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阴山之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蹬道盘旋而上,从虚空中升出,拾级而上,令人心慌气短,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我们登上最高七层,极目远望,如出了凡尘俗世,而不远处的洛阳城,街市林立,星罗棋布,尽收眼底。

我问:你可欢喜?

他含笑望我:怎么这么问?

我遥指东方:洛阳城的一切,可还悦目愉心?

他:这就是你带我来此的理由。

我:嗯,但不完全是。

在佛陀面前,众生平等,没有鲜卑人、汉人、茹茹、党羌、羯胡、波斯、身毒人之分,在这里,你不需为他们烦忧。

他:可惜,不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佛陀,他们眼里,只怕有刀剑和仇恨。

我:那你要怎么办?

他:让我变成你,你变成我。

我:可是鲜卑人,他们跨下了骏马,松开了弓箭,拿起了锄头和镰刀,他们会快乐吗?

他:他们也许不会快乐,甚至会腐化,会堕落,直到rou身成泥,湮灭人世,但是他们的子孙,会成为这片大地的主人。

这是先祖戎马倥偬,披肝沥胆,打下的丰饶之地,是万世以来,居于此处的先人,辛勤耕耘之所,他属于每一个珍惜它、重视它、守护它的人。

我双手合十,虔心祝愿。

“你许了什么愿?”拓跋宏兴趣昂然。

“我不告诉你!”我抢先一步跑下塔去。

凡君所求,必将实现!

别离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三年后,拓跋宏油尽灯枯,病入膏肓。

我守在他的榻前,寸步不离。

他虚弱道:我不想看到你,为我守灵的模样。

我:为什么?

他:我曾见过一次,那时候的你,凄艳哀绝,令人不忍侧目。

我:不如陛下在死之前,下令让臣妾殉葬,这样的话,我就可以陪你,不必再经历,死别之苦。

他:……

我:考虑得怎样?

他:这是朕予你,最后的旨意,在朕死之前,你带着妙云出宫,从此天涯海角,后会无期。

我:你真是无情,一如往昔。

他哂笑道:我十分后悔。

我:后悔什么?

他:相识多年,不过相知数日。

我:我八岁初见你,至今二十八年,你是天之骄子,学文习武的皇孙,我是低贱女婢,寄人篱下的茹茹;

我二十一岁入宫,至今十五年,你是九五至尊,百般呵护妙莲的夫婿,我是卑微女官,为你两姻缘,费思筹谋的轻影;

我二十七岁违逆,至今九年,我放走了你的挚爱,你囚禁了我的身心;

三年相守,三年知心,不长不短,足慰平生。

他震撼道:你怎么会记得如此……

我:守在榻前的时光很长,足够咀嚼平生。

他不苟同道:初见你时,你是马术精湛的,妙莲阿哲,一声马鸣,神采四溢;

再见你时,你是忠贞节烈的,君实未亡人,一曲胡笳,闻者心碎,墓前自戕,唯感钦佩;

宫中相伴,你是妙莲与我,最信任的亲人,足以毫不犹豫,托付死生;

妙莲离去,你为我诞育妙云,令我如获新生;

三年相知,不离不弃,此生太短,唯期来世。

我动情地握住他的手,原来他亦知我懂我。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他:你曾说妙莲是镜湖,我是苍鹰,苍鹰的心,不属于镜湖。我是苍鹰,那你呢,你是什么?

我:你不是早知道嘛。

他:我想听你亲自说!

我:宥连。

他:宥连是什么?

我:白云,苍鹰在哪里,白云就在哪里。

尾声

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崩,时年三十三岁,谥号孝文帝。据说,他死前下令,让曾犯下大过的冯昭仪殉葬,追封“幽皇后”,陪葬长陵。

玄黑厚实的棺椁里,躺着遗容沉静的孝文帝贵体,在他胸前,捧着一戴,雪白如新的羊皮帽,像一朵白云,漂浮于幽深的陵寝之中。

宗室朝臣无不痛哭流涕,如丧考妣,纷纷感念道,先帝虽然一心主张汉化,却不忘鲜卑族,牧马放羊的传统,实在令人感佩。

不过这些事,早已与我无关了。

阴山下的武川镇,是鲜卑边境,军事六镇之首,是与柔然接壤的要冲之地,不仅兵甲繁盛,商人往来也络绎不绝,甚为热闹。

武川镇东,有一家小小的高氏药铺,郎中医术高明,活人无数,在这些刀头舔血的武川军户中,有“活菩萨”之称。

我带着顺阳,踏进这家铺子,只见三面药柜,靠墙而设,兀立接顶。右方有一铺面,早有数人等候,一位水蓝长衫的医士,正在给在座一人,沉吟把脉。

他察觉到我的到来,抬眼微微一笑,寂然安宁的脸上,不见岁月的沧桑。

我颔首致意,他平举右手,往后一指,我欣然会意,挑开素色门帘,踏入后院。

这是一个不甚宽敞的二进院落,中央有一口天井,两个颇小的孩童正在围着追逐嬉闹,左边一架茅草篷子,一位肩宽腰圆的短褐少年,正在劈材,更深处有一位草青襦裙妇人,端着扁平的箩筐,正在细心挑拣药材。

她注意到了我,放下筐子,快步奔过来,惊喜道,“阿哲,你终于来看我了。”

她的俏脸不再白嫩腻滑,却散发着自在柔和。

“妙莲,你过得好吗?”我抚摸着她青缎似的鬓发。

“阿哲,这应该是我问你才对”,她微微撅嘴道,“每次二哥辗转托人来信,都说你没事,家里一切安好,但是又说的不清不楚。”

我将顺阳拉了过来,柔声道,“妙云,快叫阿那敦(小姨)”。

顺阳伶俐地叫了句。

“呀”,妙莲才似发现了这个孩子,弯腰温柔地打量她道,“好粉雕玉琢的女娃,琥珀似的眼珠儿,和阿哲一模一样,下巴倒是很像我,难怪名字与我同一字。”

“不害臊!”我如幼时般,刮了刮她的鼻子。

她不依道,“阿哲,我看着她可欢喜了,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

说完,向茅草棚唤道,“欢儿,快过来,带这个meimei到阴凉处坐一坐,陪她吃点瓜果。”

少年扔下斧子,小跑过来,我也向顺阳点了点头。

黝黑的精壮少年,带着顺阳,来到天井边的桂树下,再搬来了案几和胡床,请她坐下,自己又去炊房,拿来了一个金黄的密瓜,利索地剖开切匀。

他将切好的一片瓜馕,端给顺阳,可是顺阳直杵杵地站着,默然不接,眉头紧皱地盯着他的手。

少年楞住半天,顺着她的目光左看右看,才会意地打了桶水上来,洗干净手,再冲洗了瓜馕,才又递给她,顺阳这才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