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

得信赶回来的大老爷了解了发生了什么情况后差点没气死,立马就给老夫人跪了下来,母子两个真是糟心的不能在糟心了,大老爷让人拿来笔墨,当场写下休书让人将大夫人的嫁妆收拾出来送她回娘家,大夫人这才回过神来,吓得瘫倒在地上。好半晌才在陪嫁麽麽的搀扶下跪在老夫人房门外面哭诉求原谅。

二太太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倒是三夫人用帕子捂着嘴冷笑连连。

自家姑母是什么性子她是在清楚不过了,别看现在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似的,年青时最是果敢刚毅眼里不揉沙子的,要如若是普通人能做出为了家里自卖自身、拼死也不做姨娘、和丈夫一起打拼出这诺大家业这些事?

这些年姑母任大嫂子和个跳蚤似的蹦跳,不是怕了她,而是因为她是公爹看中的儿媳妇。没想到,倒纵的她越发心大了。如今大哥成了顺安伯,大姑子是宫里的贵主,家中的爷们尚且小心翼翼,她一个女人家竟是个扯后腿的,姑母岂能在惯着她。

后续如何苏苏是不知道的,屋里的丫鬟么都被老夫人遣了出去,这才叫大夫人进屋。

只是两日后,大夫人卧病在床,赏梅宴事宜由三夫人主导,二夫人协助,也将赏梅宴办的热热闹闹的。赏梅宴一过,大老爷就抬了一门贵妾进门,扬州知府家的庶女,刚十六岁,长得自是花容月貌,性情温柔可亲。

当日一同卖进府的大丫桃花皆在大房院子里当差,因着一路上的情份,苏苏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她们两个留一份,两个小姑娘自是和苏苏十分交好,偶尔也会过来找苏苏玩,提起新来的月姨娘们,那是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什么对下人和善,对夫人恭敬,对少爷姑娘也都好等等赞美之言。

苏苏面上笑眯眯的听着,心里却想着这月姨娘是个有心计的,进门没几天就将里里外外笼络了去。老夫人听后摇头无奈道:“老大媳妇是个只看眼前利的,这新姨娘也不是个聪明的。”最后还是让秦麽麽去月姨娘房中训话,说了什么不知道,不过月姨娘倒是安生不少,至少贤惠名没传到园子外面去,让大老爷担一个宠妾灭妻的名声。

可谁曾想大夫人是个没事找事的,竟给身边长的最标志的丫鬟琉璃开了脸做了通房,让她和月姨娘斗,自己来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导致大房院里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成了常事。老夫人干脆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要去城外的庄子踏春。

苏苏第一次看到古代富贵人家的出行,光老夫人的行李就装了两辆马车,用珍珠jiejie的话就是“乡下地方到底简陋”。所以又有一些吃的用的,连大到铺盖小到香料都是自带的,这些自然又装了两车。

除了秦嬷嬷和琥珀jiejie要守着院子外,随安堂里的丫鬟婆子还要有一多半跟着,苏苏一个屋的四个小丫鬟正得老夫人的眼,自是早得了信要去的,叫不能跟着去的小丫鬟不知道说了多少闲话。她们只当听不见。

前段日子小丫鬟们轮翻休假,苏苏和杨柳回了乔家,乔大管家对苏苏十分喜爱,也告诫了苏苏杨柳几句话:“当下人,要的就俩个字忠心,对老夫人忠心耿耿,让老夫人喜欢,旁的一概不用理会,老夫人自会为你们做主。”

关于这个,苏苏比杨柳看得更清楚,在宋家,她除了依靠老夫人外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她要好好活着,做老夫人最喜欢的丫鬟,攒点钱,让老夫人给她脱籍,以后再能找到哥哥,或许她还会在这个时空成亲生孩子。她有这么多事可做,怎么会和一群小学生一般见识呢!

此次老夫人要去的庄子就是城外两个小庄子之一的洪山村庄子,要说小其实也占着一个山头和山下二百亩良田。平日随安堂吃的鸡鸭蛋rou牛乳羊奶皆出自这个庄子,还有时不时的野味孝敬。离着内城不过一个一个时辰的车程,乔大管家早就通知了庄子的管事,将房舍收拾干净,只等着主人的到来。

第十五章出游(二)

一出三月,浩浩荡荡七八辆马车就出了顺安伯府,向城外行去。

洪山脚下有四五个村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虽然不富裕到底没有饿死人,又有清水溪流流经此地,倒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老夫人的庄子就坐落在洪山村旁边,平日里田地给村民租种,别的地主与佃农之间产出一般都是四六分,甚至有三七分,佃农交了地租子再交人头税,只能勉强混个温饱。但老夫人仁善,地租子只要五五分,加上庄子里时不时招些长工仆妇,每月都能挣个几百钱,洪山村倒成了周边几个村里最富裕的。

老夫人一行早上八点出发,一路上怕颠簸,车夫也不敢快走,比平日多用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庄子。

七八辆马车刚进入洪山村就引起围观,而苏苏四个小姑娘一路上偷偷地掀起车帘看着外面的景象,从繁华到寂静再到周边的土墙泥屋,慢慢是好奇。

宁翠七岁进府,之前一直生活在乡下,她爹管的是远在百里之外的大庄子,千亩良田,又有桑园鱼塘,对乡下早就不好奇了。

从没到过乡下的杨柳碧思,尤其是杨柳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她们穿的什么衣裳?东一块西一块的。”“那样的房子能住人?”

宁翠笑无奈道:“你自小就在府里,又是如小姐般的长大哪里知道乡下地方一年就做一回衣裳,衣裳坏了可舍不得扔,自是缝缝补补。再说房子,建一座红砖大瓦的三间正房怕不得需要小五十两银子,而乡下人家一年攒下二三两银子就很不错了,哪里舍得盖砖瓦房?”这话说的杨柳、碧思甚至苏苏都低头不语。

她们在宋府那是一年四季十二套衣裳,还有胭脂水粉首饰月钱,饭吃的不香甜还要挑三拣四的,倒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是这样的。

宁翠也怕自己将三个小丫头吓住,忙道:“咱们以后必不是这样的,你们看我娘就知道了。”杨柳和碧思这才松了一口气,苏苏笑道:“光这几个月老夫人赏下的东西都够盖好几间青砖红瓦房了,以老夫人待咱们的心,哪里能让咱们受委屈!”几人笑笑闹闹马车终于停了。

下了车就见眼前是一处挺大的院落,进去是里外三进,青砖红瓦收拾的很是干净,庄子上的庄头带着一些仆妇正迎着,丫鬟仆妇们簇拥着老夫人进了正门,又穿过二门进了第三进,是五间大正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又配置耳房厨房。

老太爷在时常陪着老夫人到此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