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明末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 回家

第四十一章 回家

    信中的内容不多,也就二页纸。是沈崇文写来的,大意是这样的,离开了几天,颇为的思念,希望回家一趟,而最重要的是,二家人家已经本着风风火火闹革命的精神,把成亲六礼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也就是纳征。所谓的纳征,就是指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而按照灵丘县的风俗,送聘礼的任务必须由准女婿完成,所以沈崇文才急着写信给沈朗。

看完了信之后,沈朗不禁一阵苦笑,哎,堡内刚刚起步,就又要离开,这事情可真多啊。不过想到赵秀宁那秀美的脸庞,想到那临别的赠语,沈朗又不禁颇有些思念。他盘算了下,还是去一次吧,不然的话,被老丈人认为是轻视他们就不好的。等到以后娶进家门之后,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第二天,沈朗带着沈大他们启程了,而在这时,三里堡内正在上演着一出逼宫的好戏。本来那天刘隆元拒不交出田地之后,这事就一直拖着,他也没搬出三里堡。现在沈朗有了上面的同意,就让邓禹他们去办这件事了。

能够收拾这个小人,邓禹他们是十分高兴的,所以连同马武,马成一起来到了刘隆元的家。“什么,要赶我走!”听见邓禹他们幸灾乐祸的声音,刘隆元气得浑身颤抖。大声道:“他姓沈的也不过是个总旗,他有什么资格赶我走!”“呵呵,姑且不论总旗大人有没有这个资格,可再加上这个呢——”说着邓禹把王昆写的回复一亮,推到了他的面前。‘经查有小旗刘隆元,欺压军士,侵占田地,现革去小旗一职,并搬出三里堡。此令!’

看见了这道令喻,刘隆元只觉得天旋地转,完了,一切都完了。而且更令他恐惧的是,这上面清清楚楚是千户大人的回复,这么看来连妹夫都保不住他了。刘隆元恨恨的从三人脸上一一看过:“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当心自己也有这一天!”“这个就不劳你刘小旗费心了——”邓禹阴阴一笑道:“哦,说错了,现在不是刘小旗了,现在是白丁了——”邓禹又补充了一句。听见邓禹毫不留情的挖苦刘隆元,马武和马成都是哈哈大笑。

“好好,你们等着——”刘隆元一面说着,一面抖抖索索的摸出了小旗的腰牌和告身,艰难的放在了桌上。“怎么,只有这些吗——”邓禹接过腰牌和告身,却是没有撤走的意思“怎么,还不够吗!你们还想要刘某这颗人头不成——”刘隆元激动地大叫道。

“呵呵,老兄真是不晓事啊,那些田契不留下了吗——”马武冲着他冷冷一笑道。“好好,算你们狠——”看看蒙混不过去了,刘隆元只得心痛至极的把那些田契交了出去。

“好了,兄弟们,事情办成了,咱们回去复命吧——”邓禹得意的朝着田契吹了一口气。嘻嘻哈哈的和马成马武出门去了,临走时他还不忘提醒刘隆元一句:“搬家可是要快哦,若是过了一个时辰,这屋里还有东西的话,可别怪扫地的给你扔出去哦——”说着三个就哈哈大笑着去了,“小人,一帮子小人,以后专吃枪子的小人——”刘隆元看着三个人的背影,跳着脚骂道。“不对,我要去找我妹夫去,不能就这么算了——”骂了一阵之后,刘隆元冷静下来了,一个时辰后,刘隆元在百户所里见到了他的这位妹夫。

朱国栋这段时间的心情很不好,原本三里堡的总旗调走了,他满心以为该是他的妻弟上位了。三里堡虽然不是什么大地方,可自己人上去之后,油水还是有一些的。没想到却半路蹿出一个沈朗来,硬生生的把这个位置夺去了。而在昨天,他听说千户大人还听了那小子的谗言,竟然把刘隆元小旗的职位都拿掉了。这不仅使他气不打一处来,还生出了一种危机感。这样下去那还了得,他才来了几天,就这样得宠,再给他几天时间,以后不是要骑到他的脖子上了!

