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阮苏苏的错觉,赵mama每次拉人下船也对着她挑拣一番,但是从没让苏苏下过船,倒更像是看她的身体好不好。

船行到一半,京城买来的犯官女眷除了苏苏之外就一个都不剩了。

在水上差不多走了一个月,终于到达了此番的目的地——扬州。

阮苏苏身边还算熟悉的人就只剩下两个,就是那两个京郊的农女,现在苏苏已经知道了她们的名字,一个叫大丫,一个叫桃花,都非常的接地气。

而苏苏自己对身世是一个字都没提,只告诉她们自己的小名苏苏,一提身世就一脸伤心难过的样子,两个丫头只道:“再没见过比苏苏更好看的人了,连让她伤心都是罪过似的。”

身世问题自然揭过,而苏苏也学着她们的习惯,让一口标准的京腔添了些乡土气息。

一行十几个小丫头,七八个妇人被两辆马车从扬州港拉倒扬州城的一座小宅子里,早有仆妇准备好热水,衣裳,这回是从里到外全套的的。

虽说身上的小肚兜穿了快一个半月了,早就脏的不行,但是苏苏还是将它和腰带一起偷偷的绑在身上,现在已经进了十一月,衣裳厚实倒也不显眼。

提供的衣服都是耐脏的粗布做的棉袄棉裤,外边有个罩衫,虽不过是五六成新,好在干净。

将头发擦干,小姑娘们互相帮着扎了两个丫髻,就被人带到院中,赵mama又一次训话:“明个扬州府宋家挑丫鬟,宋家不仅家里的银子多的堆成山,主子待下人也最是宽厚,这些日子教你们的规矩都给我记好了,挑不挑得上全看你们的造化了。”

苏苏想起在船上学的规矩,其实倒也简单,总结成七个字“少说多做别瞎看”。

一般大户人家很少买外面的人,有的是家生子,但是家生子有放出去的,或者偷jian耍滑全家发卖的,那自然是要补充新血的。

赵mama训完话就让仆妇带小姑娘们进了屋子,依旧是大通铺,木头板上有一床一床的被子,然后每个小姑娘都被单独带去见赵mama,回来的说赵mama只是告诫了一番,明天去宋府不许给她丢脸云云。

最后轮到了苏苏……

第五章宋家(一)

阮苏苏摸着怀中的肚兜,随仆妇进了赵mama的屋子,低头行了个礼就在不吭一声,自然没见到赵mama的复杂神情。

好一会儿,赵mama叹了口气,起身将阮苏苏拉倒临窗榻上坐下,见苏苏小心翼翼的不敢,更加伤心。

“姑娘,你记住了,你是京郊通县人士,爹叫苏士诚,是个秀才,娘叫赵荷花,三年前你娘病逝了,你爹身体也不好,今年也去了,家中无恒产也没有叔伯长辈,只好自卖自身换了口薄棺将你爹安葬了。”

听到这话,阮苏苏猛地抬头看着赵mama,这是什么意思?

她明明知道自己是理国公府十三姑娘!

赵mama抚了抚阮苏苏的头顶,轻声道:“姑娘,别害怕,你这一个月来做得很好,以后再苦也不会比这更苦了。”

然后又道:“苏姨娘对我有恩,我能为姑娘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虽说是换了身份卖了死契,但却是私奴,以后求主家赏了卖身契,到官府重办户籍就是正经良民,不用顶着官奴的身份世代为奴,十三姑娘,忘了过往吧。”

阮苏苏此时也顾不得什么现代人的尊严了,跪下来就要给赵mama磕头。

赵mama忙拉起苏苏,“好姑娘,可使不得,苏姨娘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却不能将你救出苦海,实在有愧于心啊!”

阮苏苏也没想到苏姨娘即使去了却还为自己女儿留下了后路,让自己这个孤魂得享恩惠,一时之间眼泪落个不停。

赵mama忙哄了她道:“姑娘,快别哭了,小心明个眼睛肿。”

然后细细的给苏苏说了宋家。宋家如今虽不是官家,却是真正的豪商巨贾,说句不当听的话,怕是宫中的吃穿用度也是不如宋家的。

宋老太爷是盐商起家,如今第三代已经是盐商中的总商(盐商主要有窝商、运商、场商、总商,其中总商势力最大,与官府关系最为密切),家中生意还涉及各行各业,金子银子堆成山是真的。

赵mama见阮苏苏听得认真也放下心来,刚开始还怕十三姑娘娇生惯养,就想着磨磨她的性子,免得以后因此丢了性命。

没想到这一个月阮苏苏倒真是让赵mama大吃一惊,不吵不闹不多话,东西多难吃也能吃进去,对自己的身世一字不提,安静的不像个小姑娘,让赵mama不得不感叹,大宅门的庶女不好当,光这忍耐的性子就十分难得。

这样也好,至少能保住一条命。不过看着苏苏那张即使因为营养不良有些蜡黄也依旧遮不住的好样貌,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赵mama又道:“这回是我听说宋家要放一批够岁数的丫鬟嫁人,内院要填一些小丫鬟,虽说大部分要挑家生子,但也放话要一些外面的。我和内院几个管事mama到还说得上话,姑娘要是能进宋老夫人的院子最好不过。宋老夫人最是和善,身边的大丫鬟都是聘到外面当正妻的,凭着姑娘的品貌性子,哄得老夫人开心,给你消了奴籍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赵mama又细细的告诫了苏苏一些大宅门里阴司事,又让苏苏背了几遍身世。

那张卖身契上的人事都是真的,那位叫苏荷的小姑娘命不好,病死了,赵mama留了个心眼没去官府消籍,如今正好给苏苏用。

“姑娘,切记,以后没有理国公府十三姑娘,只有苏秀才的女儿苏家丫头苏荷。”阮苏苏点头,阮家十三姑娘早就不在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姑娘们就收拾整齐坐上马车,走了快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下车后看见的就是一条清净的后街,几个人,左面是高高的墙,有个角门,两个看文的小厮,赵mama似乎和他两熟悉,打着招呼说声“好久没见,近来可好”等一些话才带着小丫头们进了角门。

一进了院子苏苏才知为何说扬州富甲天下,而乾隆帝为和感叹“盐商之财力伟哉”。光看这园子就可窥一二。

扬州园林素有盛名,而宋家的园子更是园中精品,名为寿芝园,阮苏苏还没走几步路看到的就已经尽显诗情画意。

苏苏也不敢多看,只扫了一眼就低头跟着赵mama,不同于京城几进几进的大宅院,有各种仪门二门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