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

分卷阅读93

    如将事情真相告诉苏苏,免得苏苏惦记着京城的jiejie、西北的哥哥,让有心人寻到破绽,到时就麻烦了!

镇国公老夫人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外祖母,但是母亲自幼就教养在外祖母膝下,和亲生的一个样,如今母亲和三舅舅皆不在京城,如若不是有外祖母撑腰,自己安南伯府二少夫人的位置哪能坐的这么稳,阮七娘自然是相信外祖母说的话,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见面!

苏苏自然不知道因为自己特殊的眼睛和长相,这京城中已经至少有两位身份高贵的贵人猜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不仅都将这个秘密压在心理,反而给了苏苏很多助力!

“七jiejie,二哥家的珑姐在顺安伯府,不知道出了什么意外,成为了贱籍戏子!毕竟当时母亲说的话也是很有分量的!”阮苏苏想起那个和自己有双一模一样眼睛的小姑娘,自己的命或许不如阮七娘,但是比大部分阮府女眷要好太多了!

阮七娘没想到还能知道一个亲人的下落。珑姐就是阮家三房二少爷的嫡女,也是当年祖母最喜欢的重孙女!

虽然官奴不能赎身,但是阮家几房的夫人少夫人皆出身名门,除了姨娘庶女外,四位婶娘皆被亲人买去,即便依旧顶着官奴的名字,实际上也依旧是锦衣玉食。

二嫂子是祖母的侄孙女,出身于四大国公府之一的荣国公府。虽然荣国公府自祖母兄长也就是他们舅爷爷去世去就开始没落了,但是再不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会让珑姐落入贱籍,成为戏子。

要知道官奴虽是奴籍,却也比贱籍强些。难道珑姐也被人换了身份?

苏苏自是看出了阮七娘的疑惑,叹息道:“珑姐没有换身份,我自认出了她,就探听她的身份,府里记得就是官奴,五岁大小被买入了戏班子,而且珑姐对二嫂的记忆很少!”

阮七娘和苏苏都不清楚二嫂出了什么意外,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想法子将珑姐从宋府带出来。

每一个官奴都有明文记载,出身年龄身体特征,虽然皇帝时刻记着给阮家添堵,但是七年前珑姐还不到两岁,皇帝不可能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阮七娘直接上门,向宋老夫人说明情况,反正世人皆知安南伯府二少夫人是前理国公府的女儿,如今知道自己侄女的下落,肯定不可能再让她受苦,自是要妥善安排,想必这份情面老夫人还是会给的!

姐妹两个将话都说开,感觉心胸都开朗了很多,正准备往回走,便见安南伯府的三姑娘、荣显侯府的五姑娘并宋家的五姑娘走过来!

这三个不仅都是庶出的庶出,年龄还一般大小。人常说同性相斥,这三人不仅没有相斥,居然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刚听说这边有几株珍贵的绿萼梅,便寻了过来。

没想到看见阮青娘和苏苏有说有笑,似乎早就认识似的……

第十章红颜之祸

阮七娘作为安南伯府长房嫡次子的媳妇,虽不如作为世子夫人的大嫂那般事事妥当,却最是爱说爱笑,很得安南伯老夫人的疼爱,和几位小姑子相处的也不错。

安南伯府的三姑娘便拉着旧友新朋一块上前,笑道:“太妃叫二嫂子帮着郡主照顾娇客,嫂子倒是会躲清闲。”

说完又对苏苏道:“怪不得太妃眼里心里爱的不行呢,刚柔jiejie还道苏苏姑娘是个妙人。”

安南伯府三姑娘口中的柔jiejie便是宋五姑娘,宋家第四代皆是两字名,中间字皆是清,五姑娘闺名便是清柔。

苏苏向三位姑娘福了一礼,看了一眼笑的温婉柔顺的五姑娘,面上谦虚,声音却很是有些不卑不亢的道:“不过是些个杂学入了贵人的言,可担不起姑娘这么夸赞。”

阮七娘是什么人?那也是历经人情冷暖的人jingzi,一眼便看出宋家五姑娘表里不一。而且到底还小,不能完全掩藏住那双眼睛流露出来的忌恨,心中冷笑。

一个大家姑娘记恨一个丫鬟,也是让她无语了。不过也看出苏苏确实很优秀,不再是当年那个不吭不语,只跟在jiejie身后的小姑娘了!

阮七娘笑着捏了一下小姑子,道:“都应了你们去银泰楼挑首饰,还不能让我松快松快!我和苏苏姑娘一见如故,宋家五姑娘说的倒没错,苏苏不仅是个妙人,还是个雅人,先前听祖母外祖母说什么梅花酿、冷销魂便好奇的紧,今儿个听苏苏说起吃的玩儿的用的穿的戴的,竟无一不雅,真是不知宋老夫人怎么教出来的这么个妙人儿!”

安南伯府的三姑娘和荣显侯府的五姑娘面面相觑,两人先前便对苏苏有意见,听了宋五姑娘若有若无的挑拨,原本想给苏苏一个没脸。

两人没想到阮七娘对苏苏这么上心,这会儿知道不好再说什么,和苏苏客气了几句,就有王府丫鬟过来回禀,玻璃花房里摆了饭,几人跟着丫鬟去了玻璃花房。

这回的午饭选的是分餐制,一人一张小案,或跪或坐,围成个圆圈,中间是个大案。有分菜的丫鬟专管着夹菜,谁爱吃什么,就叫丫鬟夹什么。

这种吃饭的方式还是圣武皇帝召开宫宴时最喜欢的,一直沿用至今。只老牌世家贵族们不大喜欢,因为他们就讲究个身份尊卑规矩礼仪。

庆宁郡主今儿个这么摆宴,多多少少是顾及到苏苏和宋家两位表姑娘的身份,全了她们的脸面。让苏苏感叹,这才是贵族淑女的真正做派!

王府准备的午饭,对于大富之家宋家出来的姑娘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山珍海味虽不少,却也不过评个中规中距。

自打进了京城,苏苏陪着老夫人去过不少宴席,知道越是有底蕴的人家,或许不是太看重出身,却非常看重举手投足间的礼仪风范,所以这顿饭吃的也是劳心劳力了!

吃过饭,因太妃有言在先,要苏苏露一手,加上如今贵女之间流行分茶、调香、品花、评诗这些高雅烧钱的爱好,下午苏苏就教几位姑娘调了一款礼佛香,配上精致小巧的白玉香炉,便是孝敬太后也够资格。

太妃一见就喜欢的紧,又赏了苏苏一套十三厢的累丝嵌宝头面。

阮七娘自是知道苏姨娘是调香的高手,没想到苏苏小小年纪就继承了苏姨娘的衣钵,要知道苏姨娘去世时,苏苏不过刚七岁。

但阮七娘也没有多想,只是为meimei高兴。如今十三娘不仅有拿的出手的本事,性格也比小时候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