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笑魂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7

分卷阅读117

    了脚边的□□包一眼:“你还记不记得,当时猜想南北双方貌合神离,北骊有赤血的方子却不肯分给南蛮?”

秋笙轻轻点头,恍然道:“你这是…”

萨满生性多疑难测,能与邓七合作已经算是一件令秋笙颇感意外的事了,这下看着南大营居然使出了邓七的撒手锏,无论如何都会有所怀疑。

楚翛坏笑着冲他挤挤眼睛:“反间计。他们不是合谋么,既然是为利益关系,那便让他们的利益冲突起来…对了,他们在花都和威州对口的那条密道口找到了么?”

秋笙:“连城去了,又有郑南协助,问题应该不大。”

于子忠带着人上来了,韩建华也大致歇得差不多,虽说两耳仍有些嗡嗡,两眼却不再发飘了,直身而跪,请罪道:“未能护陛下周全,末将请罪。”

秋笙自然看出他身上带着伤,况且战场之中生死存亡都在瞬息之间,一片杀伐声能分出丁点神思听懂主帅号令,而不被血rou横飞吓破了胆的本事,都是日日夜夜慢慢磨出来的。还要主帅顾着另一个主将,这不是开玩笑么?

他实在厌倦这种尊卑有别的行为方式,同样的一条命,好像放在高堂宗庙之间便蓦然高贵无尚,放在乡间田篱之中便低贱可欺。

死之于万万人不过都是一样,虚情假意的万岁听腻了,反而只想要一个风雨过后携手之人,三五旧友,一壶老酒,便是他眼底的整个天下。

秋笙无奈地捂住了额头,自觉与前人相比,自己显得格外胸无大志。

挥手吩咐一众侧将退出去,秋笙一把将韩建华拽起:“省省吧,老子还用你救?”

韩建华撑着他的手站起:“只是今日之事的确蹊跷,你根本不是大张旗鼓地跑来南大营的,又是以火军统帅的身份上的战场,那帮死士怎么知晓那就是当朝天子?”

秋笙无奈地摇摇头,将朝中内鬼、天城一事和盘托出,最后总结道:“这内鬼是南北双方交流的节点,若是能把他一提溜抓起来,这两头就是单打独斗了,那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且,我严重怀疑,这些什么炸人、死士军之类的损招都是这鬼头想出来的,我觉得他比那些扛着大刀就知道横冲直撞的疯子更想让我见阎王。”

韩建华:“这事你给辰良了不是?顶多一时半会。”

一提到连城,秋笙便不可抑制地往那丧尽天良的蛊毒上跑神,可这南方拉锯战还没告捷,又不好现在把这事连皮带骨一道揭给他看,只好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此后数日,江南一线不得平安,韩建华带着南大营东奔西跑地打蛮人,楚翛安排送到的一批粮草和军械已经到了,军队有了底气,其勇猛程度便直线上升,除了被南蛮不停手地一阵子烦扰,这边打完打那边,倒也没什么可大担心的。

秋笙带着楚翛呆在腾蛟楼一阵,京城中没有巫蛊寨寨主前来的消息,他倒也乐得将朝政暂且全数抛给江辰和陆允,担任起了率领军队镇守营帐的职事,极长的战线哪边挑事挑得大了,便带兵一起攻出去。

打打杀杀的日子没过多久,一直装病猫的萨满川木却陡然发难,亲率三军,从江南八郡与另八郡的裂口向里猛撕,攻势迅猛难敌,一时间,江南再度陷入胶着战局。

隆明三年腊月三十,南大营却无半点年节的气氛,秋笙正收到来自西北军的加急军报,一如既往是何灵雨写的。

短短几个字读完,他却是冷笑一声。

萨满直面南大营,正是邓七斗胆跟西北军硬碰硬的契机,南北两境重燃战火,大有向中原侵吞的趋势,一时间民心惶惶。

第52章截断

江南危急、威州也不曾像秋笙说的那般不必放在眼里,这令人万般气闷的消息一传到京城,文武百官顿时乱成一锅稀粥,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再度和谈,将眼下两境战争四起的情况暂且先压下去,造一个粉饰太平的假象先凑合着过。

太平年间,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动割地饲虎的念头,什么“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类的古人诗句,被满朝所谓“忠臣”见天地挂在嘴边瞎球转,恨不得在自己的大脑门子上直截了当地贴上“爱国”两个大字。

如今却再不一样,他们惊恐地意识到,若是任凭这场战事无限制地如此发展下去,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北骊南蛮就能打到皇城根来要他们的老命。这些老臣中除了少有的几个忠良死节之臣外,其余都是一些会耍漂亮话的草包,先帝当时提拔这堆废物就是为了让他们哄自己高兴,如今留下来都成了大越的沉疴旧疾。

这么一个政局,放在不怎么精通政务的隆明皇帝手里,全然是只剩下几滴好汤的一锅老鼠屎。

而作为几滴好汤之一的江辰,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又惊又气地发现了自己徒弟王九斯藏了数年的真嘴脸。

此人居然还和左相陆允串通一气,作jian犯科倒谈不上,却坚定执着地在早朝时给每个尚还清醒的官员强制洗脑,这数十日如一瞬的sao扰最终的的确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或许真信,或许只是被烦怕了,到头来,这一帮孙子居然见风使舵地全脱离了正常思维的阵营,转而弃明投暗了。

闹到最后,除了他、按察使赵彦、礼部尚书胡天都、兵部尚书董琦和陶清林,其他人近乎无一例外地同意了先行和谈的结论,与此同时这群人还自以为聪明地决定在给秋笙寄出的信件上明确地写明东宫不可易主一事,甚至指望着身陷南方战场不得抽身的万岁爷还能抽出些时间看看信的最后,那些累赘的溢美褒奖之辞,顺便龙心大悦,回头给他们点赏赐。

如果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说明这的确是一伙只长了条能说会道的舌头的棒槌,对着秋笙拍马屁,一个不留神就能拍到马腿上,踢他个半死不活。

江辰作为一个过来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话不假,但是他此刻根本没权力更改这已成板上钉钉事实的信件了。

碍于陶清林上回的直言进谏,秋笙这次不敢再让秋井然不管不顾地跑到朝堂上来胡作非为了,转而命左右相一同理政,两人的权力大概是对半分。而此时陆允的想法与他相左,可群臣的意愿却几乎是一边倒的,江辰粗略地扫了一遍信件,实在是没眼再看下去了,只好点点头递给了王九斯。

鬼知道秋笙看到这封群臣联名上奏的书信时会是什么表情。

王九斯自从那件内jian案不归江辰查时,便自觉地和这位数年恩师断绝了师徒关系,转而整天跟陆允混在一处,见到江辰也不过仅仅是相□□头作个揖的礼节罢了。

江辰猛然有种豢养了一匹中山之狼的错觉。

而此时的王九斯压根就不知道,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