于是他仗着和王昆的关系不错,第一时间去替刘隆元求情,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昆竟然驳回了他的求情。虽然没有斥责他,可是语气中的偏袒之意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朱国栋正在家里生闷气呢。

这会看见刘隆元来找他商量办法,朱国栋顿时有了主意:“隆元那,大丈夫要能伸能屈。现在这个姓沈的正在得宠,咱不能和他硬着来——”“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不成!”刘隆元一听就急了。脖子上的青筋都一条条蹦出来了!看看朱国栋似乎无动于衷,他又开始煽风点火。“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今天他动我,就是不给你面子,难道这口气你就能忍得下!”

“不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现在啊,先去找个离三里堡近的地方猫起来,然后给我死死地盯着他们。你忘了吗——”朱国栋阴阴一笑道:“那些贼人四五月里不就要下山打草谷了吗,那姓沈的家底丰厚,想必是不错的猎物。你又对三里堡熟,到时候你去给他们递个消息,然后把堡门一开,等到三里堡被攻破了,那姓沈的不管死不死都在三里堡站不住脚了,然后我在千户大人面前替你美言几句,到时候这个总旗的位置不就是你的了吗!”“好,无毒不丈夫——就这么办了!”虽然知道三里堡一旦被攻破,肯定是悲惨无比。可是想起了如今已经落到了这步田地,再想想邓禹他们把他赶出去时候的那副嘴脸。刘隆元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朱国栋看着刘隆元满脸怨毒的模样,心中却是另有打算,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个一箭双雕之计。他听闻沈朗正在练兵,而且人数还是不少。心想如果被他练成了,以后腰杆子不是更加硬了吗!于是他就想出了这个主意,让刘隆元作为内应,放贼人与三里堡相斗,然后他埋伏在堡外,等到他们斗的两败俱伤之时,他再领兵出现,到了那时,割上几十个脑袋那是不成问题的。或许好一好,再往上升一升都说不定呢……

沈朗还不止知道,一个阴谋正在悄悄地对他展开,此时他已经到了灵丘县了,入了城门,沈朗纵马向沈府前去,一路上还是这条熟悉的大道,只是道路两旁的人却是看上去有些不一样。怪了,哪里不一样呢?哦,沈朗想了想就知道了,路上的乞丐和流民少了很多,而且路上的行人脸上也有了些生气。看着眼前的一切沈大呵呵一笑道:“少爷,感觉不一样了吧,说起来这些也是你的功劳啊——”“哦,怎么是我的功劳呢——”沈朗微微一笑道。

“这不就是因为那收购骨头吗,本来那些乞丐一天乞食下来,也讨不了几文。可是去捡骨头的话,能稳稳地吃上一顿饱饭,所以现在几乎都看不到乞儿了,而且我还听说,有的头脑灵活的乞儿还能攒下一笔小钱呢。”沈大看着沈朗崇敬的道。

沈朗听了微微一笑,这本来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按照后世的话说,这就叫做连锁效应。而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这一路前来,他已经在很多麦田里看到了水车和手压机。那些麦苗虽然没有沈氏农庄长得那么好,可也算是很好的年景了。想必这些人家现在的心情都很好吧!而这种现象还会口口传播,结果就是购买水车和手压机的人家会越来越多,这样就造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就会使灵丘县的粮食生产踏上一个新的台阶,而粮食多了又会进一步促进灵丘县的稳定,这样就造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并且丰收带来的高额利润又会促使很多地主进一步谋求土地,在把灵丘县的土地开发完毕之后,就会形成一个以灵丘县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现象。最终就会形成一个以灵丘县为核心的产粮丰片区。到了那时候,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缓解此时大明缺粮的困境,第二,由于粮食可以就近调拨,而无需再从南方运往京师,就可以大大降低运粮成本。当然,这样还有另外的好处,譬如说还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灵丘县现在大小匪患很多,等到看见粮食丰收了,那些盗匪准会眼红。

而这些地主为了自保就会出钱剿匪,而这种事指望官军显然是不可能的。到时候他沈朗挺身而出,就可以名利双收。至于粮食丰收会给老爹的政绩带来什么好处,那还都是未知之数了,嗯,对了,貌似老丈人也是管着粮食赋税这一块吧,到时候灵丘县成了纳粮大户,他的治下有方的一笔也是跑不了的……

...

第四十一章回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