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男主貌美如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1

分卷阅读191

    分了。

只是世事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谁能想到霍愉有幸遇上秦大夫,愣是捡回了一条命。

“你外祖父外祖母知道这件事了吗?”莫忧的生母不在了,婚事不说外祖父外祖母做主,告知他们总是必要的。

陆珊不甚确定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反正莫家一开始是瞒着他们的。”可以想象,西川顾家的人知道这桩婚事,心情肯定会很复杂的。

元琪闻言不禁叹道:“早晚总是会知道的,可惜你不在,也没法劝慰两句。”

“有我四jiejie五jiejie呢,还有宁jiejie,她们都很会哄外祖母的。”宁雅蕊即将嫁给陆珊的四表哥顾泽,莫忧明日之后便是威远侯府的世子夫人,除了感叹世事无常,陆珊无话可说。

四大侯府之一的威远侯府娶世子夫人,婚礼的排场毋庸置疑,反正除了陆珊和陆瑶,陆家的姑娘们基本还是很羡慕的。

尤其是陆玲,她今年十六岁了,婚事至今没有着落,说是心里一点不慌,显然是不可能的。

吴夫人不会插手陆玲的婚事,可她跟曹氏提过好几次了,有差不多的人家上门,就把事情给陆玲定下来,陆珊都订婚了,陆玲的婚事一直拖下去不像话。

曹氏一向畏惧吴夫人,只能连连应是,可陆玲的婚事蹉跎至今,合适的人家也不多了,她总不能随便找户人家就把女儿嫁过去,万一坑了陆玲怎么办。

曹氏早先拜托过顾萝,让她帮忙看看,有没有适合的人家,毕竟顾萝的人脉比她广多了。

只是顾萝刚回遥京不久,三房孩子多事情多,陆珊被皇帝赐了婚,莫忧又要从陆家发嫁,顾萝忙进忙出忙得不可开交,曹氏也不好意思催她。

还是吴夫人催得急了,曹氏才去了趟秋棠院,问顾萝有没有什么消息。

“二嫂来得正巧,就是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了。”顾萝办事的效率没得说,她还真给陆玲挑好人家了,而且不止一家,就是前段时间忙着莫忧的婚事,没空提起罢了。

曹氏闻言喜不自胜,本来就是求人帮忙,哪怕顾萝说没顾得上,她也无话可说,因为顾萝近来真的是很忙,不料已经有消息了,岂有不感激涕零的。

第138章卿赫

顾萝和曹氏相交多年,对自家这位二嫂的脾性了解得很,曹氏虽然软弱不争,在侯府的存在感极低,却是个不爱求人的性子,凡是都是自己忍着,绝不轻易劳烦他人。

这回之所以求到顾萝头上,估计也是没辙了,陆玲的年纪愈发大了,再往后拖,婚事只会更愁人。

顾萝也是想到这点,才会答应了曹氏的请求,因为以她的脾气,平时是最不爱理会这些闲事的。

顾萝做事有个原则,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哪怕是给人说亲,也不例外。

顾萝上次给人说亲,还得追溯到十年前,那次也是事出有因,陆家三姑奶奶陆晓的未婚夫跟人斗殴死于非命,她虽然是受害者,却受此牵连,差点嫁不出去。

陆家老太太出面,让顾萝帮忙在老家西川给陆晓说了门亲事,虽然以陆晓侯爷之女的身份来说,那算是典型的低嫁了,但她嫁人后过得很好,对顾萝也是十分感激。

如今轮到陆玲,顾萝肯定是要尽心尽力的,只是陆玲的情况,跟陆晓又有些不同。

陆晓虽然是庶出,可她是安远侯的女儿,哪怕在家不太受到重视,走到外面也是没人敢轻视的。

陆玲倒是嫡出,无奈陆显没有出仕,她又没个亲兄弟帮衬,说亲的时候全无优势可言。

更糟糕的是,陆家没有分家,四代人聚族而居,无论哪一房的小娘子,从小过的都是金尊玉贵的生活,就是比起宫里的公主们,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到了婚嫁的时候,一旦落差太大,适应起来肯定是非常痛苦的。

“二嫂,恕我直言,虽说都是侯府的小娘子,平日里衣食用度处处一样,可有些事,到底是不一样的。”顾萝提前给曹氏打预防针,她给陆玲介绍的人家,不大可能是四角俱全的。

见曹氏不说话,只静静看着自己,顾萝又道:“大哥是世子,大嫂是嫡公主,他们家瑶姐儿想嫁什么人家,大约都是使得的。但是玲姐儿,就没这样挑选的余地了。”

曹氏闻言忙道:“这是自然的,我们玲姐儿哪里比得了瑶姐儿天之骄女,弟妹肯帮忙,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事实上,陆玲的条件何止是比不上陆瑶,她是哪一位堂妹都比不过,顾萝只把陆瑶提出来,就是很给曹氏面子了。

“我斟酌了这些日子,最后看中了两户人家,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干脆都说给二嫂听听,你们自己回去商量。”顾萝做事不会不给自己留余地。

当年的陆晓是别无选择,她在遥京嫁不出去,陆家京外又没什么亲朋故旧,要是顾萝不帮她,她这辈子就算是完蛋了,当然不会计较太多。

陆玲则还没到这样的境地,她不是真的嫁不出去,而是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她能看上的人家,人家看不上她,看上她的人家,她又不怎么看得上。

还有就是,年轻小姑娘不懂事,一开始回绝地太强硬,吓跑了一些还不错的人家。回过头发现,这户人家其实还不错,与之类似的都不敢上门了。

曹氏请顾萝帮忙,就是想着她见识多人脉广,能给陆玲找户还算不错的人家。

“二嫂可还记得梓阳卿家?”卿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过条件是真的不错。

曹氏想了想,颔首道:“自然是记得的,当年三叔在梅花书院求学,可是借住在他们家?”

“正是。”顾萝点了点头,提到梓阳这个地方,她的心情有些复杂,“珊儿出生那年,她爹病得快不行了,还是二伯护送我和琮儿赶去梓阳的。”

“三叔福大命大,福报都在后头呢。”说到陆显去过梓阳,曹氏的记忆渐渐深刻了,“淮安郡丢了这么些年,卿家后来如何了?”

梓阳是淮安郡的郡治所在,曹氏记得陆显跟她提过,卿家是梓阳首富,家中富贵非常。

“卿大爷是个聪明人,早就看到宛州局势不稳,提前转移了部分家业到南方老家,虽然损失不小,倒也没有损了根基。”顾萝说起卿研,语气里全是钦佩。

宝元十七年之前,宛州的局势一片大好,左骁卫将军杨岳连战连捷,一口气收回了宛州十六个郡,就差最后的淮北郡和徐阳郡。

当时,朝廷上下一片喜色,所有人都对杨岳充满信心,觉得只要再给他一两年,宛州定能彻底光复。

如此上好的形势,卿研能提前看到危机,还能做好两手准备,眼光绝非常人可比。

“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