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3

分卷阅读173

    人找来了公安……宋令仪醒来之后,把贺家人告上了法庭,法庭以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判了贺子博入狱十二年。贺老头因为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晕厥过去之后人直接就没了。”

当然了,这里边,陈家老大可是出了不少的力。

听到这儿,宋逢辰沉心静气,说道:“这就是报应。”

他顿了顿:“宋令仪现在怎么样了?”

“在电影院门口支了个卖瓜子的小摊,日子过的马马虎虎。”

“行吧。”宋逢辰收拾好心情,“对了,你什么时候去党校报道?”

陈家老大可不是来京城玩的。

希公上台之后,立即着手收拾大动乱的残局,昔日意气风发的造反派纷纷落马,官场为之一肃的同时,自然也就有不少的位置空了出来。

所以根正苗红的陈家老大理所当然的升官了,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有赵成于的手笔,现在他是东县的县长。主管党校招生的徐俊民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把他招进了今年的县长进修班。

“后天。”

“行。”宋逢辰点了点头:“你们先休息休息,房间我都准备好了,等下午的时候我再陪你去几位老爷子那儿走一圈。”

“好,谢谢三叔。”陈家老大笑着说道。

第135章番外三:讨封正

陈家老大去党校那边报道之后,陈家老二也不太好意思再留在宋逢辰这儿,没过两天就向宋逢辰辞行。

宋逢辰见挽留不过,只能是由着他去了。

临行之前,他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拎出来,指着左手边的麻袋说道:“这些是给二嫂子的,你带回去。”

陈家兄弟来京城的时候可是带了不少东西,普洱茶、火腿、腊rou、各种各样的野蘑菇干、腌橄榄、天麻、风干牛rou……零零散散的不下两百斤,里边甚至还有三十斤的苦荞面。

这堆东西有一半是给宋逢辰的。

投桃报李,宋逢辰少不得要准备一些回礼。

因为天热,烤鸭没办法带,所以他只能是准备了一些板栗、果脯、驴打滚、酥糖之类的京城特产,又添了些沙虫干,海参,鲍鱼之类的海鲜。

说完,宋逢辰指向右手边的麻袋:“这些是给我二姐的,麻烦你转交给她。”

两个麻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

“欸!”要是只有他家的份还好,加上一个宋兰芝,陈家老二也不知道该怎么推脱才好,最后只能是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

“对了。”像是想起了什么,宋逢辰转身从墙角的柜子里摸出来三条中华烟,递给陈家老二:“我记得你也抽烟来着,这个给你。”

“不不不。”看见宋逢辰手里的东西,陈家老二下意识的拒绝。

他在供销社工作了十几年,自然是知道中华烟的价格的,像是宋逢辰手里的这种,一包就得一块三毛五分钱,三条就是四十多块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给你你就拿着,你大哥也有。”宋逢辰不由分说把东西塞进他的行李里。

徐家祖孙三个每个月都有中华烟的配额,他们都不抽烟,这些香烟自然也就归了宋逢辰。

只是宋逢辰烟瘾并不重,加上前段时间又用上了鼻烟——一是为了配徐舒简之前送他的那两个鼻烟壶;二来鼻烟不经过燃烧,不会把焦油等物质带入肺部,也不会造成二手烟危害到徐舒简。

这一来二去的,家里可不就攒下了不少香烟,十几二十条总是有的,宋逢辰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它们。

“那好吧,谢谢三叔了!”宋逢辰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家老二也只能是收了下来。

送走陈家兄弟,日子继续平平淡淡的过。

小东西最近有点烦躁,上蹿下跳的,徐舒简看出来了。

“这不是春天到了吗。”要知道,春天可是一个躁动的季节。

宋逢辰随口调侃道,他这会儿心情不错,因为上午的时候刚刚得手了一套紫砂壶茶具,是他拿两盒宝翰凝香的墨锭从顾景舟顾老爷子那儿换来的。正琢磨着等六月十号的时候送给徐舒简,那天是他们交往五周年纪念日。

“是这样吗?”徐舒简将信将疑:“我记得它前两年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可能是长大了吧。”宋逢辰随口说道,他完全不在状态。

说起墨锭,他想起来了,前些天的时候,徐舒简还问他要几盒墨锭送人来着,家里没有存货了,得再做些出来才行。

“是吗?”徐舒简若有所思,而后眉头微皱。

那么问题来了,他应该去哪儿给他儿子找个媳妇回来。

听见这话,正准备投向宋逢辰怀抱的小东西脚下一刹,差点栽倒在地。看着铲屎的和亲爸不靠谱的样子,它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大热天的,在家里带什么帽子。”正准备进厨房的徐舒简路过小东西,顺手把倒扣在它脑袋上的遮阳帽摘了下来。

小东西神情一滞,两只前爪僵硬着摸了摸空荡荡的脑袋,侥幸破灭的声音清脆而悦耳。

它吸了吸鼻子,拉耷着脑袋,一把扑进身后大家伙的怀里。

嘤嘤嘤,不带这么玩的。

大家伙一脸果然如此的样子,它舔了舔小东西的耳朵,小心翼翼的安抚。

郑德辉七十大寿这天,正好是星期二,徐舒简和宋逢辰特意请了一天假过去祝寿。

郑德辉也没打算大办,只是请了一些熟悉的人到家里吃酒,拢共也就摆了两桌。

酒足饭饱,宋逢辰和徐舒简帮着收拾起桌子。

没人看着,小东西得了空,一眼就看见了沙发上清一色的老头,它眼前一亮。

这些人总应该比铲屎的靠谱吧!

“郑老弟的手艺果然是没得说。”郭炳生笑呵呵的说道。

“可不是——”说到一半,徐俊民“咦”了一声,转过头来。

只看见一只小猴儿拖着一个同样小小的遮阳帽艰难的爬上茶几。

小猴儿压下心底的惊慌,鼓足勇气,在茶几上徘徊起来,瞪着浑圆的小眼睛来来回回的打量着沙发上坐着的五个人。

郭炳生等人也不说话了,饶有兴趣的看着小猴儿的动作。

到最后,小猴儿眼珠子一转,站定在年纪最大的伟老先生面前,拿起帽子往脑袋上一扣,正儿八经的作起揖来。

做完之后,它一脸希冀的看着伟老先生。

伟老先生乐了,他笑着说道:“小……”猴儿,你这是要给我们耍杂耍吗?

“等会儿——”看见这一幕,做了几十年地质工作、全国上下到处跑、见识渊博的刘老先生灵光一闪,连忙打断了伟老先生的话:“你先别说话。”

“啊?”伟老先生下意识的看向刘老先生。

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