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下堂春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7

分卷阅读157

    谁在利用姜书琪的婚事陷害自己。

……

布衣街,齐家小院

齐宣折腾了半晌午,终于结束了早朝,从宫门口走了回来。

本以为经过一天的休整,回到院子之后,能有口热汤饭菜,却发现情况并不如同自己想象的一般。

一路行来,整个布衣街都是炊烟升起,飘荡着饭菜的香味。

可是到了齐家这里,确实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烟火飘出的迹象。

齐宣眉头微皱,还是推开了院门。

只见一家人都躲在烧着炭火的大屋内,各自缩在一团。

昨日说好要收拾的灶台依旧是冷冷清清。

“这是怎么回事?”齐宣走到屋内皱着眉头问到。

看到齐宣回来,齐老太太立刻哭丧着脸喊了起来:“儿啊,你总算回来了,你这两个媳妇,是要气死我老婆子啊。”

“怎么回事?”听完齐老太太的话,齐宣微怒的看向柳氏和小蝶。

“宣郎,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啊,老太太让我和小蝶两个孕妇去收拾灶台,天寒地冻的,伤了我们不要紧,伤了孩子可怎么办呢?”柳氏拉上小蝶,故作可怜的说道。

“老爷~”小蝶则是楚楚可怜的抱着自己的大肚子看着齐宣。

“母亲!”齐宣转头有些不悦的看着齐老太太和吴氏。

看着齐老太为难的模样,吴氏突然大喊大叫道:“大哥,你别这样看着我啊,两位嫂嫂有孕在身就是金贵,我也才刚出月子不久。难道我就活该苦命,做这些家务。“

别看着吴氏平时在齐斌面前唯唯诺诺的,关键时刻也是精明的要死。

今日大早,齐老太太给这几个儿媳分配任务的时候,谁也不肯让谁。

都不动!

个个都不是蠢蛋,知道一但开了这个头,这小院七八口人的日常家务恐怕都要落在自己头上。

齐宣看着一个个无赖的模样,只觉得在奔溃的边缘,额头冒着青筋看着众人。

“大哥,你饿了吧,先吃两个包子垫垫肚子,这些懒婆娘已经争执了一上午了。等她们收拾好灶台,我估计天都黑了。”齐斌懒洋洋的开口。

齐宣看着包子,又想到了早朝路上的狼狈,脑袋里最后一根弦被绷断。

“都不干活就给我滚!”齐宣喊道。

“宣儿。”

“大哥”

“宣郎”

“老爷“

众人看着失态的齐宣,突然有些害怕,毕竟齐宣是他们在长安唯一的依靠。

齐宣不理会众人的脸色,看向齐老太太和吴氏:”如果我晚上回来,家中还是这般模样,那我便问同僚借些盘缠,你们都给我回老家去。“

说完,齐宣甩了甩手臂,就离开了小院。

“娘亲,这怎么办啊。”齐斌撒娇的看着齐老太太。

“看什么看,干活!都别给我闲着,惹怒了宣儿,我们在这长安,一个都讨不了好。”齐老太太发怒的说道。

……

“客官,来玩啊~”

听到耳边传来的靡靡之音,齐宣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走到了长安的花柳巷中。

“客官,你长的可真俊,来找我啊,给你免银子~”一个姑娘媚眼如丝的看着齐宣。

若是平时,齐宣定不会受这番诱惑。但是近期发生了如此糟心之事,看着身边的花红酒绿,齐宣不知不觉沉醉其中,被几个姑娘推搡着就进了倚红楼。

“客官,你长得真是俊。不知您看上了哪位姑娘~要不是老身年岁有些大了,都想亲自陪陪你呢~”老鸨有些扭捏的说着,肥硕的手掌挥动着丝巾打在齐宣背上,只让他的小身板承受不住。

齐宣也是第一次进这烟花之地,就在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一直纤细的手握住了他。

“mama,这个客人是我的了。”水仙冷冷的扔下众人,拉着齐宣走入房间。

等到齐宣在一次踏出倚红楼时,天色已黑。

倒霉许久的齐宣脸上,倒是有了些许的红晕,恋恋不舍的望了望倚红楼中的灯火。

都说婊子无情,他却觉得水仙姑娘不仅热辣而且温柔,两人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有种莫名的熟悉之感。

想到此处,齐宣一点也不想回到布衣街的小院里去看柳氏和小蝶。

抖了抖身上为数不多的银钱,齐宣只希望能够快点发俸禄,让他能有机会再次来相会他的水仙姑娘。

……

倚红楼,水仙阁内

水仙看着桌上的碎银子想到方才的温存,她确定这个男人就是她入府相会的那个男子。

看着自己镜中日渐成熟的容颜,烟花之地红颜老,自己若是不能再为倚红楼挣钱,怕是晚年凄惨。

但是今天重遇齐宣水仙觉得:这或许便是老天给自己从良的机会。

不管他家中有怎么样的妻房,这个男人,她都抢定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逼姜姝离府

“我不同意。”昌珉郡主难得失态的喊道。

慈心堂内,姜老太君高坐在堂,姜侯爷和昌珉郡主坐在姜老太君左手边的座椅上,而姜二老爷和姜二夫人则坐在姜老太君右手边的座椅上。

昌珉郡主说完之后,姜侯爷同样面色不悦的看着二房。

因为姜书琪被退婚的事,姜老太君将两房之人叫到了一起商议。

而姜二夫人竟然提出了让姜姝离府而居的要求。

昌珉郡主自然是立刻开启了护犊的模式。

“大嫂,你莫要激动,我只是说让姝儿离府而局一段日子,等到书琪出嫁了,便将姝儿接回来。我们在长安有这么多府邸,多陪些下人杂役,我们也是姝儿的亲人,定不会舍得让姝儿吃苦的。”姜二夫人一派慈祥的想说道。

姜二夫人说着拿起了手中的绢帕,一副将要落泪的模样:“若不是为了书琪的名声,我们也不会出此下策。我们去求过杨家,那边只说是姜家姑娘性子太烈,恐怕两家没有结亲的缘分。你说我们书琪,温温弱弱的一个姑娘,怎么就遇上这种事了呢,真是命苦啊。”

“所以还请大哥和大嫂体谅我们的父母之心,只要让姝儿搬出去些时日,避避风头,我们再去杨府求上一求,这亲事还是有挽回的余地。书琪年纪也不小了,婚事定下,我们便早早选了良辰吉日给她完婚,定然不会让姝儿在外面太久。”

姜二夫人几句话下来,连消带打将杨府退婚的事原因全甩到了姜姝的身上。

字里行间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