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舌尖上的道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

分卷阅读100

    往的人坐,其实只是心结作祟。并不是椅子有什么特殊。

“这边,这边还有空位。”看到一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姑娘,手里提着沉重的购物袋走进休息区。姑娘东张西望的,显然是在找空座位。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见状,连忙提起放在旁边椅子上的包包,把位子腾了出来,招呼道:“来这边坐。椅子是干净的,我刚刚放包之前才擦过。”

听到大姐这么说,年轻姑娘感激地冲对方笑了笑,接受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好意。谁知道才一坐下,屁股就一疼,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似的:“哎呀。”

姑娘忍不住叫了一声,连忙站了起来。

“怎么了?”旁边的大姐见状,热心地问道。

“椅子上好像有针。”

“怎么可能,刚刚还没有呢。”听到年轻姑娘这么说,大姐满脸不信,她一边帮忙检查椅子,一边问道:“是不是被你裙子上的拉链硌到了?”

发现椅子上确实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以后,年轻姑娘有些不解,只好说道:“可能吧,也许真的是拉链。”

回到家后,女孩也没发现什么不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日子照过,天天加班天天熬夜,忙得不行的她,就把这件小事抛到了后脑勺。直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身上莫名其妙,突然开始长疹子的时候,年轻姑娘也没反应过来。她还以为是最近总是加班,工作太累,作息不规律引起的,是身体在抗议。于是下班的时候路过药店,只在店里买了管皮炎平抹了抹,也就糊弄了过去。

谁知道皮炎平根本没有用,疹子越起越厉害。年轻姑娘这才急了,连忙请假去医院。医生检查过后问了些有关于忄生行为的事,听到这里,年轻姑娘心里就一咯噔,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去检查下艾滋病抗体。”

医生的话给了年轻姑娘最后一击。明明没穿高跟鞋,她还是有些摇摇欲坠,伸手扶住桌子,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平衡,没摔倒。

“怎么会这样?”年轻姑娘喃喃自语,不可置信地说道:“我连男朋友都没有。”好端端的怎么就得病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医生听到她的话,耐心地解释:“这个病就只能通过母婴、血液,还有忄生接触传播。你仔细想想看,是不是在哪里碰到过不明血液。”

她每天都两点一线,加班加的欲生欲死,一下班就回家了,哪里有机会接触别人的血液。年轻姑娘想了小半天,才从记忆深处里,翻出上一次在超市里购物,坐下休息时,却被东西扎的事情。

做完检查,看到单子上的阳性两个字。年轻姑娘感觉天都塌了。不是说,在公共座椅,公共单车坐垫上放艾滋针这种事,都只是谣言,根本没有这回事吗!不是说,艾滋病毒离体后,短时间内就会失去活性,外界接触并不会有事。那她怎么被扎一下,就感染了?

年轻姑娘把当时的情况反复地回想了好几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才发现,当时那个温柔可亲的热心大姐,叫她过去的时候,很可能是不怀好意。

怕冤枉人,也为了查清真相,年轻姑娘特意去了趟超市,谎称钻石耳钉掉了一个,顺利要来了当天的监控。通过监控,年轻姑娘这才发现,那位大姐叫她过去坐,确实别有用心。

在她坐下之前,大姐从包里的一个不透明小瓶子里,拿出一根带血的针,针头朝上,竖放在椅子上。椅子是软面的,很容易就能把针插上去。等她被插着的针扎到以后,在她站起来的瞬间,大姐就又把针收了回去。

动作飞快,而且隐蔽。要不是她一直注意着,都发现不了。

针被大姐收走了,事后当然找不到。她又被对方的语言所误导,还真以为是被裙子上的金属拉链硌到了,自然不会多想。

艾滋病毒在离体后,就只能在血液和米青液等环境里生存。所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的艾滋针不具备传染性。可这种才从血液瓶里拿出来的针,就不一定了。

人的心,怎么能丑陋到这种地步?

浑身无力,跌坐在地上的年轻姑娘,有些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她和对方萍水相逢,根本都不认识,完全是第一次见面。

第66章第三碟桂花糖藕

什么仇什么怨?

年轻姑娘第一反应就是想找到那人,好好地算算这笔账。可惜她想尽了办法都找不到人,只好请了长假,用笨办法,在超市里蹲守。也拿着从监控里扫出来的照片,在附近的几个小区里,拦着人挨个地问。

心里存着一点期待,抱着对方可能会再来超市,或者就住在超市附近的想法来找人。但实际上,年轻姑娘比谁都清楚,这是无用功。有谁干了坏事,不跑,还留在原地等人抓的?

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

“这不是租你房子的那个刘艳?”一个大妈在看清年轻姑娘手里拿着的照片后,对身边的同伴说道。

“是么?我看看。”大妈的同伴带起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凑过去:“还真是她。”

听到这话,年轻姑娘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大娘,她是不是真的住你那?”

“嗐,早搬走了。”戴眼镜的大妈摆摆手,也有些纳闷:“她和她儿子住一起的,前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逼着她儿子辞职换工作,两人一起去了其他城市。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就结算房租的时候随口问了两句,跟要把她怎么了似的,死活不肯说。人家不说,那我就不问了呗。”有什么好问的。

眼镜大妈看年轻姑娘一脸的失望,好奇地问道:“闺女,你是她儿子女朋友?他们娘俩搬走的时候,没通知你啊?”

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又断了。折腾半天也就只知道人家叫什么。刘艳这个名字,同名的人太多了,随便找条街一喊,都能有三四个回头的。依旧如大海捞针。

年轻姑娘摇摇头,失魂落魄地离开。走远了还能听到后面隐隐约约传来的话:“表现得这么明显了,还说不是女朋友。现在的年轻人,做事太没谱,搬家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和人家小姑娘说一声。看把人急的。”

找不到人,因为长假请得久,上头已经有些不满意了。再加上病情越来越严重,免疫系统出现各种问题,吃药已经控制不住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反应比其他病人都来得要严重。

年轻姑娘最终选择了辞职。

她不敢想象在公司里待久了,其他人发现了她的异样,到时候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她。

也许会有人能理智地平等看待。但流言蜚语总是少不了。即使她什么错都没有,也免不了被对方放在暗地里揣测。

辞职后,年轻姑娘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