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5

分卷阅读165

    点家当有点太丢人了。

如今听了媳妇的话,心中一松,果然自己媳妇不是那等嫌贫爱富的。“我先前给了村长三千两银子,其中五百两是给村里修祠堂和学堂的,下剩的就叫村长帮着全部买地,只当咱们家的祭田,不过十年里的出产我不要,都给村里,供孤寡老弱病残生活。”

苏苏心里松了一口气,然后点头道:“村里人对你有恩,这些都是应该的。只也该为此番前来的族老和村长夫妇备下一份厚礼,毕竟人家为了咱们的亲事,一来一回耽搁了尽三个月,连春播都赶不上了,咱们也不能小气了去。”

洪笙赶紧起身给苏苏作揖行礼,“我是个粗人,还是娘子心细,那就请娘子费心了。”

这些事原就是苏苏这个女主人该做的,所以很快就叫人备了礼物,给洪山村的长辈们送去。

村长媳妇待送礼的丫鬟走后,小心翼翼的摸着桌子上摆着的就几匹华贵的绸缎,唯恐自己粗糙的手刮花了那闪亮的缎面。听丫鬟说这是什么上用的绸缎,“上用”什么的她听不懂,但是一说皇帝和娘娘们用的她还是明白的,“我的天爷,这回家得供起来吧!”

洪山村的村长正摆弄一支烟袋杆子和一枚玉烟嘴,旁边放着一盒烟丝,这也是苏苏叫人送来的。听了这话,翻了一个白眼,不想搭理这“无知蠢妇”,女人就看这些华而不实的。

村长想完,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这上用的绸缎是体面,实在的也有。“你看看那个首饰盒子,那才是实在东西,上用的缎子在官宦人家并不稀奇,更别说洪笙媳妇还是顺安伯府出来的了。这不过就是个体面,回头嫁闺女娶媳妇放进嫁妆或者聘礼里最好。”

村长媳妇虽然没什么见识,但好在最听相公的话,恋恋不舍的将眼光从这缎子上移开,打开那红漆嵌螺钿百花的双层首饰盒,立马抽了一口气,“我说,洪笙媳妇这也太大方了吧!”

只见那首饰盒最上面一层是一套金八件,做工精美,是菊花样式,最重要的是用料皆是十足的赤金,分量也不轻。所谓的金八件,就是一对金钗、一对镯子、一对戒指、一对耳坠。寻常人家有套银八件都是可以显摆的话题了,更被说这十足赤金的了。

村长媳妇在一看下一层,里面有一对赤金嵌红宝的蝴蝶簪、一对赤金累丝灯笼耳坠子、一对细金镯子并四个嵌着珍珠宝石的精致小戒指,样式皆是年轻姑娘佩戴的。

村长媳妇一想,就知道这是人家洪笙媳妇知道她们家有两个待嫁的姑娘,特意准备的。这份周到真是叫她不知道说什么了。

洪山村的村长自然也见了这些东西,虽然不至于和她媳妇一样没出息,但是也挺震惊的。虽说先前他刚接了洪笙给的三千两银票,但那不是给他的,他也就是过一把手瘾,如今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给他们家的。

他们虽说不是什么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但是真心也不太富裕就是了,连上京的一干费用都是洪笙叫人捎回去的,如今这么些东西放在眼前,而且得的光明正大,若说不动心那绝对是假话。

村长想了想,道:“收起来吧,这些东西便是变卖银子也有三四百两了,咱们却是需要这些银子,人家这份心意咱们记在心里,没什么大本事,等买了祭田,就多费些心看顾。”

见媳妇兴高采烈的收拾包袱,不看不知道,来京城时不过是一个小包袱,才不过四五天,居然就变成两个大箱子的行李了,合着,还真成了“打秋风”的了。

“回去别和村里那群老娘们瞎咧咧,洪笙走到如今也不容易,咱们不说给他张多大脸,但是也不能给他扯后腿。这些东西除了那几匹绸缎,其他的到了县城就变卖了。”

村长媳妇看着好看的衣料,精美的首饰,心中实在不舍,但是也知道老头子说的是对的,只是恹恹的点点头,村长见了媳妇这幅模样,不自在的咳了咳,“那套金八件就留下吧,都是十足赤金,也是可以直接当银子使得。”

村长媳妇一听这话,这心情就和地狱天堂似的,脸上也是一瞬间由阴转晴,“我肯定藏好,谁也不说,以后就当做咱们家的传家宝,有句话怎么说?财不露白!”

村长瞥了一眼自打来了京城,连成语都学会了,“看把你能得!你收拾着,我去几位族老那里看看。”

苏苏和洪笙自是不知村长夫妻两个的对话。吃了午饭,两人来到书房,一人说一人写,都是临走前要采买的东西。

西北之地,物产其实也是相当丰富的。又因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远至罗马,近则西域各国的特产,皆在此地汇集。

名贵的珠宝香料,精美的首饰织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没有的。

而苏苏他们要采买的,一部分是路上要消耗的吃食用品,另一部分却是京城的精致玩意儿。

苏苏和洪笙去西北,不定哪时才能回来,自是要把嫁妆都要带过去的。

大件儿的家具摆设就罢了,到了西北在买就是了,但除此之外,苏苏的东西就是十辆马车也不见得能拉下。

从京城到西北,这一路上可不太平,洪笙他们几个虽然都是军队里出来的精英,可有道是“好汉也架不住人多”,“蚂蚁也可以咬死象”,正好杨威镖局有一趟镖要去西北,洪笙就搭了这条线,也算双赢了。

既然不用急行军,又有人护卫,这时候不捎带一些东西回西北赚个差价,那简直就是缺心眼。

没见洪笙那帮兄弟吃了早饭就出了门,那都是早就采好了点儿,进货去了。

采买物品这些事儿自是不用苏苏和洪笙亲自去办。只交给管家就是。

赵有剩升了官儿,从乡下庄子的庄头做了洪府的管事,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得了主子吩咐的这个差事,那是不敢有一点儿耽搁,立马就去办了。

赵有剩走前苏苏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了两千两的银票给他,洪笙见了也没说什么,但下午出去了一会儿,待到晚间,就拿出五千两银票给了苏苏。

他没说这银子是哪里来的,苏苏自然也没问,夫妻两个心照不宣。洪笙在京城能认识什么人?想来也就是恪王了!

到了夜里,洪笙果然信守承诺,便是忍的出去冲凉水澡,也不曾动过苏苏分毫,苏苏见了虽有些心软,但一想起自己的身子骨,又硬起心肠来。

她如今不过才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