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燕归梁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7

分卷阅读217

    ,才八岁而已。”

说到这里,忽的叹了一口气,“十几年了,你却还不肯听为兄的话,好好回来。母后每次提起来,都要生一场闷气,抬手拭泪。”

历来帝王,一方面依靠守边大将护住国土,一方面又几分忌惮。

不过肃王倒是不担心宣武帝忌惮自己。

肃王出生的那一年,宣武帝已经搬离大明宫,独自住在东宫。太后因为高龄之年诞下孩童,月子里起了高热。宣武帝去看望,发现乳母们因为管事之人忙着太后的事情,疏于看护孩童,李律正饿得哇哇大哭。

东宫太子站在李律的小摇篮前,听说乳母被皇贵妃叫走,要用**敷面驻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十六岁的东宫太子只犹豫了一瞬,便咬破了手指,放进了李律的嘴中。

等乳母战战兢兢回来时,李律已经吃饱了。太子就坐在他身边,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轻轻摇晃着摇篮。

乳母跪地领罪,太子只淡淡说道:“别吵醒了他,带着他随我去东宫吧。”

自那时起,太子在书院读书,身边就睡着李律。太子在武场练剑,李律就在地上瞧蚂蚁。太子被正式授印那日,李律学会了说第一个词语。

辅国公崔尚文从西北回来那一日,太子抱着李律,说动了这个老顽固教李律刀法。

所以他李律与其说养在大明宫,不如说养在宣武帝身边。对于这个皇帝,他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他端起桌案上的茶盏喝上一口,“臣弟生的晚,更没有兄长你德才兼备。既然为臣子,便要守疆护土,难不成咱们李姓皇族,个个都要陷在长安城的安乐里吗?”

宣武帝并不因为肃王的反驳生气,他也抬手端起一杯茶水,脸上露出些八卦的目光来,“可是如今律弟你要婚娶了,难道舍得让弟妹去敦煌喝风吃土吗?”

……

……

第一百三十八章碰瓷

掩住殿门站在走廊上的高内侍隐约能听到宣武帝的声音。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这兄弟两人初一见面,一般都是开怀大笑,随意聊几句。不过今日聊到了肃王的婚事,倒是不曾有过的。

肃王也在殿内深感意外。

他和宣武帝聊过很多事。

肃王虽然大多数时候人在西北,但是也跟宣武帝书信不断。

不过这是第一次,宣武帝提起肃王婚娶的事。

当然,对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婚娶过,孩子和妻子都留在京城的守边王侯,会更可靠一些。

但是他却没有催过肃王半句。只有这一次,那模样又八卦又好笑,全然不像是一个帝王。

“母后误会了臣弟和文安县主的事,难道皇兄也误会了吗?”肃王眉头微蹙,这已经是今日第二次听到林钰的事。

怎么每一个人,都笃定自己愿意娶了她呢。

宣武帝是为自己提起的,还是同崔泽一样,是为了别的人提起。

肃王又道:“想必是司天监那里,已经给皇兄看了合婚判词。”

宣武帝兴致勃勃,“是辅佐相旺之象,大吉大利。”

肃王皱起眉头,“她一个小姑娘,能辅佐臣弟什么?”

“错也!”宣武帝笑得更开心了,“天象上说,星宿相合,是你辅佐她。”

肃王怔在原地,旋即白了脸色道:“一派胡言吧。”

宣武帝充满玩味地看着他,一直到肃王的脸又微红,抬头对他说道:“臣弟给陛下的奏折里已经说过了,林氏绸缎庄牵扯到北地私运黑火药离境的事情,应该封了绸缎庄,勒令林氏不得经营,赶出京城才是。”

“我看过了啊,”宣武帝端起杯子,过了一刻才缓缓道,“我觉得律弟你才是,一派胡言。”

高内侍站在殿门外忽的一阵紧张。

果然这一声一派胡言以后,殿内传出肃王和宣武帝争执的声音。

不多时,又听到榻上小桌被掀起,两人离席的声音。接着争执声越来越大,宣武帝忽的大声道:“你不准胡来!”

肃王接腔道:“臣帝不是佞臣,没有说谎。”

宣武帝又叫道:“你不愿意娶便不娶,怎的便要把人家姑娘逼到绝地。前一阵子要不是她,你便要少个侄儿了。”

肃王的声音忽的小了起来,接着宣武帝的声音又道:“你竟然敢……别说了,快滚去母后那里吧。”

高内侍心中一惊,听得咚的一声,似乎是宣武帝已经踹了肃王一脚。

他连忙走得离殿门远了一点,紧接着呼的一声,殿门被肃王拉开,他气哼哼的,头也不回朝外走去。

宣武帝尚在殿内叫道:“真是气死朕了!”

高内侍脸色煞白。

果然跟之前一样,每次见面,先是高高兴兴的,接着就大吵一架。

今晚陛下必然会气得吃不下饭了。

……

……

肃王李律和宣武帝不欢而散,往兴庆宫方向而去。

刚走没几步,想起太后必然又要问起林钰的事情,索性调转方向,往东市而去。

两年没有回来,东市更加热闹,不少店铺都是新近重修加盖的,看起来高了不少,也华丽了不少。

李律已经在马车中换过常服,也没有带随从,倒是可以混在百姓中随意宴饮。不过他对饮食挑拣,走过了一整条街,才看中一家口味偏重一些的食肆。

刚刚进去坐定,便听到楼上有女孩子悦耳的声音传来,“昨日里没有送长姐一样东西,还又贪占了你这颗铃铛。你说到底是金的,还是铜的呢?”

接着传来林钰的声音,“铜的吧,不然那人不会如此大方,走了也没有要走。”

铃铛,铜的。

肃王抬头看向楼上凭栏而坐的那一对姐妹,想起来了。

他曾经在林钰脖子上栓了两颗夜晚示警用的铜铃。

那是在汴州,林钰几次想要杀了自己。他不得已,才绑了她,拴了铃铛。

不说都忘记了,应该要过来。

此时那铃铛正在一个小女孩嘴里,她正用力咬了咬,随即呲牙咧嘴道:“果然是个小气鬼,送长姐东西,怎地送了个铜的!”

林钰撇嘴道:“你要是不喜欢,丢掉就好。长姐送你个纯金的。不过这东西,纯金的不够响亮。”

那小女孩皱了皱眉,“长姐,我戴上这个,是不是有点像富贵人家猫狗脖子上的?还是丢掉好了。”

说完便抬手往楼下掷去。

李律听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