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摄政王宠妻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4

分卷阅读44

    。

那是他一生,再回不去的好时光。

他呆滞了好一会,才慢慢展开信,那信上写着。

一别经年,往事如浮云散,今逢大难,身死不足俱,唯念吾儿卫律。今托付于你,万望珍重。

那封信上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可偏偏连起来却实在难懂,有什么堆积在脑中,缠绕成了团蛛丝网。苏承脑中蒙蒙一片,再难思考。

卫律只穿着件简陋长裳,三月天,乍暖还寒,他冻的手脚发凉,然而却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望着镇北王苏承。

这个男子周身的冷寒肃杀,在看过信后一瞬件褪的干净,徒留下层寡薄的哀戚。

呆滞了好一会,苏承终于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卫律,与其说看,不如说盯着。他的眼瞳一动不动,仿佛能在卫律脸上看出朵花来,好办响,才开了口,却是问道:“你的母亲,可有跟你提过我?”

他瞳眸黑沉,仿佛斩不破的凄凄夜色,暗藏着些微的哀伤与期翼,那样的神情直教卫律不敢贸然开口。

他敏感的发现了些许微妙之处,然而这却不在他的掌握范围,真相就在嘴边,卫律却不知该如何去说。

怎么都伤人,怎样都为难。

挣扎了好一会,卫律还是如实相告:“没有。”

等待着的男子眉宇间神色僵了一瞬,然后微微笑了。他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个答案,却又实在悲伤,以至这笑容实在苦涩难言。

卫律知道这不是好时机,他还没摸透苏承是什么想法,然而他已不能再等了。

重重跪在地上,卫律恳切求道:“王爷,洛安危矣,求王爷救洛安于水火之中”。

苏承忙扶他起来,低声道:“殿下不必如此,我自会帮你,仔细算来,你还该唤我一声叔父。”

卫律垂了眼睫,他并不知道苏承与父母的交集,但还是从善如流唤了声:“叔父”。

苏承叹了口气,目光落到卫律面上,心中一时五味杂陈,苦涩与欣慰一齐涌来。

这孩子长得像他母亲,性子也像极了,执拗又傲气。

正静默无言间,屋外忽然传来一道柔软女声,“爹,我救回来的人怎么样了。”

话音未落,一身红衣的女孩已探进头来,她四处张望了下,没看见人,就哒哒哒跑进了屋,喜笑颜开地被书房里站着的两个人抓个正着。

苏歌看见卫律,眼睛里直冒星星,一瞬间亮的不可思议。她朝卫律眨了眨眼,几乎把“我救了你”几个大字写在了脸上。

目光微转,看到自己冷着脸的亲爹,苏歌立刻收起了小动作,挺直脊背,站的像一株小白杨,笔直笔直。

苏承无奈的看着苏歌,半响长叹一声,转向卫律,眸子带着几分无奈的宠溺,“律儿,这是苏歌。”

单就那声“爹”,卫律也知晓了这个粗枝大叶的女郎是苏承的独女,只是性子实在不像。

苏歌只当卫律是来投奔苏承的自家远亲的孩子,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她走到卫律近前,看着他低垂的画扇般的长睫,忽而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

“要吃吗?”她从袖口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竟是几块精致的糖糕,甜香盈在鼻端。

“我还不饿。”卫律强忍着烦躁之感扯回衣袖,偏过头淡淡道。

可是你到现在都没吃东西。苏歌很想告诉卫律,这甜糕特别好吃,得排很久的队才能买到,他要是不吃,她就吃了。

可是瞄了眼少年玉色的侧面和微白的唇角,苏歌还是忍住了馋嘴,小心翼翼地将那布包放在桌案上。

送走了苏承和缠人的苏歌,卫律走回内室,眼尖的发现桌案放着一个物件,走近了方才认出是苏歌刚刚递给他的吃食。

细绢上整整齐齐码着四块雪白的糖糕,洒着些许碎核桃仁,一看便是很甜的模样。

他最不喜甜食,这甜糕和买它的人一样让人讨厌。卫律将糖糕挪到一边,自己捡了本书来看,大仇未报,他不能轻易放松懈怠。

可脑子里时不时浮现甜糕的模样,卫律犹豫良久,终于打定主意。他将书搁下,走到柜子前,将放在里面布包打开,拿起一块糖糕咬了口。

嗯,和他料想的一样,甜的直倒牙。

卫律将糖糕细细包好,放回柜中,慢慢踱回去看书了。

端坐案上的少年乌发黑瞳,清俊沉静。却不知为何,烛光下玉色的耳微微泛红。

第36章心跳

沈氏在厢房等着,脑中昏昏沉沉,又惦记着赵意婵,怕她举止不雅,惹怒了空隐大师,思量着没多久觉得后脑更疼了。

春筝在一旁候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亏有个小和尚懂些医术,她忙请过来给沈氏瞧瞧。

“暑热未消,施主又忧思过重,是以才会头痛不已。”小和尚年纪尚幼,低眉顺目,举止间和常笑有几分相似。“服药后好好休息很快便好了。”

春筝一个劲点头,这位小师傅说的头头是道,确实有理。

小和尚言罢转出去,没多久捧回来一碗褐色汤药,还腾腾冒着热气。

春筝犹疑半响,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给沈氏喝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夫人身子金贵,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她百死亦难赎其罪。可不喝这么头疼下去也不是办法……

正左右为难间,小和尚蓦地捧起药碗喝了一口,朝春筝善意地笑笑,“放心吧,这药效果很好,且平日里多喝也不伤身子。”

沈氏低吟一声,春筝狠下心来,接过青瓷薄碗,服侍沈氏将药汤饮下。

这药果然如小和尚所言有奇效,沈氏喝了没一刻钟,脑中晕眩褪去,眼神复又清明起来。

春筝扶着沈氏坐起身,对着小和尚道谢。

“多谢小师傅了。”沈氏的声音温和低弱。

“不用谢,不用谢。”小和尚直摆手,连声道,“我医术不精,施主身体无恙就好。”

沈氏目光慈爱的看着小和尚,可怜见的,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大小,手腕却只有瑜儿一半细,想来寺中生活清苦,小和尚过的颇为艰难吧。

为了答谢这位小恩人,沈氏决心下次来上香时多给寺里捐些香火钱,好让住持改善饮食,教小和尚吃的好些。

“还不知小师傅叫什么名字?”沈氏柔声问道。

“贫僧法号常宁。”小和尚半阖眼,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躬身道。

“常宁……”沈氏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念叨了几句,脑中忽而闪过一张清秀的面孔,不觉愕然道,“你莫不是常笑的师弟,空隐大师的二弟子。”

常宁未料到沈氏竟认得自家师兄,惊异后点了点头。

沈氏神色愈喜,拉着常宁说话。

常宁无奈地坐在床榻边听着沈氏说起遇见常笑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