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穿成女主的嫡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

分卷阅读15

    后,竟然处处要避连贵妃的锋芒。

看着身份高贵又如何,无人能知她的苦。后宫之主,独子五岁就送往邻国为质。去岁才回来,却是面毁身残。

这些年,诚国公府被陛下忌讳,已有败落之势。往后的日子一眼能望到头,眼睁睁看着连家崛起,连贵妃的儿子成为将来的君王。

在李锦素沉思的这会儿,只听得皇后身边嬷嬷的声音,便见有宫人端了椅子给最前面的几位夫人赐座。

“今日是本宫的生辰,本宫原想着不用大cao大办,可是陛下体恤,下旨召了你们进宫。本宫想着,如此也好,借此良机本宫与你们好好说说话。今日看到这么些水灵的孩子,本宫心里欢喜得很。”

陈皇后不过是客气,自是不会有人不知天高地厚地真的热络起来,更是怕皇后娘娘看出自家的女儿。她们带进宫的女儿都是嫡出,千娇万宠养大的,都希望谋个好姻缘,而不是成为一个废子。

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皇后占着正室的名分,后宫说了算的还是贵妃娘娘,她们不动声色,都在看锦宁侯府的老夫人行事。

锦宁侯老夫人当然被赐了坐,谢了恩便坐下了。

既是贺生辰,便有唱礼的环节。

众人要送的礼,在进宫之时皆已登记造册,由礼部专门收着。这会儿只需对着单子唱报,再由一小太监例行展示。

李锦素听着,这些人送给皇后娘娘的礼,皆是听着名头好寓意足,实质上一件价值连城的好东西都没有。

唱了半个时辰,终于轮到她。

当唱礼太监说出她的名讳时,陈皇后似乎挑了一下眉,“都御史府李家?”

“回娘娘的话,正是都御史府李大人的嫡女李氏锦素送的礼。”

小太监把那幅字展开,呈向皇后娘娘。

陈皇后点头称赞,“好字,不知李氏锦素是哪一位?”

李锦素出了例,行了跪全礼,“皇后娘娘千岁,臣女李氏锦素,祝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抬起头来。”

李锦素依言,半抬了头。

陈皇后俯视着,眼神慢慢有一丝波澜。看了半晌,指了一指,对身后的嬷嬷道:“留音,你看李大人的这个女儿,长得是不是很像贞娘?”

“奴婢瞧着,确实像佟小姐。”

“是吧,本宫刚才恍惚着,好似再看到了贞娘。一别多年,不想贞娘的女儿都这么大了。本宫记着,与贞娘作诗喝菊花茶的事情仿佛将将过去。”

殿内的众人眼神都起了变化,看向正中间跪地的那位姑娘。

这位都御史府的三姑娘,行为太过放浪。京中众人几乎都听过她的事情。料想皇后娘娘应是听说过的,怎么像是要抬举她?

莫非…

不应该啊。

李锦素半垂着眸,心下微动。

陈皇后和佟氏是好友,这一点为什么她不知道?

她本就有计划,眼下正是好时机,于是伏地叩首,“娘娘,臣女有错。”

“哦,你何错之有?”

“臣女所送寿礼,并非出自臣女之手。臣女另备有一物,是臣女的一片真心。”

她从袖子里取出一只精致的小锦盒,双手高举。

众人心惊,这姑娘莫不是疯了?或者是在耍什么小花招?而常氏的脸已经黑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孙女在此时犯蠢。

小太监从她手上取走锦盒,先是打开查验,然后交给皇后身边的老嬷嬷。老嬷嬷一看,脸色丕变,将锦盒呈给陈皇后。

陈皇后捏起锦盒中的物件,展开来看。

一看之下,也是惊讶万分。

“这是何意?”

“回娘娘的话,此物件乃是臣女生母的嫁妆单子。”

嫁妆单子?

谁送礼会送人嫁妆单子,夫人们心里狐疑着,都猜不透她要做什么。唯有常氏,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心里祈祷着,这蠢货千万不要干傻事。

“你这孩子,送礼哪有送嫁妆单子的。”陈皇后轻笑着,将单子放回锦盒内。

“皇后娘娘,这并非臣女一人之礼,而是臣女母亲所托。臣女的母族,祖籍沧洲,沧洲去岁遭受旱涝两灾,百姓们好容易熬过寒冬,恰赶上最近倒春寒,听说那地民间多有疾苦。前几日,臣女母亲托梦,言辞恳切,哀求臣女无论如何要替沧洲父老做些事情。臣女想着,这些嫁妆乃是母亲之物,合该用在沧洲百姓身上。然而臣女一介后宅闺阁女子,不知如何行事,也不敢抛头露面。是以借皇后娘娘生辰的名义,成全臣女的一片孝心。”

说完,她伏地叩了三个头。

常氏眼前阵阵发黑,这个蠢货,果真是要害死李家!

那么多的嫁妆,说送出去就送出去,他们李家怎么办?她的心在滴血,那么多的银子啊,每年的进项不说,光是原有的田庄铺子就够李家后代吃几辈子。

还不说贵妃娘娘会怎么想,恐怕会猜忌李家倒向了皇后,从此处处打压。这个孽障,不声不响的,竟然藏了这样的心思,果然是佟氏生出来的。

“好孩子,快快起身。”

那嬷嬷走过来,亲自扶她起来。

皇后娘娘露出缅怀的神情,用织金帕子按了眼角,“贞娘与本宫是好友,本宫在闺中时与她甚是交好。你一片孝心,本宫必会为你做主。沧洲之灾,本宫知情。朝廷连拔三次银子下去,本是过了难关的。谁知赶上倒春寒,陛下颇有些为难。你此举一则至孝,二则至善,本宫允了,定会将此事如实告之陛下,让世人知道你的义举。”

“臣女多谢皇后娘娘。”

11.乡君

要不是在皇后殿中,常氏现在已经晕过去了。这个蠢货,是要害死他们!佟氏的嫁妆有多少,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这些年,李家的花销是从哪里来的,她也清楚。仅凭儿子那点俸禄,他们只能过清贫的日子,哪里能有如今的生活。

皇后娘娘竟然允了,这是要拿李家开刀啊!

“好孩子,你不必谢本宫。说起来,本宫还得谢谢你。”

沧洲受灾严重,户部库银并不充裕。李锦素此举颇合她的心意,一来是替她嫌了名声,二来确实替陛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