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摄政王的秘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

分卷阅读53

    ,我还会不知你的心吗?”

第二日李逸头痛欲裂醒来,发现肃王躺在他身旁,嚇得他脑中一片空白。

等到他意识到什么也没发生,赵渊早已被他惊醒,见了李逸情状,缓缓坐起身子,面不改色道:“昨儿本王也喝多了,想是随意一歇,就歇到你这儿了。”

李逸暗道,这是摄政王府,都是你的地方,想歇哪儿歇哪儿,哪有“我这儿”一说。

赵渊正要唤人进来伺候,见李逸脸上仍多有尴尬,便改了主意,独自起来整了整衣衫。

李逸愣了愣,明白过来赵渊所想,忙跟着起身,不由上手替他束发整冠。

赵渊刚与眼前人缱绻一夜,心里正是情意多而未去之时,见李逸竟要来伺候他,忙阻了,拦着他的手道:“你如何会这些?本王自己来吧。”

李逸淡淡一笑,“都做了多少年庶人了,这些若还不会,如何活得下去。”

赵渊无语沉默,由着李逸替他绾发。

两人对镜,李逸仍因头疼,默默皱着眉,赵渊留了意,心想着一会儿让赵喜弄点醒酒之物,嘴上道:“你昨儿喝得太醉了。”

李逸停了手上梳子,告罪道:“逸昨夜失仪了,还请殿下恕罪。”

赵渊不禁摇头笑起来,李逸忽就想着了什么,惊慌问道:“殿下,我昨儿有没有……”

这会儿才想起来有没有闯祸,早来不及了。

赵渊心里乐得很,面上却丝毫不露,口气平淡,“你放心,没有。”又添一句,“没一句逾矩的话。”

李逸甚少喝醉,全然不知自己醉了的模样,既然他全然没印象了,想必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只是除了觉得头疼外,李逸心口也有些酸胀,不知是不是因为梦里又梦到了其渊的缘故。

他竟然梦到其渊又是哄他,又是吻他,果然是喝多了。

待赵渊整好衣衫,回头见李逸还穿着中衣,他也想上手,李逸却怎么也不肯让他动了。

赵渊只好坐在一旁干看。

晨曦自窗棂透入,明光笼在李逸身上,越发照得他似玉人一般。

赵渊朝思暮想的人,跨过十年光阴,一伸手就能够到。

他忽就道:“李逸,你听着,本王不在意你是否还想着其渊,哪怕你偶尔将本王当了别人。本王只问你,往后可愿跟着本王?”

赵渊的语气不同寻常,更让李逸吃惊的是,自他认识肃王起,就从未见他有半分肯屈居人后。报恩寺大殿上,诸天神佛他都敢怼,此刻竟会亲口认了位于他人之后,甚至做那人替身。

赵渊迟迟未等到李逸回答,长臂一捞,直接将人捞到了跟前,他抬起双手穿过李逸散落的青丝,身姿倾斜,语声满是蛊惑道:“你不是想他吗?日日见着本王这张脸不好吗?”

李逸呆呆望着那张脸,感到那掌中温度,听得那熟悉声音,差点就被惑得失去理智,好不容易拉回几丝来,忙道:“逸并不愿把殿下错当别人,这对殿下不公。”

赵渊问他可愿跟他,肃王愿听实话吗?

李逸有些不确定。

赵渊却敏锐地觉出李逸怕是要婉拒,他退了一步道:“至多两年,到陛下亲政。”

他又提醒李逸,“你可是说过对本王亦有好感。”

李逸此刻无力去细想日后之事,他静了思绪,听了听自个的心,答道:“我说过会信殿下,便以陛下亲政为期。”

第四十七章

广华二十八年春,上有恙,太子侍疾。

李逸于这个暮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担,广华帝年事已高,每病一回,龙体都难复从前,眼见着是江河日下了。

太子忧心忡忡,一头忙着侍疾,一头代理着政务,朝堂上下,明眼的,已有不少人觉出了丝丝酝酿在暗处的风暴。

整个庆朝从京畿到边戍,到处涌动着暗流。

李逸这日才从学里回宫,李炽就唤了他去文华殿,“往后一段时日,先停了泮宫的课,太医院尚在会诊,孤有些预感,只怕有不好的消息要传出。”

“父王,您的意思是?”李逸一惊,太子天天都往中和宫亲去侍疾,日日过问龙体,若是太子觉出了什么……

“我儿莫要猜度。孤不过是有些担忧父皇,此番陛下病虽不重,却恢复得十分艰难,迁延反复了许久。今儿父皇还对孤说,恼恨太医无能,由孤在旁劝了许久,才平了些气。”

太子言毕长叹了口气,让李逸近前说话,“太医院多半要推倒此前的病论,父皇夏至之前,恐难痊愈。孤忧心的是到时的方泽之祭。”

李逸有些不解,“若父王忧心皇祖不能亲去,照例不该由父王去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无论如何都要进行的。皇帝分不开身的时候,太子代祭天地,也不是头一回了。

李炽没有立即开口,而是先看了看左右,从人皆鱼贯退出。

太子这才肃容向着李逸,“有些事,你也该知道了。父皇久已想用兵滇南,一应排兵调度,遣用何人何策都已暗中准备许久,却不想在这本该发动的节骨眼上,父皇却病了。如今此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你以为孤这些时日日夜侍疾,只是侍疾吗?那是父皇要孤打着侍疾的幌子,替他全全接手军务,这才好不误战事。”

李逸骤闻这惊天讯息,无疑心中炸雷。

这么快,从去岁稍对他漏了些口风,到如今万事俱备,才隔了多久,朝廷要打这样规模的大仗,没个三年五载做准备,断不可能。

李逸当即想到,滇南王世子是广华二十四年进的京。

如今已是春秋四度。

这竟是四年前就早已计划好了的吗?广华帝这头拿捏住世子,转身就积极备战。

那滇南王呢,他是否清楚广华帝的打算,又是否料到过形势演变至今。

李逸张了张嘴,想问,到底是滇南王早有异心,还是广华帝要逼反滇南王。

话未出口,却发现这问题已毫无意义,到了今时今日,太子既说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一切便已成定局。

所有人,至此只有选择立场的份。

李逸他自个是蒙在鼓里,那其渊呢,他是否和他一样?

李逸本能觉得是,不然世子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未来的死敌交好。

大战即将拉开,好似滔天洪流随时倾覆而下,他和其渊身不由己被裹挟其中,分属不同战营,要如何自处。

唯有拔刀相向一途而已?

李逸怔怔立在当地,心乱如麻。太子还只当他是忧心时局。

“因要用兵,国事上一日离不得孤,此番孤亦是分不出身去祭祀。

欢安,父皇年事已高,孤近来亦感身上担子之重,你身为太孙,也该是为社稷分忧的时候了。”

李逸虚岁已近十六,太子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