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第三种关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黎先生,请问您对近期的绯闻有什么看法?”

“黎先生,请问橘子周刊刊登的内容对您与何小姐的婚姻有什么影响吗?订婚礼还会举行吗?”

“黎先生,请问何小姐为什么没有与您一起出席,是婚约有变吗?”

“黎先生,您与何家合作投资的湾仔房地产项目会有影响吗?何先生对照片的看法是什么呢?”

……

很显然,今天黎荣独自出席记者会的情况已经让很多记者认为婚约已经告吹,而作为联姻的强势方、绯闻的受害者,他单方面宣布的分手不仅有效,写起通稿来也容易得多。

但黎荣今天过来显然不是来让他们如愿的。

“能让我先上讲话台吗?”

黎荣随意找了个话筒,问道。全场顿时安静许多,几个记者犹豫了几下,从中间让开一条道。

从会场门口到讲话台黎荣足足走了四分钟。记者不方便说话,气焰自然下来了许多。直到在讲台上不紧不慢地调好了话筒,他才终于开了口:

“首先,黎某非常感谢诸位对我私人生活的关心。但你们的关心,对我的未婚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困扰,希望各位在黎某今天澄清真相后,能结束对她的sao扰,减轻一下她的压力。”黎荣顿了顿,又道,“订婚礼仍然会在原定时间举行,不会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诸位多虑了。”

全场哗然。

黎荣向来不是个多讨记者喜欢的人,哪怕是因为产品问题或经营问题必须示弱的时候,那弱也示得绵里藏针,叫人心下多有不忿。而这次他口气虽说还算温和,透露的信息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挺挺打在问出那些问题的他们的脸上。

“那么何小姐之前爆出来的那些照片,黎先生怎么解释?”有个记者仍有些不甘,追问道。

黎荣朝那人看了一眼。记者举起话筒的手有些发抖,但仍旧坚持道:“何小姐并未出席记者会,请问保留婚约是黎先生单方面的决定,还是与何小姐共同商议的结果?”

“我的意见,自然是我与我的未婚妻共同达成的意见。至于不出席记者会是我单方面的要求,我一个人能处理的事,没必要再连累她受委屈。”黎荣轻描淡写道,“至于那些照片,谁都有年少轻狂地时候,公然爆出是对我未婚妻个人隐私的极大侵犯。我们会起诉法院对其进行调查,维护我们作为香港公民的合法权利。也希望诸位不要对这种行为盲目模仿,尊重我们的合法诉求,谢谢。”

他一言一行,明显对何琼茵维护至极,而其中暗藏的软钉子更是让记者们心下一凛,看来今天,多半是讨不到什么爆点了。

又问了几个不痛不痒地问题,记者会也就散了场。黎荣走到后台的卫生间洗了洗手,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无端觉得可笑。

他没带何琼茵出席,是清楚自己不论是当众秀恩爱,还是伪装出情谊深厚一切尽在无言中,这些记者也找得出最不自然的一点,加之无限放大、剖析,到时候新闻一炒,他的形象也难免受损,不利于和二房讨价还价。

真的只是这样吗?

他很久没有像这次这样站在风口浪尖时应对记者,上次还是01年,他父亲接的一个地产项目遇上了投资方破产,由于合同签的是施工完成后的分红协议,找不到下家,项目就只有停摆,而先期投入必然也因此付诸东流。

那个项目不仅金额大,影响力也强,资方破产后矛头立刻指向了黎家。当时黎荣接任公司并不久,董事会也并不是一心都向着他。很多人暗地里评估,都说他恐怕要栽个大跟头。

风口浪尖下,他选择了召开记者会。

这种局面下黎荣并没有乱了阵脚------他麻烦的根源在于大众对他的怀疑,而这怀疑又反作用到媒体和董事会上。如果能摆平媒体,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绝路逢生,却也不妨说是富贵险中求。

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个给他打电话的是沈期。

他们那个时候已经确定了床伴的关系,只是累年的生疏和心底的隔阂到底让他们亲近不起来。一开始他的口气也算不上好:“来找我干什么?”

沈期静默片刻,道:“你这么做是对的。”

黎荣心底一颤。

做出这个决定后他离众叛亲离已经不远了。他很清楚此去不成功便成仁,而后者的可能性远大于前者。但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要有一丝可能,那条路便是正确的。

可即便内心清楚,那种所有人都把你当成傻子、而未来很可能印证他们猜想的感觉却也不好受。他毕竟还年轻,还是个会格外在乎别人看法的年纪。若说旁人的眼光对他没有一丝影响,绝无可能。

只是他也没想到,给他安慰的,会是那个一开始就被他排斥在求助名单之外、连想都没想过的人。

“谢谢。”他淡淡的说,语调却情不自禁掺上一丝稀薄的暖意,“只是正确的路未必会带来想要的结局。你可能押错了本,沈期。”

如果记者会上黎荣没有摆平媒体,那传言必然更为人所信,黎荣只会被董事会罢免。那时候他与沈期达成的一切交易必然只是空谈。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并不低。

黎荣缺乏一个有足够公信力的人为他背书。没有这一点,他能依仗的只有自己的口才------而他并不擅长这一点。

除非……

“那么,我和你一起去呢?”沈期低低一笑。

“!”

他想过向别人求援。然而这个紧要关头,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可他独独没想过沈期。

从一开始他就被排除在外。即便清楚他有足够的能力,但潜意识里,黎荣非常排斥向他求援,又或者说,恐惧沈期的拒绝。

人人都可以拒绝他,可沈期不可以。

他没有权利要求沈期必须慈悲为怀,就只能控制自己。

可沈期现在对他说,他和他一起去。

他和自己一起去发布会现场,代表的就是他会为自己背书,和自己一起面对记者,并且付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他赌的是自己的名声、财产和在家族内部的地位,而他获得的是一个前途未知的项目和一个几同架空的继承人。

“你太冒险了。”他最终还是说,如今的他绝不会干这种损己利人的事,但那时他是真心实意不想让沈期冒险,心里竟然泛起一丝他们仍然互相扶持的错觉,明知虚假却仍旧不愿抽离,“你总要为自己想想,我没有别的办法,但这趟浑水你可以不踏。”

“这是我的决定,轮不到你来质疑。”沉默片刻,沈期的声音忽然冰冷许多,“我决定在这个时候支持你,自然认真评估过成功的几率和失败的后果。这只是一个商业决定。”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