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摄政王的秘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脚踏,他原本还在辛苦地维持着礼仪,忽然感到了什么,侧首看了看立在身侧的赵渊。

赵渊此时长目清明,远眺宫外,那视线越过次第而开的宫门,落在了天边某处。

他亦感到了皇帝的目光,很快侧脸转向赵珩,视线交错,赵渊给了天子一个仿佛安慰的目光,在那沉稳而坚定的目光注视下,赵珩觉得礼仪的维持仿佛也变得不再那么难捱。

直至日影西斜,登基的一系列典仪方至尾声,礼毕,赵渊才告退出来,就见林文忠由内侍引着避在侧廊下,正仰着头等他,看样子已然进宫许久了。

赵渊心里一沉,这时候都等不及就要到宫里寻他,必是出事了。

他快步走向林文忠,脸上的神色虽如常,周身却散出叫人害怕的气息,内侍不用肃王开口,就已乖乖跑得没影,只留下当地的两人。

“出了什么事?”

林文忠鼓足了气,硬着头皮道:“公子不见了。”

第十章

待赵渊回了府中,双鲤几个早被看管了起来。

虽林文忠已细细盘查过两回,赵渊到底还是下了第三道彻查府邸的命令,一时东西各院,园子里,假山后,湖心岛上,一概不曾放过。

肃王府到处灯火通明,王长史亦被叫到了跟前。

赵渊端坐花厅上首,眼睑低垂,面上看不出喜怒,只淡淡道:“本王丢了件要紧的东西,如今府里大半在整修,每日里人多混杂,竟闹出这样不光彩的事。”

赵喜适时向下厉喝了一声:“汝可知罪!”

王长史额角的汗当即顺着那声喝滴答流淌下来,“发生了这样的事,俱是下官疏忽,还请殿下告知丢失之物,下官必定全力追查。”

“不必了。此事涉及军情,非尔等所能知,林文忠已接了你的差事,好方便他里外寻找。你只管依他所需去办,其余的,自思己过便是。”

赵渊掌兵日久,说出来的话并不见刻意加重语气,却能冷得令人打颤。

王长史磕头如捣蒜,只一心等着赵喜传王爷口令将他发落,不想眼前衣摆晃了晃,他还来不及摆出姿态恭送,赵渊已出了花厅。

从头跪至尾,王长史一把年纪,过得半晌方能歪斜着立起,身上还晕晕乎乎,心下倒是一片清明了。

无论那要紧东西找得着找不着,他这王府长史是做不下去了。

若那东西找着了,他兴许只丢个官帽,但凡那东西出了丁点岔子,他能不能清白地走出这王府,不落到刑部大狱去,还得两说。

大行皇帝这才去了多久,他这碍眼的皇帝探子就被毫不留情地清洗了,肃王果然狼子野心,这才新帝登基当日,他这个摄政王就敢将皇帝老子的人扫地出门,这不是公开叫板,又是什么。

唉,左右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罢了。

可怜王长史猜对了其一,难知其二,赵渊确实厌恶他这个探子,借机打发了他,却并不是为了和小皇帝对着干,不过因着李逸的事,早嫌他这个赵深安的眼线麻烦。

赵渊并没有对掀翻府邸的搜索抱太大希望,他将李逸可能去的地方在脑中梳理了一遍,越想越是不妙,突然起身出了书房,边让备马,边径直往府外行。

赵喜在旁都跟不上赵渊的步子,边追边道:“殿下,夜里还在宵禁。”

赵渊这才顿了顿身形,乱军接着时疫,大成朝初立,为了安全起见,夜里还在宵禁,这宵禁令还是他亲自颁布的。

肃王本人自然不受这禁令所限,但赵喜想要提醒他的是,在这般情形下,搜的人不便,躲的人自然更不便,不如等到白日再作打算。

赵喜虽劝了,但到底还是有些不敢看肃王的脸色,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且这鸭子等上桌都等了多久了,他简直没法去想他家王爷此刻是个什么心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

果然赵渊又重新往出府的路上走,赵喜忙转头要唤人去备马,赵渊又一拐,到了岔路上。赵喜一愣,急忙跟上,才走了几步,他心下已有底了,王爷这是要去李逸的屋子。

赵喜不由感叹,也就他家王爷这般能忍,从起兵,破城,紧接着应对时疫,是忍过了多少心焦,才寻到的皇太孙。如今出了事,还能沉住气。

显见生来是能成大事者,往日多少凶险艰难,屈辱负重,都忍了下来。从十来岁上到了京城,蛰伏数年才回的滇南。后头南征北战,朝廷、王廷两头不善,就这般夹在中间为难,还能从无败绩。

赵喜对他家王爷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人到底要有多大的坚毅心性,果决谋略才能走到今天。

莫说摄政王,哼,就是那大逆不道的念头,想想也不是不能有的。

赵渊浑然不知身后的赵喜在这区区几步路间,已经了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

夏虫在院子里长鸣,他缓步进了屋子,穿过无人的厅堂,踱步入到画室,赵喜擎着盏琉璃灯跟在后头,赵渊转身,赵喜会意,忙将手中灯盏递给赵渊。

琉璃灯盏被擎至空中,莹莹光华似水,泻在紧绷的素绢上,画幅正中,几只瑞鹤腾着祥云飞出重重宫禁,长颈展翅,奔向无垠天地。

不过寥寥数笔白描,画稿还远没有完成。

肃王将灯撤给赵喜,冷着脸转身出去了。

李逸,你就这么急着逃出“牢笼”吗。

天刚蒙蒙亮,赵渊一夜无眠进了宫,新皇初立,宫里朝堂一日离不了他,赵渊便早早吩咐了林文忠,将他昨日思考的几处可能,一一指明了,让他带人去寻。

晨雾弥漫,天宝寺的后山腰,露水经初阳蒸腾,罩得满山朦胧。

李逸天不亮爬到此时,早已满头大汗,又费了些功夫,才让他找到平安。

隔了这么多时日终于见着李逸,平安才算松了口气。

“公子,我都快急死了,每日里担惊受怕,都不知你在哪儿。无论是医馆的大夫还是那个张校尉,都不肯告诉我你被带去了何处,只一个劲叫我不用管了。我只得按你先时的吩咐,万一失散了到天宝寺后山等,可那是发水灾时说的话了。我从医馆离开后日日都来此,公子,可算是等到你了。”

李逸对于两人能顺利“会师”也大感欣慰,“平安,你没事就好。咱们先离开这儿,我琢磨着京城经了这一连串事,总要重新登记人口,咱们到时想法顶个旁人的身份,再躲一阵就混出城去。”

“好。都听公子的。”平安此时有了主心骨,喜不自禁。

两人又走了几步,他才想起来问:“公子,你这些日子都去哪儿了?”

他见李逸气色不错,身上穿戴,举手投足间都不像吃了苦的样子,倒也并不十分担心,只是照常问问。

李逸闻言却是一滞,想了想才道:“一言难尽,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