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我要做首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0

分卷阅读360

    家的小公子往他面前领都像是看贼似的。再说了,现在黛玉是皇帝的妹子不愁嫁。就算不是嫡亲的,那也是宗室里头惟一的姑娘。林瑜看着是不在意什么外戚参不参政的,到时候还不是青年才俊随她挑么?现在孩子都小,能看出什么来?

她心中也有别的心思,现在黛玉已经是郡主,按照皇帝的计划,没准会继承他爹的亲王之位,成为一个女亲王也说不准。这样的话,找的夫婿最好就是人稍微单纯一点的,以后也和睦一些。

最好还是科研院的研究员,贾敏的算盘打得精。她眼看着林如海还有自己的女儿被皇帝给重用,自然不希望黛玉以后的夫婿会打着利用黛玉的心思。这样的话,科研院里面的那些比较单纯一心研究的研究员就很合适了。而且这些人地位比较超然,理论上他们宗室其实也包括皇家也要敬重这些人。

本朝和唐宋明时都不一样,宗室的自由度明显要比之前都要大,林瑜既然确立了分封制,那么对于宗室一般是以培养为主的。并不是向混吃等死的方向培养,而是正经希望多一些人才。

贾敏看钱眼前其乐融融但是小猫两三只的场景,心里叹了一口气。她的王妃命这是应验了,但是她倒是没有想到当初的林瑜居然会玩一出分宗再连宗的这一手。

分功赏爵,以林如海的关键位置以及两家人家向来亲厚,一个王爵本就是少不了的。但是,这连了宗和不连宗的区别就大了去了。

还在姑苏的林氏族人因着出了林瑜这个开国皇帝而备受尊重,但是也仅此而已了。但凡身上有个正经官身的都不会将他们多么放在心上,这从林氏族人有人犯了罪被抓,结果没有丝毫的优待、自然也没有什么加重的意思,该多少刑罚就多少刑罚,铁面如山毫无通融。

林氏族人之中难免有一些怨言。

“当初同意皇上分宗的是他们,现在又来抱怨的又是他们。”刚考完科举回家的林珩冷笑一声,道,“没看见皇上的母舅之家都没有受封么,他们又有什么功劳?”

他的母亲就皱了皱眉,道:“到底是血缘至亲,不能这么说罢!”但是她到底没有多说了,毕竟当初投了一票赞成的也有她的老爷,“你之前不是和皇帝陛下关系很好么!”还一道考了乡试呢!

“那也得看什么血缘,那一家子您忘了?”要说没有沾上宗室的光心中没有懊恼可惜是不可能的,但是反过来说,若是整个林氏家族都变成了宗室的话,只怕就没有现在对宗室的宽松态度了。林珩心中清楚,只怕皇帝陛下心中早就定计,不允许皇家宗室的人数太多,“是好啊,进京科举的时候皇上接见了我,还安排了我住进瑞亲王的家中。一考中,就叫进干部学院念书,儿子觉得够仁至义尽了。”

像他这样本来成绩就很不错的人进了干部学院,再拿一个不错的评等的话,出来至少就是正七品起步。和旧时的榜眼探花也不差了,而且多是实职。

林珩知道,虽然皇帝将自己分宗了出去,但是要说对族人有多大的恶感是不可能的。否则,只要他微微一露意,那些察言观色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做么?

是以,看上去他没有沾上宗室的光,但是以后若是做出而来什么成绩,同样也没人敢打压挣功。这对在官场上混已经是一项非常大的优势了,只要有本事,他依旧更容易出头。

“本朝虽然不以言获罪,但是怨望也不好听。”林珩认真地和母亲说道,“母亲少与族里头的那些人说道,且等着儿子给你挣来诰命,照旧凤冠霞帔,岂不是因着宗室之故大家都有要有意义的多?”

他拜别了母亲,带着自己的妻儿上了京。

因为干部培训学院开学的时候还没到,他这一路还是走的京杭大运河,沿途悠哉地看着风景。哪怕他身上没有宗室之名,但是其他知道他乃是姑苏林家之人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丝敬畏之心。

他还看见了各地正在修建铁路的工程队,边上是一对对的大兵列队保护着。之前那一次蒸汽机试验,他也正好赶上了现场,现在看见他们向着沿海的方向修建铁轨,不免十分的期待。

这没过多久就能修到家乡了,到时候来往便宜,没准家中父母还能在有生之年游遍大好的江山。

像林珩这样明事理的终究不多,不过他这在京中得到的待遇也足够给留在姑苏的族人一个信号,只要乖觉,皇帝陛下不是完全不念他们。

一时间那边的蠢蠢欲动全都偃旗息鼓。

现在国内堪称一片祥和,但是北方的战线却一直在向外推进。打头的就是已经去过了一次北方的苏木,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副将,手中掌管着一万的兵力。

对于苏木来说,走到现在的地步,他完全可以走到已经被撸了王爵的原西宁郡王面前,甚至恢复自己的本名,想必那个不配做父亲的人脸色一定相当之精彩。

不过,已经在军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的苏木放弃了这个想法,或者说,他更想堂堂正正地率着三军将士封狼居胥。苏木这个名字他也已经用了十来年,已经刻在了他的档案上,这辈子是不会再改了。

在大事初定的时候,林瑜就问过他,是不是换回原本的姓名,他当场就拒了。要说刚留在林瑜的身边的时候,他对着那糟烂的一家子还有着想要报复的想法。在兴化府他随着王子腾而去的时候,他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这辈子再也没有金焱了。

打马看着眼前广阔的天地,他吆喝着部下回新建好的堡垒之中。对于掌管游牧民族来说,最难的部分也就是他们逐水草而居这一点,草原太大可不就是不好打了。

不过,难道关外的牧民们就不向往着稳定的生活了吗?若是那边的土地适合农耕,想必这些人也愿意过上安稳的小日子,谁愿意每年迁移,一不小心就面临着族人饿死的危险。

这种牧民们适应数千年都没有办法改变的情况在林瑜看来,其实还是生产力不足而已。前一段时间他已经命手下的大农研究贮藏饲料的技术,如今已经成功了。

对付关外的牧民,林瑜是一手按着刀子一手拿着糖果。刀子就是苏木这一柄,糖果就丰富多了。但凡愿意降服于大汉的,林瑜允许他们建城而居,同时设置榷场。允许内外商人往来交易,收购牧民们的牛羊马匹,并带去他们需要的盐铁。

如果,那些贵族心慕中原的,林瑜也允许这样的人进关居住。当然这样选择的人暂时只有一个,毕竟这些部族的首领再傻也知道,这些苦哈哈的牧民们是他们的根基。

那个选择成为大汉国民的贵族在草原上收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嘲笑,进关虽然好,也带上了所有的钱财。但是,却把部族卖给了大汉,可以后的嚼用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