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超感精英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一十章 大报恩寺地宫

第四百一十章 大报恩寺地宫

    对于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有四个地宫的法在讨论会上争论的比较激烈。一时间也没有一个定论。不过雷涛对于这四个地宫的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会后他找到了姜赞臣询问这四个地宫的事情。

“首先就是大报恩寺的这个地宫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帝朱棣为纪念生母历时19年耗资白银数百万两才建成这座皇家寺庙里面摆放了不少宝贝:夜明珠、避水珠、避风珠、宝石珠、避尘珠各一颗;还有明雄一百斤茶叶一石黄金四千两白银一千两永乐钱一千串黄缎两匹佛经若干……这样的记载与长干寺石函里面所藏物品的记载相比更令人叹为观止。”姜赞臣对于雷涛的事情从南宫策那边听到一些。现在雷涛找到他询问专业问题他自然是非常乐于给他解惑的。

根据姜赞臣的法这个大报恩寺的地宫史书记载的其中所珍藏的物品和现在发掘出来的长干寺地宫还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可以基本判定这个大报恩寺塔不太可能利用长干寺塔的地宫。很可能是另址修建的。

“其实根据古建筑的布局特点大报恩寺地宫的位置就在附近应该不难找。这方面的问题就要请教南老了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姜赞臣对雷涛解释了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而就在这时南宫策正好来找他。听到这句话南宫策笑着道:“你不也是专家怎么把事情推到我头上来了?”

“南老术业有专攻这古建筑方面的问题我可不敢在你面前称专家啊”姜赞臣虽然是文博学院的院长但从资历上来他比南宫策还要低一辈两人的年龄上也差了好多。

笑侃了几句之后南宫策对雷涛道:“你在参加调查的时候还记得有两个石碑赑屃吗?”

南宫策这么一问雷涛就想起了那两个原本藏在民居之中如今残存在瓦砾堆里的两个大石龟了。

当时他见到那两个大石龟的时候一个就在原晨光机器厂的大门边三藏殿后街北山门一带。石碑周围满是瓦砾砖块底下的基座是一个没有头的大石龟那头也不知道去哪儿了石龟的脚也残破断裂。好在这座明朝宣德三年御制高约8米的御制石碑还基本完好现在这石龟身上箍了三道铁圈。那碑上隐隐约约能看清碑文末两行的字迹:“钟山巍巍大江洋洋圣德长存慧化不息亿万万年与天同寿。”

当时一位住在附近的80岁老奶奶对他们她20岁就嫁到这里刚来时没几户人家石碑下并无住户后来这里人越住越多石碑就慢慢地被房子包围起来了。

另有一个没碑身的石龟就被夹在居民家的院子中。那是一片低矮连绵的居民区。一个不大的院子四面全是住房在两幢房子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石龟碑身已经不见了。那片民居还在等待拆迁中住在这里的一个老人告诉雷涛他们家已经在此住了70年。过去这里到处都是散落的大报恩寺遗留的石构件。

雷涛亲眼见到不少居民家中确实还能看见那些石构件。有的用做门槛有的做了门枕。雷涛在一处民居的墙角处看见一块保存尚好的大型石构件直径有70厘米。在巷里还能看到其他的一些石础和石基等构件。

“这两座石碑就是原来大报恩寺的左右石碑按照固有的形制他们现在的地点应该就是原来的地点而将两处连成一条直线就不难找到大报恩寺的中轴线了。”南宫策拿着地图给雷涛解释了一下古代寺庙的建筑布局。雷涛一听就明白了。

这么大的两座石碑位置应该不会被移动过。照这么这两座石碑连起来中间的一个点就是中轴线和两座石碑连线的交叉点中轴线和这条石碑连线应该是垂直的关系。这样一来整个大报恩寺的布局坐落就有了基准线了。

“按照清代的记载大报恩寺塔应该是在主殿之后中轴线靠右侧的位置。可是那一片已经发掘了一遍了竟然没有找到大报恩寺塔的地宫反而是把长干寺的地宫给找出来了。这也是挺奇怪的一件事。”南宫策对于这个问题始终有些困惑。这大报恩寺塔的塔基到底在哪里呢?就算塔基已经被毁那地宫应该还在的。毕竟以前也没有发现和打开地宫的记载。

右边?

