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朕天生反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

分卷阅读13

    新帝诞生。

人生就是如此巧合。

“谁敢谋逆!”

这女声高亢声响,不容置疑!

柔仪公主进入大殿大门举着先皇遗诏缓缓进来,所有把持侍卫无一敢上前阻挡。

错过人群,她与萧琮邑一同上前殿堂中央。

第11章计谋

几十双眼睛看向他们俩,每个人表情不一。

萧琮邑远远就看见正在执笔的人,走在远处就喊出:“长孙先生好大的胆子,您可是跟着皇爷爷出生入死明辨是非之人,下笔乱改遗诏不怕□□和先帝拿你是问!”

长孙骐听闻柔仪公主和萧琮邑声音手指一抖笔滑落地上,仰天握拳:“臣绝无半点忤逆先皇之意,大梁混乱内讧不断,臣不领尽快了解只怕外族侵进,繁华尽失。”

他和朱进都是最有名望大臣,柔仪盯着长孙骐小心翼翼把遗诏递给他,“这是父皇亲笔遗诏,皇帝之位早就定夺,尔等敢胡作非为格杀勿论!”说着又转头看向萧瑾,“皇叔一同检阅吧。”

几个资深文武大臣同三位还在世的皇叔一同鉴定,的确是亲笔诏书。

事情峰回路转,太子同王皇后至始至终一言不发。

章印玉玺全部都在,的确亲笔无疑。

长孙骐宣读诏书,全部人跪下听旨,一切真相大白。

皇三子萧琮邑登基。

萧琮邑刚接过,太子第一个跳出来:“萧琮邑失踪数日,不知做什么勾当,涂改造假也不是不可能!”

人被逼急气场都会变的不同,萧琮邑手还持着剑,直接指向:“你是想造反吗?!”

太子长他三四岁,还是年轻,如此地位瞬间变换声势变得不同。

谁也没想过一向空灵仙气飘飘不问世事的人立在那可以如此压得住场,最重要的是柔仪公主表哥已经进宫。

萧瑾看到最透彻,他当即跪地拥护萧琮邑做皇帝,说道:“先皇亲笔诏书无可辩驳,三殿下也是嫡子做过储君,名正言顺。”

七王爷都倒戈同意,其他人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私语之时齐将军来到清贤殿首先跪在地上叩拜新帝,“臣护驾来迟,皇上受惊。”

萧琮邑有了底气把剑扔在地上,环顾四周,眼神犀利:“还有谁要反?”

目光扫向王太后和瑛太妃,二人妇道人家这种形势大气不敢喘一下。

“既然无人反对,本王择日登基!”

萧琮邑做了皇帝,登基流程从简,不是说他不想奢华,这几个月动荡不安,边界开始零零散散交战,国内大兴教义,国库并不算多富足。

省去许多东西,诸侯进贡也减免许多。

随后昭告天下,诸侯各国,大赦。

这是一般新君做的事情。

论功行赏,肯定柔仪公主第一,七王爷最先拥护,然后是齐将军护驾震慑。

至于萧瑾级别,萧琮邑与柔仪公主商量许久,还是暂且升为王侯,萧肃王。

至于宰相人选,长孙骐自觉得颜面无存准备告老还乡,没想到萧瑾与齐将军同时推荐陈焕。

他是先帝时几个家族推选首位才人,一直在地方做官员,勤勤恳恳而且能力突出,调回京中辅助长孙宰相做事,极少出错。

为人相当严谨,而且地位又高,陈家一直是名门望族,这次也是一直站在柔仪公主这边。

萧琮邑便答允了这件事。

因为流落几月,重新恢复元气,且新朝新帝登基先祭拜先祖,再在佛堂让僧人诵经三日,方可登大殿。

皇帝朝服,华贵庄重,跪在朝堂,孝礼三天,平时只能吃些流失饮水以表哀思。

接着就是皇家地位最高的僧人轮流念佛经,因为先皇对他不冷不热,对学业上并无过多关心,他自小不爱佛义,一心在家修炼养道,追求风骨。

所以诵经这三天煎熬远远比逃亡三月更加难捱。

流程完结当了皇帝,才知道一切都不是想象中威震天下一言九鼎。

不知是朝臣觉得他年幼还是没什么威望,殿前商议政事吵得面红耳赤丝毫不顾问他的颜面,最后又他们私自拿定注意,轻描淡写的跟萧琮邑说下利弊,几乎要下旨去办。

人都有憋屈,脸色不会给多好。

下了朝萧瑾就独自见了萧琮邑一面。进来行礼,很劝慰的样子说道:“皇上初登基许多事情未曾了解,宇文先生才华思想独特,想必教授皇上一定会更快亲政决策。”

萧琮邑听他说话并无任何表情,他擅长自我调节自我融合情绪,从前再生气也很难会动怒发脾气。

自从陷入夺嫡风波心境一日不如一日,早就不知安静为何物,看着这群人就想着怎么打爆他们的头,怎么让他们对自己俯首帖耳。

萧琮邑手里还握着书,随意的说道:“皇叔多虑了,你们都是大梁朝臣,国之栋梁,朕理应学习。”

萧瑾比他年长了十二岁,要轮是非沧桑自己更有体会,从□□皇帝去世先帝登基被流放游走在权利边缘二十余年,近年回京没想到不足两年成了新君核心。

谁又知世事无常?

萧瑾道:“皇上聪慧过人,假以时日定会威震四方。”

“假以时日?”萧琮邑微笑一下,“皇叔是觉得朕还有希望吗?”

萧瑾长着一章文人墨客的脸,却是个武将粗糙心听不出萧琮邑话里有话,还很真诚的叫起乳名:“承玄,你长兄戾气重看不惯你,你二哥一直被先皇所制,只有你我同宗同族,将来成大事靠的就是萧氏家族,外姓终将有异心。”

萧琮邑眼皮垂下看书,抿着茶说道:“朕知皇叔一腔抱负,父皇确实有意冷落于你,你也受了不少苦头,朕公私分明。”

萧瑾见萧琮邑说话情真,作揖埋头行大礼:“臣自当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琮邑抬头看了一眼,做了帝王思前想后,经历那么多很难再被任何人情绪打动,“皇叔以后不必过多礼节,朕以后还要仰仗你。”

新朝大臣出榜后,里面大多大臣安全不是他可以左右,萧琮邑忽然想起几月前心存之事,当即下旨把“护国大将军”头衔封给了李孤,俸禄八千石,不过这些都是虚职,东西也不会真给。

真要的话自己过来。

此人不明真身不见其人,原本群臣反对。

萧琮邑不愿过多解释,奈何文臣武将都不同意,他在殿堂脸色一变,怒声道:“谁敢反对荆条十下。”

然后真有人反对,接着真的被打了。

萧琮邑又被攻击,少年皇帝不懂世事,年少轻狂,不知所以。

这几个月够受气了,然后撤了几个官职。

本以为会继续反对,想着方法对付这群人,没想到突然无一人反对。

萧琮邑这才有了做皇帝乐趣。

准备着手处理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