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山河万朵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西京东城门前,数百名金羽营将士收拾齐整,整装待发。而在金羽营前方,两道玄衣轻甲的身影身骑骏马,清瘦的身形迎风而立,远远望向前方平坦而蜿蜒的官道,策马扬鞭,轻喝一声,“出发!”

须臾,数百匹骏马载着身着铁甲的铿锵男儿,迎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瞬间往前方的官道疾驰而去。一时间,官道之上蹄声震震,尘土飞扬。

未几,东宫离开京城的消息,传遍了朝堂。许多抱着看戏心态的朝臣对此嗤然一笑,然而仍有一些官员,对于太子的离宫,起了旁的心思。

此际,丞相府内。

书房之中,赵权与沈泽相邻而坐,书案之下,相府的一名眼线将方才亲眼见到东宫离宫的消息告之赵权。

赵权闻言后,只道,“我知晓了,下去罢。”

眼线当即躬身退下。

当书房内只有赵权与沈泽二人时,沈泽缓缓开了口,“大人,太子此次突然离宫,只怕有旁的用意。”

赵权看了他一眼道,“先生也看出来了?”这段时日,经过文妃倒台一事,赵权已经看出,这位太子殿下竟是深藏不露,心思极深的高手。虽然文妃倒台一事太子没有直接干涉,但联想到诸事,比如那位被毒死的太监,还有最后时刻将六殿下打入绝境的东宫侧妃如今是庶人的李氏,那可都是东宫里的人物。

而今,文氏一党倒台后,太子不动声色的与温贵妃成了一党,一直以来缠绵病榻的身子如今也全好了,轻描淡写间开始了太子亲政,朝政之上的处理也可见其眼界之高,绝非居于皇宫一隅的心志平庸之人。

这桩桩件件,皆可证明这位太子殿下显然不是一般人物,其心智之高,手段之绝,连他这位浸yin官场多年的丞相大人都未看出来。想到这位太子竟在他的眼皮底下装了十多年,赵权只觉心口气得闷疼。

如今已成气势的太子和温贵妃,绝非是当初气焰嚣张的文氏可以比拟的,要对付他们而不损自身,简直难上加难。

而如此心智的人物,此次突然主动请缨前往边城平复乱军,绝不可能只是偶然的心血来潮。

这一点赵权看出来了,身为他的幕僚,沈泽自然也看出来了。“这位太子心机深沉,行事皆有所图,这段时日的朝政处理已入了陛下眼中,稍加历练,储君之位已安稳无疑,又怎会在乎这平复乱军的微弱名声?”

“沈先生心思清明,这一点,我们猜得到,这位太子殿下自然也猜得到。”赵权道,“若是老夫料得不错,太子殿下此次的行事,是为了给我们机会。”

沈泽瞬间会意,“太子殿下既设了局,大人此次是否愿意入瓮呢?”

赵权淡然自若的扫了一眼沈泽,久经官场而被岁月携刻无数痕迹的老脸扬起一抹窥探世事的冷笑,缓缓道,“难得有如此心智的人与老夫对弈,老夫又怎能搅了他的兴致?更何况,老夫的这一手棋,任他太子殿下有天大的本事,也猜不出来。”

言毕,赵权执笔落于宣纸之上,片刻后一封书信已成。赵权将书信密封,沈泽瞧上密封之上有赵权亲手写下的一个大大的‘密’字,心神一颤。

他知道,这位丞相大人,终于准备动手了。只是想到此次动手的后果,沈泽的心口浮上了一层阴影。

似乎看出了沈泽的忧虑,赵权漫不经心的扫了他一眼,缓缓道,“先生不必自扰,自古以来,朝代更替,都是由鲜血与尸骨堆积而成。坐拥天下,权倾朝野,岂是轻易能够得到的?只要此次事成,三殿下尽快坐上皇位,朝局稳定,一切恢复如初,我们的手段,便也算是值得的。”

眼见赵权面上毫不遮掩的,对权利与欲望的倾慕,沈泽心中了然,便也不在多言。

未几,一封赵权的亲笔书信,由府中亲信亲身携带,迎着初春的寒风,快马加鞭地奔离了这座风雨欲来的京城。

晌午,容修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了河西大营,并且带来了昭元帝的诏令。提前收到太尉来信的边牧将诏令看了一眼后,立即整军。河西大营原有五万精兵归边牧统辖,此次诏令带三万精兵前往,便要留下两万精兵在此镇守。

边牧片刻间已有了决定,留下自己的副将在此统辖余下的两万精兵。自己则带领三万精兵,即刻开拔前往邺安。

因为军情紧急,容修与沐青在军营中稍事休息,与边牧一同用了军粮饱腹后,立即随同准备好的三万大军开拔前往邺安。

不过此行,为了体贴太子殿下,边牧准备了一辆马车,以便路上让太子随时可以歇息。容修原本不答应,无意瞧见身旁骑了半天马而脸色疲惫的沐青,容修便默许了边牧的好意。

于是,行军途中,便有了这样一幕。

原本是边将军为太子殿下准备的马车,每每上去歇息的,是跟在太子殿下身旁,面容清秀的东宫中舍人。而每次歇息好,踏出马车,太子殿下都会驾马上前轻声询问一番,确定这位中舍人歇息好了,才继续驾马前行。

每每见此,边将军与众将士的心声皆是:“……”

而以亲兵身份跟在容修身边的良阙见到此幕,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心声:“嘿嘿嘿……”

第75章处置

两日后,大军行进至与邺安相距不远的鞍山时,收到了蒙毅快马传来的书信。蒙毅将书信交给容修,容修看完后,脸色微变。并下令蒙毅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往邺安。

翌日午时,大军赶至邺安,与邺安城外扎营。容修与边牧携三千将士进入邺安。

都尉府内,正厅之中,除却被严括传信召回常山的冯子山外,此刻已集齐了邺安城内的所有将领。容修坐于主位,望着此刻跪在他身前,向他负荆请罪的蒙毅。

沐青则立在容修身侧,面色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蒙毅跪在大厅中央,面色沉重,言辞诚恳道,“太子殿下,此次与乱军一战是臣失察,中了敌军的陷阱以致损失惨重,请殿下降罪,无论是何罪责,臣都愿意承担。”

“请罪一事暂且放在一旁,待收拾了乱军,自然会依法处置你。”见蒙毅面色颓败,知晓此次的败仗蒙毅心中也不好受,容修没有在追究责任一事上多言,只道,“你昨日传来的信上所言,祁州城内的乱军已失去踪影,是何时发现的?”

蒙毅拱手道,“回殿下,是臣的失责,太尉大人传来书信,臣接到书信便即刻派人前往祁州城查探,才得知乱军竟然已弃城而去。询问城中百姓也无人知晓,就仿佛一夜失踪了一般,查无痕迹。得到消息后,臣便立马传信给太尉和殿下,乱军失踪至今,或有数日。”

乱军或有可能失踪一事容修已经从严括那得知,所以昨日收到消息后并不算吃惊,让他担心的是,失踪的一万名乱军,究竟藏在了哪里?只是,这一次大昭军如此陷入被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