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7

分卷阅读727

    :“买锦缎去哪儿?”

方初道:“这个别买了。太后已经赏了各地的锦绸纱绫给你。京城并非丝绸产地,所有绸缎都是从各地运来。咱们家又是做这行的。比如那云锦就是我方家出产的。难道我们买自己的东西带回去?”

清哑明白了,这就好比她前世,世人都青睐进口的东西。买来一看,居然是出口转内销的,于是忙点头答应。

经过商议后,方初和沈寒冰决定:明日先配合工部把皇上交代的任务尽快完成。然后就去逛街,去哪逛。去哪吃,都一一拟定了。

大小三个已婚未婚女人女孩对结果都十分满意。

见她们满意,方少爷和沈三少爷很有成就感。

入夜,幽篁馆的院墙外翻入一个黑影。几个起落,就窜到二门值夜的房外,偷听里面值夜的媳妇说话。结果被巡查的沈家护卫发现了,厉声喝问:“谁?”

然后便吵嚷起来。

内院上房。小豆子和小黑子就藏身在房顶屋檐下的暗角内,听见声音也立即醒来,两小子跟猫一样窜出,缠住那黑影。

屋内,细腰细妹也从床上弹起,守在方初清哑门前。

床上,方初抱紧清哑并捂住她耳朵,怕吵醒她。

外面院内,人叫声、狗叫声交织一片,沈寒冰和张恒赶来,见小豆子和小黑子缠着那人,不由分说上来就打。

沈三少爷下手一如既往地狠,一拳将那黑影打得吐血。

“三少轻些,别打死了。”张恒急忙道。

“死不了!”沈寒冰一把拎起那黑影,跟提了一麻袋米似的。

方初听见外面没声音了,才轻轻起身,叫细腰细妹进来守着清哑,他穿了衣裳出来,查看究竟。

那黑影抗不过折磨,交代是卫昭派来探听消息的。

他只知道这点,卫昭住哪等情形一概不知。

方初脸就黑了,吩咐张恒:“把他送去京都府衙。告诉衙门的人:谁抓住卫昭,赏银二十万!”一面又吩咐赵管事连夜备厚礼,等明早往虎禁卫去打点,叮嘱各城门口的守城禁军,对出城的人严加查访,只要拿住卫昭,方家便有重赏。

沈寒冰啪一拍桌子,喝道:“才出二十万?悬赏一百万两,看拿不拿得住这狗东西!你要舍不得,这钱我沈家来出!”

张恒等人听得直咧嘴,又生气,怪他瞧不起方家。

方初没好气道:“二十万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偏用一百万,知道沈家银子多,也不能这么用。这京城别的不多,贪婪的官儿多的是,别没抓住卫昭,倒引来一群苍蝇,招惹一堆麻烦。”

沈寒冰听了才不言语了,只是还很生气。

方初叮嘱张恒道:“告诉在城门口检查的禁军:卫昭容颜俊美,谨防他改装打扮,只需仔细检查,便不难抓住他。”

张恒点头,和赵管事绑了那人,连夜送去京都府衙。

大半夜的,京都府衙接到报案,说有人谋害行刺郭织女,顿时忙乱起来;巡城的虎禁卫禁军也戒备森严,四处巡查。

幽篁馆,方初安排已定,回房继续搂着清哑睡觉。

清哑睡得极沉,对外面的事丝毫不知。

次日一早起来,用过早饭后,众人便被接到工部,赵侍郎等官员和十来名女织工都等着了,清哑和盼弟便开始教授她们。

清哑教得很认真,这些织工又都是精挑出来的优秀女工,经指点后,很快便掌握了新织机的cao作方法和毛巾纺织技术。

原以为很快就能结束去逛街,然她发现错了:这些人明明学会了,还缠着她问这问那,一副虚心好学、勤恳上进的模样。

巧儿心急如焚,上前道:“这么简单还问。”

一面对一女工道:“jiejie你下来,让我来织!”

她想她一个小女娃都会织,看这些人还好意思不。

结果等那少女下机让开,她上去坐着,手一伸、脚一踩,顿时傻眼——都够不着,众女见了一齐掩嘴轻笑。

巧儿解释道:“我手不够长。我在家就能织。我爹帮我做了台小小的织机,我织得可快了。这个很容易的,要经常练。”

被一个小女孩质疑能力,众女都有些讪讪的。

清哑从这些女子闪烁的眼神中看出蹊跷来了。

这些人并不是没学会,而是想从她这里掏出更多的创新和发明,害怕她藏私,不肯将全部的本领教出来。

第699章拜访

她往当中一站,正色道:“我已经把最先进的技术都交给你们了,剩下的全靠你们自己领悟。学习没有捷径,熟能生巧。”

她示意盼弟给她们讲庖丁解牛的典故。

这是她给郭家女工讲解的,现在郭家所有织工无不知晓。

盼弟便上前对众人解说。

另一边,和赵侍郎等人寒暄的方初也看出不对来。

这些女工之所以如此,定是有人授意。

这人也太贪心了,毛巾纺织还没开张呢,就恨不得要清哑再掏出更先进、更优质的技术出来,好比别人领先一步,多赚银子。

也不想想,贪多能嚼得烂吗?

方初便对赵侍郎道:“大人,小人别的本领没有,但方家织锦世家,在纺织这一块还略有些浅陋见识。不知大人可愿听小人一言?”

赵侍郎忙道:“方少爷请说。”

方初肃然道:“织女两年前转让给各织锦世家的技术,合几大皇商之力生产的锦缎,到现在依然供不应求。可见大靖市场广大!织女虽在七月份就向朝廷敬献了毛巾纺织技术,但并不完善。这次才算进一步完善了,又一次敬献。朝廷还未来得及向天下推广和公告。整个大靖,现在除了郭家有小小的两间作坊能生产毛巾外,没有别家!连我们织锦世家都不能生产这个!大人请想,这是多大的市场!这中间又有多大的利!以在下粗粗估量:至少在未来几年间,毛巾的销售会盛行不衰……”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述说,赵侍郎眼中冒出精光。

“……这个时候,正该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毛巾纺织上,还有心思关注其他?别说织女创新技术艰难。眼下并没有创新,就算真有新技术,那也只是个想法,连样品都还没生产出来呢,怎抵得过已经面世的毛巾之利巨大……”

“……眼下的情势是:只要有织机、有工人,织出毛巾来就能赚钱。能得朝廷许可经营毛巾的商家,正该全力以赴。抢这个商机才是上策!小人言尽于此。望大人三思,切不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白便宜了旁人。”

赵侍郎堆起笑脸。道:“方少爷良言,本官记下了。”

他又不傻,方初说的又浅显明白,自然听懂了。

方初见他听进去了。又笑道:“她们也都学会了,剩下的就是回去熟悉织机。不如今天就教到这。让她们回去自行琢磨。若有问题,待明日集中后再问织女。织女初次来京城,正要到处看看,增长见识。开脱思路,为以后的创新积累见闻。这纺织其实也如同做诗文一般,多看多想方才有灵感。”

他为清哑逛街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