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琴瑟在御,宠辱两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

分卷阅读2

    眼泪,轻声喃喃,“总有天,我也可以保护你,不让你再被任何人欺负。你一定要等我。”

童稚自许的誓言无人知晓,静静消散在金陵后宫不起眼的一隅。

时东楚朝嘉熹十年,盛夏。

据此回溯三十三年,原定都关中长安的东楚内乱频发,终至异族暴动,天下四分五裂,战火连绵,兵锋四起,群雄争霸。

东楚宗室、东海王李延见收复中原无望,转至江南,占据金陵,以为王都,图谋自立。

长江天险在前,又有江南富庶钱粮作为后盾,兼且中原异族蜂起,互相反目,搏杀不绝,无力南征,东楚虽是苟延残喘,终是留得重振旗鼓的一线生机。

元帝李延在位二十二年而崩,其子李冼继位,次年改元嘉熹,这便是东楚第二任皇帝顺帝。

李冼遵从父命,为谋北伐,先统南域,在位第十三年,遣大军南下,收闽国,征南越,开疆拓土,以安置从中原南下避祸的汉民。

此后又五年,李冼派兵过江北上,推过淮河,却遭异族痛击。

敌军趁势渡江,长驱直入,所向披靡,重重包围了王都金陵。

率领东楚军队绝地反击,力挽狂澜,最终打退异族,斩杀其将领的,是李冼第三子李朗。

李朗一战成名,锋芒毕露,声望直逼太子。

北寇败退后,东楚内讧再起,太子联合二皇子向三皇子李朗发难不成,反被早有准备的李朗尽数诛灭。李朗继而率兵逼宫,李冼退位,李朗于次年登基,改元盛和。

在金陵战乱之际,还发生了一件令东楚皇朝雪上加霜的事。

本已纳入疆土的岭南一带,南越驻军大将赵让趁国运艰难、风雨飘摇时高举叛旗,起兵作乱,甚至夺取了原属闽国的部分疆域,自立为南越国主。

是时东楚内忧外患,无力兼顾平叛,直到李朗登位后的第五年,皇帝发兵十万,欲灭南越,收回国土。

大军开拔后,兵行神速,不到一个月,已将南越王都重重包围。

而南越军不足四万,又有半数以上为东楚军旧属,无论人数战力皆处于劣势。然纵使如此,东楚大军却围而不攻,似不急于拿下王城。

双方僵持数日后,东楚大将夤夜迎入从金陵快马星夜兼程而来的皇帝特使一行。

次日,那特使竟单枪匹马孤身前往南越城,自谓是赵让故人,身携东楚皇帝的手书,为免生灵涂炭,徒造杀孽,请求一见南越国主。

不多时,特使被带入城内。

城外,重兵压境,东楚大军严阵以待,箭在弦上,攻城车也已连夜架好,就等时辰一到,特使未能平安归来,即刻攻城。

同一时刻的金陵皇宫内,李朗负手而立,遥望南方,面色沉静如水。

盛和五年七月中旬,南越国摇摇欲坠,覆灭之局已无可避免。

第2章第一章、

第一章、

南越国主赵让整好衣冠,配上宝剑,正要前往正殿宣召东楚来使,王后匆匆入室,脚步凌乱,不及站定,质问已出:“将军真要见那汉人?”

赵让闻声回看,见王后银甲裹身,足蹬马靴,头上无半点饰物,战意凛然,不由微微皱眉。

只是这南越五溪族的正妻与他多年同甘共苦,他在这山林密布虫蛇遍地之处,得以和辑百越,怀柔蛮夷,成就一番功业,离不了王后及其五溪族人的鼎力相助。

听王后一时情急,仍用出从前的称谓,赵让轻笑,安慰道:“见见何妨?那来使确是我在东楚金陵时的故人,还是我的父执长辈,便是叙旧,也是应该的。”

王后勃然大怒,恨声道:“将军唬谁呢?有这时候来叙旧的吗?罢了,你到底是汉人,还想着你以前的朝廷是不?你可别忘了,是谁要了你孩子的小命!我五溪族人,唯有死战!将军想见就去见吧!”

愤然说罢,王后疾步离去。

赵让随即唤来心腹内侍,吩咐道:“好生看着王后,她若有何出格之举,立刻禀告。传令下去,宫中任何人,包括宫眷在内,不可擅离。”

内侍领命而去,赵让暗叹一声,走入正殿,直上王座。

东楚皇帝派来的特使早已等候久时,上朝见礼,恭恭敬敬地长揖到地,口中问候:“小赵将军别来无恙?”

文武两列顿时哗然,赵让并不动怒,笑道:“劳太傅挂念,实不敢当。不知太傅求见本王,有何见教?”

特使闻言,抬头觑着上方南越国主,那小赵将军早已不似金陵时的少年模样,眉眼含笑仍透出威武英气,当他面自称“本王”而毫无愧色,便也不再无谓寒暄,直截了当,言明皇帝天恩浩荡,手书信笺,交由南越僭王赵让亲阅。

赵让接过手书,展开速览,握信沉吟良久,遣退众臣,命宫女内侍统统回避,这才从王座上起身,向特使道:“这真是皇帝的意思?”

“小赵将军莫非怀疑此信作伪?”

“不,”赵让将信笺交还特使,微笑道,“信末有‘朗’字朱印,正是皇帝的名讳。赵某只是好奇,天下众口皆传皇帝六亲不认,断义绝情。不瞒太傅,赵某身负重罪,已是存玉石俱焚之念,万万想不到皇帝如此仁德。”

信中内容特使自然清楚,明白赵让这番话所指,是皇帝不但允赵让亲眷平安离去,南越文武官员不予追责,甚至归降之后,勘察留任,且有清清楚楚东楚大军对南越王城秋毫不犯之千金一诺。

又听赵让已将称谓改过,知他已坦然接受皇帝的善意,特使暗松口气之余,对这故人之子心生怜悯,轻声道:“就是要委屈小赵将军了,皇帝有谕,必得将小赵将军带回金陵——”

到时难免要献俘阙下,酷刑加身,落个身首两处的可耻下场,这些话特使不会出口,但赵让心知肚明。

他摇头一笑,若无其事道:“自来南越,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太傅不必为难,事不宜迟,赵某今日便开城归降。”

特使拊掌称道,谈笑间,偏安一处的小王国便不复存在,重入东楚王土。

两日之后,南越僭王、也是东楚叛将的赵让踏上被押解往金陵之路。

临行前,他未能见到待他情深意重的王后,只有侧妃领着他的一双儿女,来与他道别。

在特使的有心安排下,赵让仍身着平日服饰,无东楚军从旁监视,就于南越王宫中和子女相见。

两个孩子年纪尚小,稚气可爱,只当寻常相聚,绕着他叫“父王”,无忧无虑,侧妃则在一边抹泪不已。

赵让分别抱起娇儿爱女,一一惜别后,郑重地谢过侧妃,请她定要转告王后:“回部族中去,莫要生事。安心将孩子带大,以后若有机会,让他们到我赵家祖坟祭拜,也不枉夫妻一场。”

侧妃泪如泉涌,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