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红楼]美人鱼宝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之后的事情就由涂蕴之手下的兵马接手了,当丹药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他们就会运到灾情最严重的西北地区,先解决了百姓的寒冷问题,才会运送到北疆。

一股炼丹风暴席卷了全京城。

京城的百姓,每一天都可以看见插着朝廷旗帜的车马队伍,在各条街道来来往往。有的供应炼丹材料给众多家道观,有的运送半成品暖丹前往玄真观收海神之祝福,有的押运暖丹赶赴西北灾区。

三个种类的队伍,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每一回走过,总有百姓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避不可免的,鱼儿这位创造出了暖丹的海灵真人,名传满京都。

此前因为灵丹只在上流圈子流传的名声,由此广传到了民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服用了暖丹的灾民开始自发性地传播,以西北灾区和京城两个点为中心,向外辐射散播开,每一天听说了鱼儿事迹和炼丹能力的人数都在增多。

随着流传的范围逐渐广阔,经由不同人嘴的讲述,鱼儿的能力也越来越离谱,民间甚至将之当成了无所不能的活神仙。

皇上从涂蕴之那儿听说了,荣国府为了偿还先辈的债务,变卖了许多产业,如今还要养着百余口人,生活过得相当拮据。于是借着鱼儿的暖丹之功劳,把荣国府送到户部的那笔银子,以赏赐为名,送回了荣国府手里。

闻此消息,前一天找到了宅子刚搬出去的贾政,捏着七千两的银票,血气上涌,当场吐血晕厥过去。

刘姨娘忙让下人去请大夫,却在外人都离开了之后,呸了一声贾政没用,其后更是咒骂贾母和鱼儿阴险卑鄙算计了他们,不是个东西。

看过了大夫,贾政醒来后,可把鱼儿、老太太和贾赦都恨碎了牙。

鉴于鱼儿第一次出手是令人减龄增寿的灵丹,第二次出手是供暖于人的暖丹,他的炼丹天赋毋庸置疑,满朝官吏丝毫不怀疑,他往后还能炼出具有其他神奇功效的丹药。

是对鱼儿这个人的投资也好,是讨好他想从中得到好处也罢,无论来客的目的为何,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荣国府二度热闹了起来,访客络绎不绝。

吃过上次见客的教训,老太太可不是谁都肯见了,挑来拣去,只见了皇后跟太后娘家两位国舅爷府中的女眷,至于那些皇子通过皇子妃发来的赴宴请帖,老太太是一个都没去。哪怕那些人家背后传她一朝得势目中无人,老太太也毫不在意。

因为鱼儿和暖丹,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脱离了寒冷和死亡的威胁,整个京城呈现出了蓬勃的气息,入城的百姓成倍的增加。

尤其是,前几天第一批拿到了暖丹的京郊村民们。一袭单薄的夏衣,三三两两结成了队伍,进城在各条街道里兜兜绕绕,故意向京城内只闻暖丹其名不见其物的百姓们,显摆自己吃了暖丹。

鱼儿有一次出门看到了这一类景象,简直啼笑皆非。回去见了老太太和林黛玉,鱼儿随口提了提村民们的行径,引得两人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事儿过后没两天,让鱼儿感到更无奈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得了暖丹收益的村民,跑来了宁荣街沾福气。当然,他们更希望能见一面,传闻中被海神治好了痴傻,深得海神喜爱的鱼儿,也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见村民们如此,满城的百姓依样画葫芦,跟在他们身后涌入了宁荣街,将荣国府当成了道观、寺庙等供奉神佛的神圣之地仰望。若非宁荣街禁止烧香,他们恐怕连朝拜的心都有了。

对于百姓们的举动,宁荣两府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好在他们没有堵着道路,也没有围在荣国府附近,只是远远的安安静静地站着,两府见状,也就由着他们“沾福气”了。

当年居住在宁荣街,但因为天谴,觉得荣国府晦气,而选择搬走的居民如今悔不当初。而那些没有搬走的,每天故意开着大门,坐在门口,刻意炫耀自己和荣国府住在一条街。甚至还有几家,抓住时机,以高价卖出了自家的房子。

“真羡慕那些灾民,吃了海灵真人的仙丹,不知道日后会有什么大造化呢。唉,我们这些日子富裕的,反倒吃不起,想要沾沾一点儿福气都不行。”

“不是说只是普通的丹药,只有供暖的效用吗?有甚好羡慕的?”

“说是这样说,你也不多想想,海灵真人活神仙耗费心血创造出来的丹药,能简单吗?定是还有其他效果没有透露出来。”

“只可惜,暖丹由朝廷掌管,看得比盐铁还重,只分配给灾民和北疆将士,不允许流通于市,有钱人就是想买也买不到。”

“不止如此,听说陛下看得紧,连朝廷官员都摸不着,倒是负责运送的士兵能闻闻味道。”

“唉,咱们这些没钱没势的平民还是别想了。我听说前天有个富家公子哥,为了尝尝暖丹的滋味,专门跑到城外村庄里向那些村民购买,出价一千两,也没人愿意卖一颗。”

“分配完了灾民,还有几十万的北疆将士,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才能见到仙丹的影子。”

“还是东街那家武馆的人运道好,前年整个武馆的人都跑去北疆投军去,咱们还笑话他们,可如今等北疆的那一批暖丹运过去了,他们可不就能吃到了吗?如果不是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抗,都想学着他们投军去了。”

“你还真别说,我听人说啊,今年朝廷征兵进行的十分的顺利,可见不少人因为暖丹不再抗拒从军了。”

京城各角充斥着类似的议论,商人们的嗅觉素来敏锐,从万千百姓的心声中,看到了潜藏着的巨大商机。

尽管暖丹的每一个步骤都在朝廷的监管之中,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不仅艰难无比,而且还有惹怒朝廷的风险。可一旦有利可图,依然有无数商人愿意铤而走险。

这不,已经有一家商户挖空心思找着了路子,已经在去秘密交易的途中了。

“老爷这能行吗?用几万两银子一张丹方,小的怎么想都觉得亏。”

“说你蠢你还不自知,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吃暖丹?”

“想,当然想了。可老爷想要吃的话,用千两银子买几颗不就行了吗?何必非要买方子自己炼?”

“蠢货,连你想获得一颗暖丹,怎会就不会想想,全京城乃至全天下有多少人想得到?只要咱们掌握了方子,瞒着朝廷偷偷贩卖,就是一颗一两银子都有人要。到时候莫说万两了,就是十万二十万都易如反掌,你说值不值得?”

“值得,太值得了!老爷真不愧是老爷,脑子就是比小的好使。”

“全京城多少商人盯着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假如不是观里老道是我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