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在1967年的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

    知青办一个欢迎会,这也是上面领导交待的,说要知青感觉在农村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要不然季三栓才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要季三栓说,这个欢迎会纯粹是白费,要知道知青可是城里人,城里人怎么可能会受得了农村的苦日子,做上几天农活就知道了,还把农村当自己家,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

叫上社员集合后,季三栓就带着知青过去了。

这次来的知青有四个人,刚好两男两女,男的两人一个叫秦建树,一个叫赵文书,女的两个一个叫钱淑芬,一个叫孙莲。

领着知青到了晒场,季三栓站在石阶上,就开始说了。

“各位,今天,我身后的这几位好后生,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千里迢迢的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我们安山大队,……现在,让我们大声鼓掌,热烈欢迎他们。”

社员们热烈欢迎还是挺有用的,最起码让刚刚还心生忐忑的四位知青一下就安定了下来。

接来了,季三栓就把知青介绍给大家认识。

别说,四位知青之中,秦建树长得高大俊朗,赵文书则长得英俊斯文,至于剩下的钱淑芬和孙莲也是清秀佳人,再加上他们全身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像老农民整天一身都是泥土疙瘩,所以几位知青一出现,就俘虏了不少大姑娘小伙子的心。

介绍完之后,季三栓又带着几位知青去了他们的房子。

看到地方,钱淑芬和孙莲首先就皱起了眉头,她们虽然早就知道农村条件不好,可这也太差了一点吧!

房子是土胚房就不说了,居然墙都不粉刷一遍,还有房间里的床,居然是用木板搭的,木板下面就两根凳子撑着,也不知道稳不稳。

而且房间里除了床,其它的居然什么也没有,看着就空落落的,吃饭的桌子也才一张,还缺了一个角,这环境也真是太差了吧!

季三栓可不知道几位知青正把新建的房子嫌弃的不行,他可自认为已经做得够好的了,明知道要倒贴还又是给他们修房子又是找家具的,够可以的了。

指了指灶台上的粮食,季三栓说:“这里的粮食是大队里先借给你们的,你们先吃着,等有工分后会直接从工分里扣就行,外面的柴火也是大队里分给你们的,烧完后你们可以自己上山去捡,

还有水,也是自己去井里挑,还有明天早上,七点就要起来上工,你们可别迟到了,迟到了是要扣工分的。”

说完这些,季三栓就走了,他今天可还没吃晚饭呢,早就饿了。

季三栓拍拍手走了,就留下了几个知青看着灶台大眼对小眼,懵极了。

这事情和想象的不太对啊!

他们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农村这个地方干出一份事业来的,可为啥他们到了后,不仅啥都要自己做,还要下地干活啊!

一天像别的老农民一样在地里挖土刨坑,这样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想象和现在还是有差距的,尽管这个差距有些大,可再怎么样,几个知青还是只能接受了,总不能刚到农村就要回家,那样也太丢面子了。

这时,几个知青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这时他们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快一天没吃饭了。

知青们从家走时是带了干粮的,可他们在火车上待了三四天,干粮早就消耗完了。

没了干粮,肚子就要饿着,所以再怎么不愿意,几个知青还是老老实实的烧火做饭去了。

这也幸好他们在家是烧过火做过饭的,要是不会,那今天肯定是要饿肚子了。

之后几天,几个知青是一天比一天后悔,感觉肠子都要悔青了。

是谁说农村好的?每天天才亮就要起来干活,而即使最轻松的丢种子,一天下来,两个女知青那也是感觉腰酸背痛,全身都要散架了,就是这样努力,她们居然还被社员们鄙视得不行。

被瞧不起的泥腿子看不起,可想而知知青的心情了。

至于两个男知青就更惨了,女知青季三栓还能安排她们做轻松的活,男知青季三栓总不能安排他们跟着女知青做一样的吧!

那也太丢脸了,即使季三栓愿意安排,两个男知青也不好意思接受。

逞强的后果,就是两个男知青每天累得半死,挣得工分却还没有大队里半大的孩子多,这让他们颇受打击。

时间短一点还好,时间稍微长一点,几个知青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们这时后悔得不行,非常痛恨自己当时为啥要脑子一抽跑到农村来。

现在他们很想回家,可惜,再想回家再后悔也没用了,他们暂时根本回不去了。

……

时间渐渐过去,春夏秋冬就像调皮的孩子,溜得很快,转眼,就是一九六九年。

去年安山大队因为养了猪,有了足够的肥料,使得庄稼长得很好,去年又是难得的好年,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的,这使得安山大队过了一个丰收年。

而且因为有了地龙粉,安山大队每家养的猪最起码都在二百斤以上,稻田养鱼也不错,光十亩地养的鱼,卖给食品收购站就卖了不少钱,并且稻子的产量还增加了,虽然增加的不多,可蚊子腿再小也是rou,只要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即使再少季三栓那也是满心欢喜的。

因为这左一件右一件的事,领导终于逐渐注意到了安山大队,特别是地龙粉养猪的事情,被领导大大的表扬了。

季三栓被表扬了也不贪功,反而和领导说主要是季明珠的功劳,于是,季明珠不仅有了一个“养猪能手”的称号,还得了一个崭新的搪瓷缸作为奖励,搪瓷缸上还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不过,就因为安山大队去年表现好,于是麻烦也来了。

“啥?领导,我没听错吧!你说又有知青来了,还要分十个到我们大队上。”季三栓简直想马上失聪了,那样他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关键领导又接着说,不仅有十个知青,还有四个下放的坏分子。

季三栓想想就头疼,要知道他去年可是教了大半年,才把分下来的那几个知青教的勉强跟上普通社员的进度。

这边才刚弄好,没想到马上又要来十个知青,还有四个坏分子,那加起来就是十四张嘴,安山大队的土地可是有限的,多出来的这些人那就要从社员们的嘴里扣粮,想想就愁。

领导看见季三栓发愁,他也很无奈啊!这也是上面的安排,他也没办法。

再无奈,领导也只能好好安抚季三栓,尽量让季三栓接受,谁叫季三栓的大队在去年是所有大队里收成最好,收成好了就代表粮食多,多养几个人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到了这个地步,季三栓还能怎么办呢?他总不能和领导对着干,只能老实接受了。

第21章

“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