虽然雷涛是知道现在发现的长干寺地宫的位置的但由于他之前对中轴线并没有概念所以也没注意。今天南宫策对他所的话中“右侧”这两个字却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师……我记得古人应该是以左为尊的吧?为什么这塔会是在右侧呢?”雷涛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呃……”南宫策以前一直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时姜赞臣笑了笑道:“这个左右尊卑的区分也是不一定的。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法……”

按照姜赞臣的法在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文官尊左武将尊右。而秦、唐、宋、明是以左为尊的。但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又是尊右的。

“元代是以右为尊明代是以左为尊但大报恩寺建造的时候是明初这左右尊卑之分也不尽相同也有的还沿袭着元代的传统到明中期和晚期就开始以左为尊了。”南宫策补充了一下。对于雷涛的问题他和姜赞臣虽然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们也没有对雷涛这种不专业的发问而笑话他。

可让南宫策和姜赞臣都没有想到的是雷涛听了他们的解释之后却并没有释然反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雷涛记得很清楚按照刚刚南宫策画出的那条中轴线现在发现的这个长干寺地宫是在右边。而在这个地宫的对面也就是中轴线左侧的位置那地方有一座山山上原本有个公园种着不少的树木还有亭子之类的休憩之地。那山上一直都是当地居民晨练的地方。

他越想越觉得可疑。也没和南宫策姜赞臣两位打招呼就转身走了。南宫策和姜赞臣继续探讨这关于大报恩寺项目论证的事情。而雷涛则再一次来到了实地。

这座山其实不高大约十几米的高度就是一个土墩而已。现在这地方的民房都已经拆掉了山上依旧郁郁葱葱山脚下堆着不少的瓦砾这都是拆房子留下来的。

雷涛绕着这座山转了好几个圈他越看越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被忽视了。走到一处土崖下这地方原本是一个防空洞看这样子应该是建国之前建造的了。他走进了这防空洞之后发现这洞口不大可洞里面却挺大的。雷涛就往里面走了进去。

走了一段之后他发现这个防空洞是依山势而建的大部分的位置都是横向的也就是和外部的山包线是平行的只有两个岔路是向内延伸的。他随意的走进了一个岔路走进去之后这地方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雷涛掏出了手机靠着那微弱的光线向里走。也没走多远就到了头。一股难闻刺鼻的味道直钻进他的鼻子里。他细细一看周围竟然有不少的垃圾。看来这地方是被当作倒垃圾的地方了。他掉头准备离开……可就在那一瞬间他整个人都站住了



在这个洞口的底部有一段墙这墙和整个防空洞四壁的砖墙是不一样的那段墙虽然也是砖垒砌而成的但是那砖明显就要比防空洞四壁的砖大好多是那种类似城墙砖的大青砖。雷涛凑近了端详了一会儿他非常确定这砖墙和他看到过的城砖是基本一样的。

雷涛立刻跑出去给南宫策打了电话。

没过多久陈文珲开着车带着南宫策过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姜赞臣和另外几个年轻人。

“你是你看到了城砖?”一边往里走南宫策一边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雷涛非常确定的回答道:“是的我确信那就是城砖而且和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些大报恩寺的墙砖很像。”

这洞不深没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那个位置虽然周围的气味很难闻但他们谁都没有在意。扒开了一点那厚厚的垃圾堆之后一段厚重的明代砖墙完整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了。

对于南宫策和姜赞臣来这样的实证摆在他们面前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应该就是大报恩寺的塔基所在。

根据历史记载这塔基下是有个大殿。历史上对大报恩寺塔地宫最清楚的描述就是明武宗参观大报恩寺塔的底层大殿时看到地上有一个方孔遂问寺僧此孔是什么。僧曰“气眼”

这气眼就是地宫之中的佛门圣物接触生气之眼。

发现大报恩寺塔地宫的消息再次震动了江南省委和国家文物局。根据上级指示抽调了一支精干的队伍进驻大报恩寺遗址立刻对塔基进行清理和发掘工作。

不但如此根据姜赞臣的意见将采用先进的遥感探测手段对整个区域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最主要的就是查找另两个地宫存在的可能。

大报恩寺项目有了重大的发现而江南省委关于干部换届人事调整的博弈也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这次的人事调整可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南靖、邯江和吴都三地的领导班子竟然来了个大换位。

首先是吴都市市长汪恩培调任南靖市长一步升到了副省级。而邯江市常务副市长容怡则调任吴都市长吴都市市委副书记米远山调任邯江市长。邯江市长瞿勃升任市委书记他到邯江本来就是准备接丁胜辉的位子的。

最让人意外的是邯江市市委书记丁胜辉原本是准备退居二线的可现在却被任命为省委常委、南靖市市委书记了

...

第四百一十章大报恩寺地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