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抢了meimei的后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默了会儿,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她宫中有雨晴姐妹和严二,这几个又向来是会察言观色的,能在她一言一行中发现报给楚越并非难事。

楚越放了银箸,不容她躲避,正色的同她道:“啊秀,你看着我。”

林秀沉默了会儿,还是抬起了头。

“朕曾跟你说过,这天下我愿与你同享。”他嘴角勾着,淡然又自信:“直到今日,朕心里依然这般认为。”

女人多了都是碍事的,容易家宅不宁,端看楚家那一摊子事就能窥见一二,碌王妃多么嘴厉的一个人,不也受了多年的气么。

她又怎会让林秀来受一遍那些刀光剑影?

“可是朝臣们不会同意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就是东风和西风,若是皇帝一意孤行,那朝臣们联合起来,也能让皇帝举步维艰,受到阻力。

尤其,这侵犯到他们的利益。

而后宫嫔妃就是这一根纽带,能平息前朝皇帝和百官之间的摩擦,尤其当皇嗣逐一降生,那圣朝至少得有十几二十载各方势力能平衡下来。

但若是楚越一意孤行。

受益的只有林秀和她背后的林家,吃上了独食,那势必触犯到了众人的利益,无论是楚越,还是林秀和她身后的林家人,都是那些人排挤、打压的对象。

见她眼里毫不掩饰的担忧,楚越反倒笑了笑,声音里透着满足和愉悦,还不忘安抚她:“放心,朕有能力护着你的。”

纵观史上,皇帝的后宫里只有皇后的,并不是没有,只是寥寥无几罢了,也有皇帝跟朝臣们争斗败了下来,没几年就换了人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的。

但他不同。

他是圣朝的开国皇帝,手握重兵,各地都有亲信把手,便是这梁上城里里外外,驻军的兵士也是他亲点下的,调兵遣将的虎符也在身侧,可以说如今的梁上城就跟水桶一般,被围得严严实实的,他还真不怕朝臣们的逼迫。

只要有兵权在手,他的态度又强硬,文武百官再不满,再跟他拧着,也有败下来的时候。

“陛下要应对百官的发难,也并非易事啊。”

林秀叹息着。

说话容易,但真要硬碰硬,却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总不能谁跳出来就撤了谁吧,这样以后还有几个人敢入朝为官了?

楚越也不是个没脑子的,他敢反对,自然是早就有了对策。

“再有两月,科举就要开始了,朕准备从里头挑选品行才干上佳之人直接入各部打磨打磨,相信要不了两年他们就能独当一面,到时在安排他们去合适的位子上,这一来也是给朝上那些倚老耍浑的东西一个警告,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朕非他们可用不可,给他们警警醒,想来他们也没那精力整日盯着朕的后宫不放了。”

只有糊口的东西有威胁了,才不会有时间东想西想的。

林秀听得连连点头,只是还有些担忧:“这些人都没下放历练过,直接放在各部里头合适么?”

“没问题的。”

具体的楚越没细说,但他神采飞扬,淡定自如的模样却让林秀一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说起科举,她还有些遗憾:“殷公子人物文采都不错,待人也没有酸腐书生的义气用事,可惜战乱时被划破了脸,给毁了。”

真是不无遗憾啊。

楚越也从她的叹息里想起了这么个人,当日他们赶到淮镇时,正逢殷、陆、王这三家人带头跟土匪流寇们反抗着,后,他还曾特意下旨表彰过这几家人,记忆里青年不卑不亢,做事也稳重,心里也起了爱才之心。

翌日早朝,没等朝臣们就着后宫的事开口,楚越就当先宣布了一件事。

大总管平安恭敬的打开圣旨,尖着声儿念了起来。

事毕。

百官们面面相觑,皆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惊讶和不敢置信。

有年迈的官员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竭力反对:“陛下啊,此举万万不可啊,科举选拔几朝几代都是如此,不可随意更改啊!”

“是啊是啊,那身有残缺者岂能读书考试,更阔论与我等同朝为官?”

“这不是本末倒置,倒施逆行么?”

“......”

朝堂上如一锅沸水,闹哄哄的,百官的语气也越来越剧烈,个个口沫飞舞,指着让楚帝放弃这荒谬的想法。

有这时间在这儿放宽科举选拔,让身有残缺者读书为官,咋不说说那后宫咋个安排?

楚越看在眼里,眸色逐渐转冷,手掌一下拍在御案上,“放肆!”

百官们顿时更掐住了脖子一般安静了下来,面红耳赤的。

“当这菜场呢?”他冷声说道:“几朝几代,如今早就不是几朝几代了,这儿是圣朝,他们亡了我大圣才初初绽放,你们少拿前朝旧例来说事,朕任命百官,是为我大圣谋福祉的,不是挑谁的容貌好的,只要会做事,能做事,那他就是我大圣现在需要的朝廷栋梁。”

说完,他又抛下一句:“至于那些不干正经事,整日只会东家长西家短的泼妇官员,朕心里有数,相信你们心里也有数。退朝!”

“陛下起驾。”

随着楚越大步离去,被留下来的百官们纷纷呆若木鸡。

陛下....这是啥意思?

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在百官中蔓延开来,有人当即噤了声儿,再不敢胡咧咧,也有人不以为意,继续讨伐起来。

徐、陈、夏、白四位国公爷被官员们纷纷围住,七嘴八舌的被问着陛下到底是何意思,论亲属,自然是这几位跟着陛下一路打下江山的才是亲信,但几位国公爷也是有苦说不出。

从外看,他们确实是楚帝亲信。

但他们并不是。

比起得楚越亲信,他们还不如镇守在淮河郡的郑大安呢,郑大安虽官职比不上他们,但手里头有几千士兵镇着,而他们几个虽说高官厚禄,但手头的兵权早就被架空了,在天子脚下,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

几人相视一看,纷纷找了借口溜了。

旨意被强行发下去了后,果真引得朝野上下议论不已,百官们为了抗衡,纷纷给家族子弟和弟子们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不得参加科举。

没了这些世家、大家里头培养出来的人,这科举还不是个笑话?

相比百官,老百姓们到处都是欢呼,直道楚帝心胸宽广,是个贤德明君。

百官们的动作第一时间传到了楚越耳里,他不止不忧虑,反倒对此乐见其成,让任何人都不得拦着百官们的动作。

他正想提拔寒门学子入朝,没料这些人就送了他一个大礼。

没了他们就不行?

呵!

第71章无题

后世中曾有史书记载,在圣朝元年,楚帝下旨科举,并且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