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太平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放进书柜,以待闲时去作。

……

不觉日上三竿,今日开衙断了几个案子,皆是小事。其实也不难理解,大案要案,甚至命案,这在一县之地其实还是少数的,很少能够碰上。绝大多数皆是那些个家长里短左右闲话的事。

折腾的有点够呛。

徐秀同老秀才耳语了几句,就听伏圣圭道:“这么做合适吗?”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他既然作得初一,那么就还他十五。当然,我是为民请命。”徐秀哼道:“我堂堂知县混的这般凄惨,每日粗茶淡饭,他一介县丞却把着个稳定的进项,也不晓得来孝敬主官。当然!他给我也是不会要的!”

只说这县丞吴鸿主一县之地的驿站与巡捕,这巡捕事物甲班捕头与他一个鼻子出气,乙班葛冲又是个寡言不合群的性子,若要对他下手,那么在徐秀看来也只能是从驿站开刀。

且要说道说道此间的种种现实。

论明史提起驿站,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李自成,这位爷振臂一呼来了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先不说这句昏话基本是不能成为现实,但若说是一条宣传战的统战标语,想必在传统封建王朝而言,极其的厉害是一定的。

也先不管大明王朝究竟怎么完蛋,自有后文与君辨析。但插一句教科书一般的答案李自成终结了明王朝那么怎么说都不会是个错误的答案。

只说这驿站是公家事物,理应朝廷承担日常费用,表面上看来倒也的确如此,但其中深究开来。一句百姓最无愧的话能噎的那些官老爷们哑口无言。

一是驿马民养官用,二是无偿征用役夫修路。

洪武朝之时朱元璋曾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就因为这位大明顺德夫人修起了联通贵州到云南四川湖南的大道。而她开辟的驿站,如今王阳明先生正在那里。

自秦始皇开辟秦直道以降,哪一朝哪一代的君王都要去修路,就能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大明的官道道路宽十几丈,长六十至八十里就设一个驿站。

到如今只有海南岛还有大概两三百里的地方没有修完,其他的官道遍布全国,从任何一点上了大道都能够去往全国任何一个较为主要的城市,也就是靠了这个才使得大明朝的商业极其发达,若无有陆地交通,光靠河运和海运是不可能支撑得起明代商业的。

这是何等伟大的成就,是啊,好伟大的古代建设。却不知是多少役夫累累白骨所开辟?却不知哪一家哪一姓的主事之人能够睁眼看一看这些无愧于天地的百姓?

倒是应了那句从古至今,唯有百姓最无愧的话。

☆、第三十六章三世冤食民血

江宁飘起了大雪,正德二年转眼也已经要结束。

徐秀望着雪景一阵多愁善感,严嵩躲回了老家闭门“养望”,陆深年后就要来南京和自己作伴,陶骥被那个万镗折腾的已经到了快要出家的地步,还好终于给他外放了个知县,听说他正在关中某地,躲避着万镗的索命。

这刘瑾的横事越干越多,两京十三省一片声讨之声。

徐秀摇头不在去想那些小伙伴们,手中的案子到如今还没有理出什么有用的头绪。

这一日徐秀看罢卷宗只得闷声叹气,若真能以暴制暴直接抓来审问三棍之下结了案子,不说郭竣受不受得到惩罚,就是自己不落得罢官回家已经是好的了。

只得来到屋外唱一曲新声一解愁闷。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拖着他行腔的笛子陡然而止,徐秀疑惑的回头看了过去,就看到懒龙怔怔的看着自己,竹笛就这么抵在唇边。

徐秀收拢摆开的功架,朝他挥挥手道:“怎么了?”

懒龙摇了摇头道:“没什么,一直听闻大人与散曲一道精通,这下真听到了,甚感惊异,新声的确很美。”

轻轻抚摸了一下手中的竹笛,懒龙道:“想不到大人会制笛子。”

徐秀的手指还保持着拈兰花的样子,道:“这没什么的。”

心下想到:当年在图书馆不知自制多少塑料管的笛子……照旧让那些曲友大呼不科学,竹笛是麻烦了点,却也难不倒在下,不是吗?

见他要继续吹,徐秀拦住了他道:“唱这么个曲子也不见着红花开遍。我们出城去实地调查一下,看看有什么头绪。”

闷在屋内空想,很难想的出办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那位红色导师的话,对于唯物主义历史学观学的很好的徐秀来说,这中想法玩的还是挺溜。

这江宁县的县老爷外出,偌大个的衙门内也就没了主事之人,县丞吴鸿瞅着虎虎生风走出大门的徐秀不由轻哼了一下,也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徐秀出了县衙便放松了许多,一路走一路瞧,然而南方的冬天说冷也是要了人命,风雪似刀,砍在人的身上透骨而入不是什么好相处。

没多久只好手笼着袖口,安稳的坐在小毛身上。

……

苍山斜阳,古道染霜。

不远处的大道上显露出三个黑影,顺着大道缓缓地走了过来。

影子越来越近,是徐秀,徐扬,还有那个懒龙。骑着三头小毛驴晃晃悠悠的走着。

徐秀穿着朴素,头上一顶*一统帽,俗称瓜皮帽,扎着裤腿,脚上则是一双普通的黑色靸鞋。

一行三人走过了五里桃花村,道别了七里杏花庄,这名字取的文艺,在雪景中的视觉感官也很亲切。

如今离那个走马村已经不远。

走到此地约莫有些荒凉,徐秀微微一张望就知那边是走马村了。无外乎是郭氏的牌坊很大,离着老远就能瞧的清清楚楚。这走马村附近有三座驿站,江南各地的路线,都在不远处的方山脚下交汇。

而这个村庄就担负起了养马的任务。才有了这个走马村的名字。

正在玩耍的几名孩子瞅见三位漂亮的大哥哥很是好奇,叽叽喳喳围拢了过来。

见着他们身上的衣服有些单薄,徐秀翻身下了毛驴,哈了口气道:“拿点莜麦卷给他们吃。”

徐扬笑嘻嘻的从布囊中拿出了几个饼子。这些孩子开心的咬了一口莜麦卷,睁大着眼睛好奇道:“大哥哥是从哪里来的。”

徐秀蹲下来笑道:“我们从江宁县过来的,天寒地冻的,怎在此地玩耍?”

还未等孩子们回话,不远处起了翻滚的白烟,铁蹄踏在雪上的声响传了过来。

直奔徐秀等人而来的是一伙干练的小队,让懒龙神情微微有些紧张。

只见他们手里拿着棍棒,腰间别着枷锁镣铐等物。

态度恶劣的大声道:“嗨,小倌子,前面可曾过去一名脚夫”

听他这么说道,徐秀脸色一冷,什么叫小倌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