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9

分卷阅读939

    敢说严家不是书香门第?谁敢嘲笑她没才情、俗气?只有她自己敢说。

蔡老太太笑道:“就数你会说话,听了我舒坦!”

清哑也看出,严未央在婆家很得意。

她很为好姐妹高兴。

一个女人,再没有比嫁的好更重要的了。

清哑想起自己的婚姻,暗自评价了一番,觉得自己不如严未央在公婆面前讨喜,方瀚海和严氏肯定对她有不满足,只好将就。

这也没办法,她天性在人情世故方面就差。

可是她自己很满足,觉得公婆对她算包容了。

至于方初,对她更是没的说。

正走神的工夫,感觉有人看她。

她凝神一看,正是蔡老太太。

蔡老太太一直暗中观察清哑,见她不骄矜不冷傲,虽然话少,看得出是天性如此,而不是刻意矜持;且她看严未央的目光透着欣喜,安心做陪衬,并不抢风头惹人注目,暗暗点头。

老太太想,铭儿媳妇和敏妃都同织女交好,没看错人。

她便把些家常里短的话问清哑,态度亲切随和。

众人见蔡老太太对郭织女另眼相待,也都纷纷凑趣,气氛十分好,丝毫感觉不出方家正被三司会审、蔡家要避嫌的迹象。

巧儿站在清哑身边,有些心不在焉。

她终于见到王瑛了。

她是个挑剔的人,当初只和吴青梅照了个面,就挑出吴青梅一堆不是,可是面对王瑛,她什么也挑不出来。

她心里酸溜溜的,没来由地生严暮阳的气。

怎么以前就没觉得严暮阳那么讨厌呢?

慧怡郡主有些高傲,不太理会人。

她看看微笑坐那的清哑,心里很不舒服。

那紫凤钗她早就相中了,只可惜没钱买。

王家是书香世家,公中嫁女儿的妆奁顶多一万两,怎么可能出五万两银子买一幅头面给她;太皇太后也不会买给她。

紫凤钗神秘的光芒刺痛她的眼睛,仿佛嘲笑她身为郡主,还不如一个商家女有气魄和体面,她强自转开目光。

这一转开,又看见巧儿。

巧儿头上戴着镶猫儿眼的步摇,样式简洁,很适合少女的气质和年纪,猫儿眼幽绿的光芒,衬托得她杏眼灵动无比,描不出的慧黠灵气,在一群华贵的女子中,巧笑嫣然,十分夺目。

这副头面也要三千两!

慧怡郡主受不了了,转身出了萱草堂。

她出来,石寒玉也跟着出来了,站在廊下。

石寒玉对这位郡主嫂子的脾气已经摸得透了,因见附近没人,遂低声道:“戴上珠宝就显身份了?哼,显一身铜臭而已!”

第932章扯

慧怡郡主矜持地不吱声,盯着挂在廊下鸟笼内画眉鸟看。

她一般不会开口说人,她身边总围着许多女孩子,自会有人替她说出她想说的话,比如石寒玉这样的。

她也不是浅薄的人,一件首饰还不能令她对清哑姑侄产生敌意,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便是:她隐隐期待方家和玄武王府因勾结获罪,然后玄武王爵落到石家,她就是将来的玄武王妃。

这话就不是她能出口的了。

京城世家豪门关系错综复杂,远不像表面看去那么简单,她虽和石敢当定了亲,但王家并不会就支持石家继承玄武王爵。

王家和玄武王府张家也是世交、是老亲,第一代玄武王的meimei就嫁给了王家著名的“神童”王穷。王穷后来位列宰辅,是大靖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宰相、诗词大家、音律大家。王穷娶张家三姑娘时,创作了,至今流传。凡开寿宴或者婚宴的,都会弹奏这首曲子烘托喜庆,最是祥和昌盛、兴旺吉利的。

玄武王府不是慧怡郡主能轻视的,她不自觉将敌意转嫁到方家,郭家更不用说,不过是才发家的暴发户而已,她更瞧不起了。

石寒玉也因为这个缘故,对清哑和巧儿瞧不上。

慧怡郡主正想的出神,就听身后一阵说笑传来。

原来,是蔡家姑娘们带着各位姑娘出来了,蔡铃和蔡钰领头,两个小些的侄女也在旁陪同,大家往园子里去逛。

离开长辈们,小姑娘们轻松许多,叽叽喳喳许多话。

很容易的,话题便转到前院男客身上。

一个小姑娘问道:“蔡jiejie,听说严少爷也来了?”

蔡铃道:“自然来了。他是九嫂的侄儿,常来的。”

众女便谈论起严暮阳,猜测他能不能在明年的春闱中再夺魁首,成为第一个“六首状元”。

女孩子们的话题常是跳跃式的,三两句后就从才学转到长相上来,大家都问蔡姑娘,严暮阳到底可是传闻的美少年。

蔡铃道:“严家少爷确长得很俊美。”

蔡钰道:“瞧我九嫂就能知道啦。”

少女们个个脸颊泛红,凭想象还觉得不足,想要了解更多,忽然看见巧儿在旁默不作声,想她也是江南来的,郭家和严家又交好,定对严暮阳了解,便拉着她问个不休。

巧儿心里不舒服,很不舒服。

她推脱道:“我不大见他。我很忙的,平日都跟姑姑织布。”

这么说,算是堵住了众人的嘴了。

大家想也是,织女家的姑娘,可不就整天钻研织布织锦吗,哪里有许多闲工夫关注一个少年公子。

于是,她们又转去问蔡家姐妹。

巧儿见她们眼神炽热,更难受了。

她找了个借口,问了蔡铃一声,蔡铃忙令自己贴身丫鬟带路,带巧儿和金锁去主子们用的净房更衣。

巧儿命金锁和那丫鬟在外守候,独自进去了。

这净房分里外两层,外间有妆台镜子,洗手池等,里面才是方便的地方,当中用四扇大屏风挡着。

巧儿站在门口听了一会,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

她这才放松精神,走到妆台前站定。

她也不是要方便,不过是想躲开众女透口气而已。洗了手后,她对着镜子略整理妆容。看着镜里的女孩,想起刚才的情形,不由从颈项内掏出那貔貅,怔怔地看了一会,又举起来,迎着光细看。

她想起王瑛,也有这么一个貔貅,不禁闷闷的。

出了一会神,她又将貔貅放回去,掩好衣领出去。

再回到原地,四处一望,众女已经到一个山坡前,山坡上种着几棵红枫,一片火红映在天边,好像火烧云,灿烂夺目。

她忙赶了过去,重新融入人群。

她略打量一圈,发现王瑛和吴青荷不在这里,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姑娘们的话题已经转到方初和清哑身上了,正说到方初在三司会审后要回几十万欠款,给织女买紫凤一事,十分热烈。

见巧儿来了,众人忙围着巧儿问这问那。

少时慧怡郡主和石寒玉走来,也加入进去。

石寒玉忽然笑问巧儿:“郭姑娘这头上的步摇很不凡,也是那天买的吧?我来瞧瞧。”说着走向巧儿。

巧儿微不可查地后退一步,闪开。

之前她就发现石寒玉对自己似乎有些敌意,还有慧怡郡主,一副淡漠不爱理人的模样,眼下却对她这样热切,实在不正常,因此警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