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88

分卷阅读1088

    福,王姑娘就够你消受的了,再弄一个女人来,我怕你消受不起,定会弄得家宅不宁。”

他这么说并非假道学,而是有深意的。

这世上男人三妻四妾的多。

方初和清哑经历特殊、感情深厚,所以不受世俗影响。而方制是高娶,对女方就要尊重些。若他不知好歹纳妾,甚至宠妾,王家肯定不高兴。若他无子便不同,王瑛会主动安排的。

方制肃然道:“弟弟绝不纳妾!”

他也觉得王姑娘优秀,自己该惜福。

他早就要学大哥大嫂的。

还有,他深为秋姨娘感叹,不想再弄个姨娘。

……

书房外,秋姨娘怔怔地站着。

在她身边,一丫鬟手上托着两盏茶并两碟点心。

她们是来给方初兄弟送茶点的,谁知听见这番谈话。

秋姨娘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她不想进去了,觉得自己的存在很突兀,怕刺了方初的眼。她但愿方初一直将方制当亲兄弟,宁愿自己不出现在他面前碍眼。

丫鬟不知所措地看看她背影,也走了。

晚上,秋姨娘也不打算回幽篁馆,不想碍严氏的眼。

她身边有位跟了多年的周婆子,悄悄劝道:“姨娘的心思是好的,可是不过去,太太怎么想?会不会以为姨娘想在这躲清闲、当正头婆婆?况那边上下都在为三少爷亲事忙。姨娘更应该过去立规矩。”

秋姨娘惶惑道:“是吗?那就回去。”

方初兄弟回到幽篁馆,天已经黑了。

幽篁馆内外却灯火通明,上房正等他们吃饭呢。

大家都忙,独清哑被保护起来,一心一意养胎。

严氏还怕她寂寞,因巧儿是未嫁女,不好使唤她做事,便让她陪伴清哑,顺便管着一班小孩子,成了孩子王。

清哑无事可做,便将心神移到巧儿身上。

正月一过,到二月,严暮阳和方利就要参加会试。

会试毕,他们的亲事也要提到桌面上来了。

巧儿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清哑和衣斜靠在床上,床边有一矮几,上面放着一铜胎画珐琅花卉攒心盒和一个红漆描金福寿纹桃式攒盒,盒内装了十几样果脯、蜜饯、坚果类和各种小点心,还有清茶。

巧儿坐在床边凳子上做针线,一面和她说闲话。

清哑悄声问她,对严暮阳到底怎样,巧儿脸红了。

清哑和她情如母女,又像姐妹。

她从小跟着清哑,清哑又不是精明厉害的,而她却是鬼精鬼精的,所以清哑有什么事都当她大人一样和她商量,她也常为清哑出主意。等她长大些,清哑又常和她讨论女人的装扮、美容,等等。这些都淡化了她们之间的辈分,使得她们在一起像姐妹。

清哑问她可中意严暮阳,她并不想隐瞒。

只是她自有另外的算计。

来京城后,见识到许多簪缨豪族,不提玄武王、白虎王、靖国公那些皇亲国戚,就说王家、蔡家这等书香门第,也够他们仰望的。

巧儿是极有志气的,别说她攀不上这些人家,就算攀上了,也不过是个亲戚的交情,还能一辈子依赖人家不成。她很早就懂得:要在这世上立足,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自己没本事,就立不起来。

她既中意严暮阳,就要为他们将来打算。

这一科,严暮阳是一定要考上的。

不但要考上,还要考头名状元,如此名声才显。

她凭着七窍玲珑心,对严暮阳用了些小手段。

此时清哑问起,巧儿瞅了在外边玩闹的适哥儿和婉儿他们一眼,见都没留心这边,才小声回道:“姑姑先别管,等他考上了再说。这京城,没个一官半职可怎么成呢。”

清哑听懂了,也小声道:“好。”

她知道,巧儿是愿意了。

清哑不再继续这话题,转而赞她手上做的荷包:“做这么精致,太费眼睛了。这些小东西让她们做吧,你要注意保护眼睛。”

巧儿低着头,脸越发红了。

清哑忽然发现:这个荷包用的是靛青的缎子,上面绣的是一品仙鹤立于鳌头——象征独占鳌头。这明显是给参加春闱的举子用的。巧儿做给谁的,还用问吗!

清哑便不知说什么好了。

她有些无聊,把目光投向外间门口。

这么在家养胎,不让劳神不能劳累;怕吹风,外面不让去,幽篁馆除了竹子也没别的可看;怕人吵了她撞了她,人多的地方也不让去;连吃东西都限制了,忌口好多,她都快闷死了。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方初。

想曹cao曹cao到,方初高大的身影忽然就出现在外面。

清哑眼睛一亮,忙站起身下床。

方初也看见她眼中的惊喜,也笑了,大步走进来。

孩子们纷纷叫他,他随口答应,脚下不停地走过隔扇门。

巧儿忙收起针线,起身叫道:“姑父。”

方初也答应一声,眼睛却一直望着清哑,问:“今天怎么样?有没有难受?可想吃什么?觉得闷吗?”

第1097章方家出情种?

清哑只回了两个字:“还好。”

嘴里说着还好,面上却现出无聊的神情,又抱怨道:“要是在家,园子里花也开了,草也青了,鸟儿也多……这儿什么都没有。”

以前有事忙的时候,她从未这样煎熬过,也没工夫惦记方初;如今整天闲着,便尝到了那些深闺或深宫女人望眼欲穿地等待一个男人的情形,好在她和她们不同,不用和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

方初将她眼中期盼看得真切,自然要安慰。

他也挂念她,特地回来陪她吃晚饭,吃完再去前头忙。

他笑着扶她在床沿坐下,道:“这里自然比不上江南。”

京城这边哪有江南风光柔媚呢,要到二月底才会春光明媚。

他便岔开话题,说些其他的事给她听。

这下换巧儿无聊了。

她捧了杯茶给方初,就在旁听他二人说闲话——是真正的“闲话”。无非是方初今天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巧儿觉得干巴巴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姑姑却听得津津有味,没什么好笑的也会笑。

听着这些琐碎家事,巧儿觉得没劲。

她心思飘忽起来,想起严暮阳。

严暮阳不会对她说这些没营养的话,他说得很含蓄、很微妙,眼神也很动人、意味深长,每一句话都让她回味无穷,有时到晚上才咀嚼出他真正的用意,气得趴在枕头上骂他。

可惜严暮阳不在这里。

他住到蔡家去了,全心温书,准备参加会试。他不是没地方住才住到蔡家的,是为了方便向蔡大人请教。蔡大人受严未央委托,对他很重视,也愿意全心指点提拔他。

这科考不仅本人要有文采,其中还有些窍门。

比如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新任礼部尚书,其背景和文风喜好是怎样的;还有顺昌帝欣赏什么类型的文章、在朝政方面的倾向;最近朝堂发生的大事;上次会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等等。

熟悉这些,并分析解析,对应试举子有很大好处。

方瀚海也备了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