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明末在线阅读 - 第三十九章 觅得良匠

第三十九章 觅得良匠

    哦,沈朗接过了信,却是没时间看。等晚上再看吧。此行沈三还按照吩咐带来了一百个身强体健的庄丁,他们都是自愿在沈朗手下当兵的,这些人以后也都是作为军士一同训练。原本这个增加军士的计划还要推迟一些时间的,只是随着沈氏农庄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前来投奔的流民也越来越多。有了这些流民的加入,农庄的人手就大大富余了。也就有了这些人提前的到来。看着这些身强体壮的庄丁,很多还都是熟悉的面孔,沈朗先是照例激励了一番,然后安排好食宿,就让他们投入训练了。

沈朗则是带着车队来到了千户所,千户所门口有看门的军士,沈朗向他说明了来意,这个军士显然是认识沈朗的,知道他是千户大人面前的红人,见他来了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传了,很快,就出来回话说请沈朗进去。沈朗进去之后,王昆正刚刚收功呢,王昆虽然贵为千户,不过还是保留了以前的行军风格,每天都要练上半个时辰的大刀。

“贤侄啊,你可是好久没来了啊——莫不是把你这个伯父忘了!”王昆一面擦汗,笑呵呵的道。“不敢不敢,只是初到三里堡,一切都还没理顺。所以脱不开身啊。不过今天那两样屯田利器已经运到了,想着伯父就来了。”沈朗微笑着道。

“嗯,好,坐下说话吧——”王昆笑眯眯的道。他对沈朗愈发的欢喜了,这东西一到就给他送来了,说明心里还是有他这个伯父的。“听说你在那里开垦荒地,还训练军士。搞的很是不错啊。”听见王昆说起这个话题,沈朗赶紧道:“是啊,正所谓居安思危,平时训练的时候多流汗,打仗的时候才能少流血啊——”王昆听了就是一愣:“训练的时候多流汗,打仗的时候才能少流血,说的十分精辟,说的有道理!”王昆不禁连连感叹。沈朗就提出了自己的困难。三里堡兵器奇缺,想自己打制兵器,可是缺少工匠和生铁,铁甲也是没有。

听见沈朗说到库房内兵器少得可怜时,王昆也是露出了无奈之色。这种情况他也是清楚的,只是到处都是如此,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贤侄啊,伯父这里生铁倒是有一点,可是还有下面的百户所要应付,这样吧,库房里还有二千斤,你提走一半吧。铁甲都是放久了的,你自己去挑吧,一共有三十副,你可以挑走一半。至于工匠吗——”王昆对于沈朗提到的那个徐大锤毫无印象。而且即使有印象他也无所谓,反正千户所里工匠一抓一大堆,多一个少一个都是一样的。“我派个人,陪你去军器局里挑吧。”说着王昆就打发身边的奴仆去找人了。“多谢伯父——”沈朗连声感谢道,心道这个王昆对他还真是没话说了。看来日后有了战功也不能忘了他。

沈朗又把那份状子拿了出来,王昆稍稍看了之后就道:“嗯,既然这个刘隆元不服你,把他撤了就撤了吧。”反正在他看来,一个小旗而已,芝麻绿豆般的人物,撤了就撤了吧。两人又说了一会话之后,髙关山大步的进来了“大人,叫小的前来有什么差遣——”

“关山那,沈总旗需要一些生铁,铁甲和匠户,生铁我许了他一千斤,铁甲十五副,匠户随便他挑多少,你陪着他把事情办一下吧。”髙关山是王昆的心腹,所以王昆直接就把这事交给他了。“是——”髙关山连忙答应了一声。沈朗辞别王昆后,和髙关山一同前往库房。髙关山和沈朗也算熟人了,再看见王昆对他如此恩宠,自然是格外热情。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的到了库房,有髙关山陪同,自然是很顺利的。不过沈朗还是给了开门的小吏一两银子,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谁知道以后是不是还会打交道呢!看见沈朗既有大佬陪同还懂得做人,这个小吏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沈朗先是领了生铁,然后又开始挑选铁甲,其实这些铁甲大多已经锈迹斑斑,不堪使用了。不过作为原料还是可以的。沈朗挑了十五副勉强看得过去的铁甲之后,又直奔军器局。到了地方一看,匠户还真不少。不过沈朗不认识徐大锤,只好让军器局的小吏去替他找来。

很快小吏就从人堆里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匠户来了,

“你就是徐大锤,可是会打制精良的鸟铳。”沈朗看着这个匠户道。“回大人,只要大人有上好的材料,那是不在话下的。”徐大锤昨天就接到了他侄子的来讯,又知道三里堡现在红火的不得了,正眼巴巴的等着沈朗来呢,现在贵人上门了哪还有不摆显的道理。

沈朗心道,不能你说行就行的,还得考考你。沈朗就问道:“那你说说看,打制一根鸟铳需要多少生铁,所费几何——”“回大人,造鸟铳,以八斤精铁为妙,只是耗铁甚多,四十斤毛铁,最后只炼到七、八斤精铁,花费不小。再加上炭价,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一根鸟铳的成本在三到五两。”徐大锤想了想道。

