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抢了meimei的后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7

分卷阅读137

    年过去,战马又生战马,他们特意弄到了圣朝适合养马的淮河郡。

楚家军之所以能在战乱里杀出一条血路,还能后来居上夺下这江山,其中这战马的功劳真的是占了大半。

这也是为何楚越会派心腹郑大安镇守淮河的原因。其一是因为郑将军本身就是淮河郡人士,其二,更重要的是淮河郡里有供养大圣的战马营地,这是大圣的底牌,只能派遣心腹去镇守。

原族人摸到淮河其实也并不奇怪,任何有响动的地方都能留下痕迹,端看用心和不用心,淮河郡里头养着那么多战马,总有些鼻子灵的会觉得异常,楚越并不觉得抢了原族人的战马有何不对,相比他抢过来的,从前朝算起,原族人在淄珠边境一带sao扰多少年了,抢了多少东西,毁了多少人家?

可惜如今朝内百待废兴,腾不开手,否则楚越早就指挥着几十万大军踏平了整个原族。

“无论他们想做什么,朕都不会让他们如愿,左右现在你和赖猴在梁上里无所事事,不如去边境活动活动。”

这不止是打算让周翰过去,连楚家军军师都打算扔过去了。

在楚家军的时候,无论是周翰,还是赖云枫都属于人来疯类型,两个人若是出战,经常会不按常理出牌,有楚越镇着时还好,还能听得进指挥,若是没了楚越,这两个人搅和在一块儿,恐怕不止淄珠的原族人会被闹得天翻地覆,苦不堪言,说不得淄珠外都会被他二人当成练兵的场合。

周翰一脸叹息感慨:“这是什么仇什么怨。”

楚越没理他的调笑,尽直说着:“朕给你一日回去想想要不要去,要是不去朕......”

“去去去!”话没说完,周翰已经举起了双手。

他得意的笑了起来:“不止我,赖云枫那家伙肯定也会去的。”

相比周家的寂静,赖家可是很热闹的,赖云枫能忍着家里老老少少折腾这么久连周翰都钦佩不已。

“行,那你回去好好陪陪姨母。”

周翰来了一趟宫中,走的时候又带走了来自皇后娘娘的一波赏赐。

同样的份例,还有赖家。

整个梁上里头只赏了两家,不提老百姓们津津有味儿的说道,就是周家里头,周老夫人得知这份殊荣也是高兴得很。

只是这份高兴也堪堪维持了半刻钟不到就被周翰说的给灭得烟消云散了。

果然,这天下就没有白吃的午饭。

哪怕对象是自个儿亲外甥也一样。

两日后,周翰和赖云枫秘密接了虎符,悄然离开梁上。

城里彻底静了下来,但随着皇榜发放的日子逐渐临近,一股油然升起的紧张弥漫开来,仿佛只要一个点就要彻底沸腾起来。

还有不少学子实在是焦急,心中烦闷之余还往贡院走上一遭,说是有助于舒缓内心的忐忑。

发榜前一晚,当今帝后如同平日一般用了饭,正躺在床上休息时,楚越突然说了句:“明日就放榜了,阿秀就不想知道会考的头几名是谁?”

林秀裹着被子,似睡非睡的:“不想。”

“为何?”楚越半侧着身,轻轻压在她身上,声音里带着诱哄:“朕记得阿秀跟二姐关系很亲近,就不想知道二姐夫考得如何了?”

她还真不想知道。

被他念叨得烦了,林秀只得睁开眼,转身对着人:“反正明日就知道了。”

她一个有前世记忆的人,需要问么?

虽说今生改了科举制度,竞争更是激烈,但再不济,凭着二姐夫的经事稳固,考上个贡士还是能的。

楚越也并不是专程想问她这个,只是见人跟平日里不同,都不爱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了,特意没话找话呢。

他倾了身,两个人几乎要挨在一块儿了,浅浅的呼吸打在了脸上,楚越笑盈盈的:“终于肯理我了。”

林秀看了他两眼,翻了个身,扯上被子,嘴上打了个哈欠,就沉沉睡了下去。

反倒楚越委委屈屈的看了好一会儿,也挨着躺下了。

成亲还没一载呢,就是老夫老妻了。

---

不过卯时,天还蒙蒙亮,灰扑扑的,在贡院外头已经挤满了往来的学子和等着看榜的人。贡院只挂着几盏宫灯,浅浅的映照出面色肃穆、一丝不苟的守门侍卫们。

下头嘈杂不堪,不时还有哄闹传来,越是在临近放榜的时候,人越是暴躁易怒,好在有侍卫们镇压着,倒也没闹出什么动静儿。

辰时一刻,万众瞩目的贡院大门缓缓大开。

主审官,当朝右相姚大人手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从贡院里走出来,身后两队侍卫候着,姚大人一出现,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望着他手中那长长的一道皇榜,目光迫切得很。

“别急,别急,”姚右相温言安抚着。

这种迫切的心情他懂,都是过来人了,现在见到这些伸着脖子的小辈们,就如同见到了当年的自己。

他亲自捧着皇榜到门口的台上,一左一右两名侍卫随即上前拉住两侧,固定在石台上,让皇榜呈倾落之状。

固定好,报给了姚右相,这才完毕。

在殷殷期盼之中,姚右相双手抬了抬,人群瞬间寂静下来,只听他道:“本次会考九百五十人,录五百一十三人,各中榜贡士于五日后参与殿试,赐鹿鸣宴。”

话落,人群一阵欢呼。

五百一十三人。

这是五百一十三人。

从古自今,就没有哪朝哪代录取贡士有如此之多的,统共不到一千人,却录了一半人,这相当于在两个人中就能出一个贡士。

前朝的举人们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旧年在前朝科举时,那真真是百里挑一,考上功名者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学子空有满腹的学问,却屡屡落地,从正当年的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暮年,科举之门依旧难于上青天。

哪怕现在还没看到皇榜上贴着的名字,但依旧让他们热泪盈眶。

等一个功名,他们实在是等得太久了。

姚右相离开后,人群一下涌了上来,旁边更有侍卫捧着折子摊开,大声的念出本次被录取的五百一十三人名字。

“头名,戚金云。”

“次名,许喻华。”

“鲁伟、施东升、......”

春熙街上的国舅府林侯府上,早早开了大门,辰时刚过,一家老小都聚在了前厅里头等候着报信儿的人来。

林康更是早先派了小厮去贡院门口守着。

“怎么样,人来了没,人来了没?”赵氏坐在主位上,一个劲儿的问着。

朱程兄弟两个老早就坐不住了,没等老娘问话,早就跑到了大门里亲自守着去了,说来也是没办法,谁让他们整个老朱家、林家都没有读书的人,只有这个外甥女婿争气,一路考到了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