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医学生的不幸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

钟武川被许广成的笑容惊得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你怀疑——”

“繁殖是雄性的本能,尤其是在儿子已经确定无法为陈家延续血脉、而妻子也已经绝经不可能再生育的情况下,”许广成说,“不要低估了人类的黑暗面!”

“说得好像我和你已经不是人类一样。”

钟武川吐槽。

许广成说:“理论上讲,我们确实已经不算是人类。”

正说着,李明山等人相互扶持着从扭乐镇的入口处走来,面色憔悴,步伐迟缓。

经过两人身边的时候,他们停了下来,说:“小武哥,你和姓许的下山的时候没遇上什么怪事吧?”

“没有,”钟武川说,“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们遇上了……”

“没有没有,这不是下午的时候山风有点大,容易引起幻听,担心你们被风吹树的声音吓到,以为是撞上阴兵过境!啊哈哈哈!”

李明山一行人故作开朗地大笑,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慌。

许广成也不拆穿他们,慢悠悠地说:“确实,下山的时候风有点大得可怕。乍一听好像古战场打仗。”

“我就说嘛……哈哈……你们没事吧!哈……哈哈!”

李明山的笑容僵硬得让钟武川怀疑他的皮肤会石化肌rou会掉下来。

“没事,我们怎么可能有事。”

许广成指着派出所的方向,说:“对了,今天下午观音庙闯进几个奇装异服自称是剑修的神经病,被警察带回了派出所。”

“什么?!”

李明山等人闻言面色大变,甚至顾不得在许广成面前装大佬撑面子,转身就朝派出所的方向走去。

钟武川见状,问:“他们干什么去?”

许广成说:“接恩人回家。”

……

……

回到钟家,许广成立刻找到钟父:“伯父,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想问你?”

“什么事情?”

钟父刚刚打完麻将,正在哀叹今天又输得厉害。

许广成说:“我想知道钟老爷爷的祖坟在哪里!还有,钟家的祖屋在哪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留下来吗?”

“你问这些做什么!”

钟父露出戒备神色,虽然许广成是儿子的好朋友。

许广成说:“因为我怀疑扭乐镇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怪事都和传说中的钟家宝藏有关!”

“钟家没有宝藏,根本没有宝藏,”钟父说,“全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年轻人,你别多想!真的没有!”

“我知道,我知道钟家并没有留下实质的宝藏,钟家宝藏的传说都是子虚乌有,但是钟家从永和年间在此处定居,到现在已经一千六百多年,不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不是吗?”

许广成的话让钟父的眼中流过一抹叵测。

他看了眼一旁的儿子,说:“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钟家到底是为了守住什么才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举族迁居到这个小镇,建观音庙,并且历经一千六百多年的变迁都不能离开!”

说到这里,他缓了口气,说:“阿川带我参观过观音庙,我们一起看了观音庙的基石,最初供奉的三个泥像,还有新进复原的壁画。”

“这……这……”

钟父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对钟武川说:“小武,你的这个朋友很不简单!”

钟武川闻言,尴尬地笑了笑,说:“老许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不,我说的不简单不是普通的不简单,而是——”

钟父站起,对许广成说:“钟家确实有一些秘密,这点我承认,可惜你不是钟家人,你没资格问我钟家的秘密。”

“如果事关你儿子的性命呢?”许广成反问。

“你说什么!”

钟父和钟武川都异口同声。

许广成说:“在真相还没有明朗的现在,我不介意对整件事报以最恶毒的揣测!”

“最恶毒的揣测吗?”

钟父想了一下,对许广成说:“你先出去,我有话对我儿子说。”

“爸,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大家的面吗?”

钟武川一头雾水。

许广成却说:“好,我先出去。”

钟父等许广成出去以后,对钟武川说:“你这个朋友真不简单,居然能靠着观音庙的基石倒推出那么多,他或许能把你从钟家人的责任中解放出来。”

“嗯??!”

钟武川满脑袋都是黑人问号。

“所有的事情都要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

永和八年,一代枭雄武悼天王冉闵战败被杀,数十万部属不分男女几乎全部随军战死,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出来,渡过长江,来到南方。

当时的南方有东晋政权,作为流民的他们不敢触犯东晋统治者,但又思念主公,于是在荒无人烟的扭乐镇定居下来,所有人都将姓氏改为‘钟’,以示‘忠’心不改。

他们出钱捐建观音庙,名为供奉观音,真正供奉的是冉闵,庙里供奉的龙王和娘娘,就是冉闵夫妻。钟山的神仙墓其实是冉闵和其他战死的将士们的衣冠冢,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在香火的引导下,回到后人的身边!”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武悼天王冉闵和他的真伪、冉闵颁布是民族主义还是政斗失败的报复行为,网上有很多的说法。

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承认,因为冉闵的屠胡举动,让本已经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北方汉族在被正统政权抛弃(衣冠南渡、东晋政权成立)后又重新找回了自尊,最终诞出北方流民军(又叫“乞活军”,由中原一带的汉族流民所组成,领导者则是汉族士大夫和原先西晋的流亡官吏)这股在南北朝历史上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军事政治力量。

北方流民中的一部分留在北方,逐渐成为北朝的军事主力,渡黄河来到南方,有成为南方政权的中流砥柱。谢玄的淝水之战,主力部队就是北方流民军组成的北府兵,篡夺东晋政权的刘裕,正是流民军的后代。

这里顺便带点私货。

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以礼佛皇帝著称,长子是文学史上很有地位的昭明太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是个骁勇善战的人,在萧衍的诸多部将中,最著名的是钟离之战的韦睿,最特殊的是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是寒门出身,身体文弱,不善骑射,据说连拉弓都勉强,本只是陪梁武帝下棋的随从,元颢投奔南梁时,满朝大将没人接这个烫手山芋,已经四十四岁的他第一次被重用,带七千兵马护送元颢回北朝,“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然而,南梁政权拒绝增援,元颢做了皇帝以后也担心陈庆之想夺权,孤军作战的陈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