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玄学大师在现代[古穿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2

分卷阅读112

    并不多,他又长得比这里的男孩子要高出许多。

聪敏的少女自然就猜出这是林奶奶家的外孙了。

只可惜女孩儿始终没有告知她的闺名,眼睁睁看着她离开,任由心思百转前结。

或许是有缘,又或许是他有意寻找的结果,之后的日子里两人总是不期而遇,而他也终于知道了她的名字。

倪黎。

这个名字在他的心里嘴上流连不去,就像一枚美丽的果实,哪怕青涩,终归是爱的。

那个年代的爱恋大概都特别的单纯吧,两个风华正茂的男女,终是忠于自己的心的,两人从梅雨聊到时局,比情感更美妙的是心灵的契合。

两家大人很快也发现了他们的异常,很开明的任由他们去恋爱。

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少见的,那时就算人们已经开放了许多,还是有许多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像他们两家这样允许自己孩子去恋爱,不谓是一例壮举。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局越来越动荡,即使战争的火苗尚未波及到这里,但是祖国到处都弥漫了硝烟,身为华大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了先进思想熏陶的他,又怎么可能不忧心自己的祖国母亲。

但是母亲还在这里,心上人也在这里,这个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到了彷徨,感到了不舍。

女孩子总是心思敏感的,他的变化自然瞒不过她,若是一般的女子,都会舍不得自己的爱人去危险的地方做危险的工作吧。

不过她说的话,让他最终踏上了一条不知未来的路。

可他的心是欢喜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爱着的女孩儿愿意等他,并且是真心支持他的,和他一样深深的爱着他们的国家,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

又怎能见她被外人摧残。

两个人的心在这一刻无比的接近,哪怕他们就此远离,他们的心紧紧的缠绕在一起。

战火纷飞的岁月,或许不该谈遥远的恋爱,因为距离实在是种折磨,那时交通工具不如现在发达,通讯工具同样如此。

他们自那儿之后再也未见,只靠着时断时续的信件来一睹相思之情。

少女的字总是婉丽清秀的,而男子的信从来不避讳他思想上的痛苦和对她的爱意,然而更多的是他心上昂扬的张力。

那是他相信自己的国家终会胜利的执着。

每次少女等来他的来信,眼眸中总有柔意流转,纤细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泛黄的信纸,将之依偎在自己胸前,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那个英俊少年郎出现在她眼前。

她是快活的,在那个年代,情之一字就是这么单纯,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

原以为真如他所说的,他们很快会把敌人赶出自己的国家,可是一年又一年,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将近二十的女孩子还未出嫁,不知受到了多少人的非议,就连她的父母都开始动摇了,打算给她重新订门人家。

更何况和那人他们也并没有全礼,等了三年多也够了。

少女却不愿听从父母的安排,她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被一个人完全的占据,再也容不下其他男子了。

更不想随随便便的结婚。

她是固执的,柔弱的身子里蕴含了无比强大的能量,面对父母的逼迫,她不惜用生命抵抗。

身影日益消瘦的她,开始不停的生病咳血,这时她的父母害怕了,也终于妥协了。

面对挚爱的女儿如此下去,哪个父母忍心,从此再不提逼婚一事。

这时愁眉不展数月的少女,才重新展露了笑颜,怀抱着厚厚的信笺靠在床边,听那滴滴落雨的歌声,回忆他们相遇的点点滴滴。

但是男子的信已经很久未到了,从前就算受到战火的干扰,他的信也不会超过一月的间隔。

然而三月,五月,半年过去了,信终究未至,有人说他变心了在外边娶亲了,有人说他发达了不愿娶她这个小镇的女儿。

人们有时是最伤人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口头之快,没有证据的猜测,只是为了自己多个谈资。

完全不顾虑他人的感受。

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少女的耳里,但是她从未信过,坚信着那坚毅眼光和她立下执子之手的他。

哪怕他最后的信印证了旁人的猜测,她依旧是不信的。

信到的时候正是冬季,常年不下雪的南方雪下的很大,洁白的雪花,就如同纯洁的她一样。

不过她更多了抹坚韧,那是在雪中仍然傲立的梅花的姿态。

信到了她手里的那刻,少女的心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波动,因为她知道他的信终归是会该来的。

信的内容正如外人所说,他升官了娶了恩师的女儿,背叛了她,对她很抱歉,愿来生为她而死。

少女哭了,然而她哭的是他的背叛吗?

她会说没有,她哭的是今生缘尽。

家人怕她心情不好,让她免得受人打扰,谁知再去她闺房时,早已人去楼空。

桌上只留一封信笺,在谴责自己的不孝。

原来她从未相信他的背叛。

如是心意两相通,奈何不解恋人情。

她相信他绝对不会背叛她,于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北上的路。

路上的种种艰辛她从来没有喊过苦,用尽一切办法打听他的消息。

这时的她才知道,这三年来他一直用笔来抗争来唤醒国民,青年人有干劲儿有激情,尽管才华横溢,怎奈锋芒太露,又碍了多少人的眼。

在发表一篇文章之前,他就有预感那些人不会放过他,但是他绝对不会回避,如果用他一人的鲜血能让更多的人真正醒来,那么他的牺牲就是有意义的。

就算死,他也要给那些阴地里的蛆,给予致命一击。

割舍不下的唯有父母和恋人。

她了解他的心性,他又如何不清楚她的性情,于是连夜寄出了那封信。

而他在次日还在疾声痛呼,子弹穿过人群射入他的心脏,敌人还是没有放过他。

但是不要紧,因为他今天早就做好了准备,把他找到的那些卖国贼的罪证印成单子,被他死前用力一撒,撒进了无数人的心里。

单子的内容让人痛心疾首,原来最可恨的不止有侵略者,还有他们的同胞。

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自己国家的蛀虫。

随着他的牺牲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下子形成一种声势,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惩戒国贼的运动,声势浩大,一时无两。

不过他终究是走了,走的那么惨烈,他死后尸体如他的遗言,葬在了南望的山上,他想着死后去找他心爱的姑娘。

少女依旧没有哭,始终含笑的听着旁人叙说中的那个人,那是她缺失了三年爱人的形象。

他还没有死,依旧活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