们从小一块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