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屋 - 言情小说 -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1

分卷阅读201

    他不会回来了,所以留在京都的房子他也准备卖了。不过他还没找买家,我可以帮你们问问。”

刘建坐在一旁不由得开口道:“你说的哪家的?价格怎么样?”他怕价格太贵,这俩小夫妻承担不了。要是他认识,也能帮忙下下价。

沈彭山语气低沉道:“你可能不熟悉,但你肯定听过他的名字。是唐遇陆,之前被下放,上个月刚回来,他的房子也被归还。不过,后面他要到外地任职,而且他也不想回来了,所以就准备把房子卖了。毕竟,那房子给他的记忆可不怎么好。”

刘建闻言沉默,唐遇路,他怎么没听过,以前当兵打仗的时候,这人编写的抗/日舞台剧就被军中上下熟知,五十年代,他的作品更是遍地开花,许多都被改编成电影。不过,名气大最后的代价也大,房子被收回,家里书籍被烧毁,病重的妻子直接经受不住打击去世,女儿直接和他一刀了断,甚至最后还站在他的对立面直接要革他的命。

不过,这些话两人都没有在晚辈面前透露。

刘建:“他的房子估计不便宜啊!”编剧、作家,除了中间几年,那可都是高收入群体,更不用说唐遇路这样的。所以,他的房子估计也不错。

沈彭山:“房子是真不错,不过价钱不会太贵,毕竟他急着走,时间紧。还有就是,毕竟时间长了,好多地方因为不维护,设施比较陈旧。丫头,要不要我问问?”

谢灵没见着房子,不过她倒是信任两位长辈,既然沈彭山这么说,谢灵也笑着道:“那就麻烦您问问了。要是主人愿意卖,我就去看看,至于价钱后说。”

这不是什么麻烦事,沈彭山笑着答应下来。

接着,谢灵和徐锐去招待所拿行李,顺便把招待所的房间给退了,然后又回到刘家。

当天晚上,两人就被安排在刘家客房。

客房不小,有三十平米,室内干净整洁,床、桌子一应俱全,自是比招待所要舒服。

谢灵坐在桌前拿出钢笔,本子铺在桌上,谢灵执着钢笔一边思考。

早在白天认识了沈彭山后,谢灵心里就隐约有个想法,写,或者是写剧本。

其实早在她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

那会儿,她积极的去废品站寻旧报纸,一是为了了解环境政策,二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发表一些东西。

毕竟,她当时带着两个孩子,三人吃饭生活,要想过的不错,钱得到位。

而谢灵不会种地,但艺术方面,无论是演戏,还是创作都是专业的。

不过,令她失望的是,运动开始后,所有刊物都不付稿费,发表文章只能获得一个笔记本或者主席的著作。

而且,发表内容也十分苛刻,题材限制严格,以谢灵擅长的剧情故事根本不能写出来。

所以,她就把这个心思放下。

不过,去年国家出版局已经恢复稿酬,著作千字两元到七元,电影厂也恢复了稿酬,一个故事片剧本甚至达到1500元。

经历十年的阵痛,如今的文艺界百废待兴,中间的文化娱乐断层,更是急需优秀作品的弥补,而人们渴求着新的精神娱乐。

短短时间,谢灵心里想了很多,把思路过了一遍,她做下了决定。

如今,她和徐锐刚来京都,3000多块钱,看着很多,但一买房估计就所剩无几,甚至这些钱都不够支付买房的费用所以她们必须抓紧时间挣钱。

而今,对于谢灵来说最有把握、最快速、挣得最多的无非是写剧本了,加上沈彭山这一关系,谢灵才能下定决心,毕竟无论什么时候关系网都是很重要的一环。

另一边,刘建和徐锐也在说话。

“想不想回部队?”刘建拿着烟吸了一口,看向徐锐开口问他。

徐锐没有抽烟的习惯,他拒绝了刘建递过来的烟,这会儿坐在另一边,闻言摇摇头道:“不了。”

刘建也不意外,只是可惜了徐锐这一身的本领,今天从看到徐锐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个天生的猎手还是一如往常的敏锐,身手可以练,但有些东西却是天赋,刘建很看好徐锐所以才有此一问。

不过,他的拒绝也在刘建意料之中,刘建也不生气,只笑出声然后开口调侃:“你这小子,以前我以为你不正常,人活的太孤,情绪太死。可谁能想到原来大名鼎鼎的孤狼却成了恋家的藏獒。”

徐锐也没有反驳,自从有了谢灵,他一刻都不想离开对方。徐锐并不是什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之人,当初当兵也是为了吃饱饭,进了部队当了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尽自己的职责,所以他表现的很好,一是天赋,二也是性格如此。

但要说多热爱是没有的,可以说,徐锐唯一在乎的,就是谢灵了,再就是父母和几个孩子,他们就像责任,且徐锐愿意承担。

刘建:“接下来准备干什么?”

徐锐:“做点小生意。”

刘建笑开,道:“你小子做生意?”他摇摇头,“你不是那块料子,谢灵那丫头还差不多。”

徐锐则是抿抿唇没有说话。

热门*txt下载

章节目录交流

刘建承诺带谢灵去吃的好吃的可不仅仅是吃一顿饭而已。----更新快,无防盗上

第二天,刘建带着谢灵和徐锐两人来到一条古巷口的青色小院。

小院面积不大,但里面坐着的人却是来头不小,一个个看着和气普通,其实藏龙卧虎。谢灵听着刘建为她引荐,心里为这群人的身份惊叹,面上却是大大方方,对着各位长辈,态度尊敬,神色淡定。

一旁徐锐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在座的老人中有几位的名头他在军中就有所耳闻,这会儿,面对这些老人,也是十分尊敬。

夫妻俩一个言笑晏晏,一个不善言辞,但在老人们看来,两人都是优秀的小辈。

早在谢灵他们来之前,刘建就和他们说过两人,印象本就不错,今日一看,确实是两个优秀的年轻人。

众位老人都经历过抗日年代,出自一个部队,刘建和他们都是过了命的交情,刘建的晚辈就是他们的晚辈。在场老人都是各个行业的大