沈朗点了点头,这徐大锤的估算跟他差不多,也符合历史上相关记载,倒是个实诚的人。不过沈朗尤其关心鸟铳的质量,历史上很多明军使用鸟铳炸膛,造成军士对使用鸟铳有一种畏惧,沈朗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开玩笑。

对沈朗的这个问题,徐大锤也有应对之策:“大人,鸟铳之所以炸损,一是材料以次充好,拿生铁冒充精铁。二是工匠们手艺不到家,在制造时粗细薄厚不均,特别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功夫不到家,造成鸟铳炸镗。不过由小的打制,自然不存在这些问题。”

沈朗点了点头,历史上大明对鸟铳的质量要求其实很严格,不论工部还是各地卫所,他们造出军器都要注明某部、某卫、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样,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不过就算这么多规定,大明军器的质量却是有目共睹。

当然,大明军器质量之所以低下,根子还是在于官场的**与糟糕的匠户制度,不过这已经是积年旧习,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沈朗经过一番考量,初步认可了这个徐大锤,不过鸟铳是今后作战的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沈朗自然是要格外重视的,他严肃的看着徐大锤道:“你这样说是最好不过,不过我们还须立下典章,你随我去三里堡,每月食粮工钱我会优待,嗯——”沈朗想了想道“你现在每个月可以拿多少银钱——”“回大人,现在每月有五分银子和三斗本色米——”徐大锤说这话的时候颇感委屈,其实按照规定应该每月最少也有一两银子和五斗米的,只是都被克扣光了。不过现在军器局的头目就在身边,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沈朗点了点头“我可以给你翻倍。每月一两银子的现银和六斗本色米!另外你每造出一只合格鸟铳,我都会给你二分银子的激励——”“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徐大锤喜得连声道谢,看来真是遇上贵人了。“别急——我还有话说,”沈朗话锋一转道“有奖便有罚,若是有一支不合格,我便要扣去你二分银子以做惩罚,怎么样,这个条件能不能接受!”

这就是凭本事吃饭了,若是手艺过硬,天天吃干饭那是没问题的,可若是稀里麻拉的半吊子手艺,那么裤衩赔光了都不够。

李茂森大声道:“好,只要大人能提供质量过关的精铁和车床,就没有问题。”对他来说,正愁手艺没地方施展呢!听见沈朗开的价码这么高,一旁的小吏心道,有这钱捞进自己口袋里多好,哎,真是年轻人大手大脚啊!髙关山倒是不显得意外,沈朗手面豪阔他是领教过的。

“大人,也把我带去吧——”“大人,也把我带去吧——”又有**个匠户围过来道。这些都是徐大锤的好兄弟,徐大锤前天得了这个消息,就悄悄地和这些匠户说了,刚才在谈条件的时候,这些匠户都支愣着耳朵听着呢,等到听见沈朗开出的条件时,一个个都高兴坏了,这样好的主子哪里去找啊,于是一个个都拼命的挤了过来,不过这些匠户的手艺的确不错,徐大锤也知道,沈朗是把手艺放在第一位的,先前他那位侄子来信的时候就重点强调,这位主子就要手艺好的,所以他也是看人介绍的。

“要去没问题——只是这手艺可要好啊,不然到时候把家底赔光了都不够——”沈朗十分严肃的道。“大人您就放心吧,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们的手艺大锤兄弟也是知道的。”这些人都是争先恐后的道。徐大锤也是在一旁连连点头。

说实话,对于有真本事的匠户,沈朗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他还巴不得人再多点,既然这些匠户都有信心,沈朗自然是都收下了,点了点数,连徐大锤一共是十一个。怎么说呢,眼下供应一百人是绝对够了,若是队伍发展了就显得不足了。

“还有没有人——还有没有人敢去的!”沈朗一连喊了二遍,带着把条件又大声说了一遍。可是一通话喊下来,却是只有出来了六个,而整个作坊里少说也有上百号工匠。其余工匠虽然羡慕的要死,却是不敢应声。他们可是知道自己的斤两,手艺不到家去了非但不能养家,怕是连老婆孩子都得饿死!

看看也就这么多人了,沈朗照例赏了军器局的小吏一两银子。至于手续交割的事有髙关山去办,不用他cao心。那小吏原本就对这些匠户漠不关心,反正去留都和他无关,原本看见沈朗是髙关山亲自陪着下来的,就不敢有索要小费的意思,现在得了一两银子,已是意外之喜了。

沈朗的这一举动徐大锤他们也看见了,看见沈朗出手阔绰,自然是更加庆幸遇到贵人了。

从军器局出来之后,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匠户们都是去收拾行李去了,趁着这当口,沈朗塞给髙关山十两银子,人家陪着转了一圈,也不能白跑不是,髙关山哪里肯收啊,他知道沈朗和千户大人的关系。最后沈朗硬逼着他收下了。等了一会,十几个匠户都是拖家带口的来了,向王昆辞别之后,沈朗带着车队浩浩荡荡的回程了。

...

第三十九章觅得良匠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