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穿越之豪门男妇难作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是一方能知,并不能全国皆知。

“得想个法子制制他们才行,还得是能够直接压下他们心思的法子,不然日后还得闹。”林继善也皱起眉。

“若是有报纸就好了。”吴岱栂叹了口气,上辈子有了电视,网络之后报纸便显得可有可无,但在没有那些媒体之前,报纸可是人们得到一些信息的重要途径。

“报纸?此为何物?”林继善第一次听到此物,一脸的疑惑,看着吴岱栂待他解惑。

“就是一种发布信息的媒介,有点儿像衙门时不时贴出的告示。报纸可分为几个版块,像是时政新闻,娱乐新闻,生活提示和广告。”吴岱栂说完之后便见林继善更是一脸的不解,摇了摇头,报纸说起来挺简单,若是印刷得当,倒也可以做,这个比种花有意思。“继善,我们办报纸吧!”

“啊?”林继善还没反应过来,吴岱栂便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办报纸的行动,在宣纸上勾画着报纸应该有的各种版块的图形,然后给林继善细讲里面的内容,两人头碰着碰,肩挨着肩,十分的亲密,而找到共同目标之后,两人之间隐约的隔阂似乎一下子便消失了。

“报纸必须要有。”林继善在听完吴岱栂详细的讲解后,立刻决定投身于报纸的创办。

“我们在辽城,重大事件也不会天天发生,报纸就叫辽城周报,七天发行一次如何?”七天并不是最佳的发行时段,可在古时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可发行。

“七天会不会太长?”林继善更倾向于之前吴岱栂所说的“每天”。

“不会,现在家家都安居乐业,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可以发布。”吴岱栂摸了摸鼻子,新闻,新闻,估计有些事上了报纸会成为旧闻,新闻是讲究时效性,但也得考虑到现实环境。吴岱栂也想办每天一期的报纸,但他担心不会有人天天买回去看。

“那先就七天发行一次,就叫辽城周报,等发行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做调整好了。第一次咱们就把二叔和三叔写上去?”

“必须要写,让大家认识一些此等人。辽城虽然在北边,但是来往的客商却是很多,只要有人带着一份去了南边,他们的事便会传出去。”

“慢慢的世人皆知。”两人相视而笑,谁会想到日后报纸业的鼻祖创办的原因只是因为这样的小事?

☆、第74章七四

从决定办报纸后,两人便开始忙碌,朝廷颁发的一些新政由林继善负责向知府大人询问,当然在报纸上发布的都是一些可以让百姓知道的,吴岱栂则派小厮去打听花柳巷子里的一些事,别看不上烟花之地,这里的信息可比外面的更快。为了报纸有更加名正言顺,吴岱栂给三王爷送了封信,同时也没忘记向知府汇报一番,主要是想申请一个官方的许可。

“衙门出示的文书?”林知府沉吟着,这事有可取之处,同时也会得罪一些人,像是朝廷的一些新政颁布之后不见得各地衙门都会执行,欺上瞒下的官吏有很多,若是有了报纸公开将条例发布出去,那么就会因为利益而引起这些人的不满。林知府倒觉得报纸不错,只是要衙门文书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在辽城内的,我同意倒是可行,出了辽城……,儿媳妇啊!站在百姓那边呢,报纸办起来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可若站在为官者那边就不见得了,这事容易得罪人。”

“这个我清楚,其实我觉得若是站在公正的角度发布信息,顶多是会让一些不痛快而已,并不会引起什么反应。”吴岱栂也清楚报纸办起来后肯定会得罪一些人,想起上辈子的言论自由,在古代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但至少百姓应该有知情权。吴岱栂觉得办报纸不单单为了一己之私,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东西需要背负,他清楚前路会有险阻,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爹,也许可能会连累到您。”

“哈哈哈,老朽已经在位这么多年,自认清正,自是不会怕你的报纸。至于别人,你办的报纸是在辽城,就算是传到别的地方去,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林知府可不怕这些,“他们若是找我来,也只能说是他们身子不正。不过啊,儿媳妇,若是办报纸是不是要有个地方吧!你们两人不会是想在家里把报纸办出来吧!”

“我和继善选好地点了,报社挂在继善的名下,继善也请了一些同窗过来帮忙。”吴岱栂说完之后,觉得得把报社的性质讲一下,不然这些文人若是被贴上“商”字可就不好了,“报纸的形式是以官方为主,所以并不存在言商之事,若是报社盈利,会分官府七成利。”

林文良听完之后大笑了几声,“难怪老太太说什么都不愿意放弃让你接手家业的念头。”

吴岱栂疑惑却没有说什么,家业什么的,他就没有打算接下过,他不想就此辩解什么,现在的他有一种冲动,想要把报纸办得更高,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到时估计会得罪更多的人,老太太也不会想着让他接手什么家业,到那时搞不好老太太躲他都躲不及。

谈好了文书的事之后,辽城报社便速度的开始的筹备第一份报纸的出版,仁武三年九月初十,第一版辽城周版第一期正式发行,一份两钱。两钱也就只够买一张宣纸,连墨都不够,别看定价低,却不会赔钱,报纸上有广告的宣传位,目前也只有两家各占一大版,一边是吴家的铺子,一边是林家的一个在辽城内的铺子,林文氏为了支持儿子媳妇的事业,当然要投些银子。两家都没有想到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只是单纯的表示支持而已。

最近吴家的铺子可没怎么开张,二位叔叔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便被大哥打也不同意回去,吴阿旺气得每天都会拿鸡毛弹子轮上一番,效果却甚微,吴小娣后悔当初不应该把二叔和三叔接回来,就应该把他们扔到大街上不管他们死活的。吴小娣越想越气,可也不知道到怎么做,遇到这样无耻的人,任谁都是无可奈何。

报纸对古人来讲是一种新鲜的玩意,两钱不算贵,识字的人便买了一份边走边看。为了不浪费纸张,他们跳过了介绍,第一版便是最近朝廷的新政,和最近辽城内的各大官员为民做了哪些事。第二版则是城里的新鲜事,第三版是为文人墨客准备的,上面有文章,诗词,还有吴岱栂的小版板……故事连载。第四,五版是广告位,第六版便是一些家常评论,第一期的评论便是吴家的亲戚,连化名都不用,直接用了真名。看报纸的人看得那叫一个情绪化,古时的人们哪怕会常说三道四,心思也是淳朴的,看到这种极品亲戚,立刻愤慨得不行,纷纷表示这种人不能留在辽城。

典史今儿也买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